怎樣練好太極拳(馮志強)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07-09-12 浏览次数:3645 中医太极网

  寓太極理論於拳術之中,故名爲太極拳。欲練好太極拳,於理則須明無極、的指導太極的含義;于拳則又需在理的指導下運動手足,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方能成功。我青年時從太極拳陳公發科學藝,即深愛此拳理精法密,本于太極正理。四十年來,雖每日細玩太極圖,猶覺“太極”二字奧秘難窮,故我與太極拳之點滴認識,甚覺膚淺,僅爲太極拳之皮毛耳。在此公諸於衆,誠恐貽笑大方,尚祈有識個中真竅之同道不吝賜教是幸。

  首先,要練好太極拳必須明白太極拳是怎樣一種拳術?它具有什麽樣的內涵和性質?我認爲,概括爲一句話:太極拳是一種性命雙修的內功拳術。性命雙求也可稱爲心腎雙求,心主性,腎主命;心象火,腎象水。性命雙修就是要通過練習太極拳達到身體內部水火既濟,陰陽調和從而健康長壽的目的。

  太極理論,可以說是東方哲學中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理論。在我國,從它出現到現在的二十多個世紀中,吸引了無數學者對之進行研究,使這個理論日趨完善而嚴密。太極拳的創造者,也正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延伸和推廣,使它和武術運動相結合;使練武者通過練習這種拳術既可以防身自衛又可以祛病延年。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無極之義,空空洞洞,混混沌沌,無一物而包萬物。由無極而現有極,遂太極生焉,陰陽具焉。所形象喻,太極爲一大皮囊,內中陰陽旋轉,互相調濟以生萬物。古之學者形諸于圖,即太極圖的由來。古代的求道之士,又以無極太極之理而象諸於人身,則人體亦爲一太極;既爲太極必有陰陽,而陰陽的代表即爲心、腎。心屬陽,陽中有陰,腎屬陰,陰中有陽,上爲陽,下爲陰,陰陽相濟,太極爲真,人始得以長壽。

  宇宙中陰陽相生以至生生不息。陰陽互調又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間,行之於人體則有三身,三身的含義即爲精、氣、神。精氣神之舍爲三丹田,上爲天門(百會穴),下爲地戶(會陰穴),中爲氣海(丹田穴)。天門主神,地戶藏精,氣海蘊氣。精氣神充足,即爲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明白了這些含義,練太極拳時必先求無極。“拳訣”雲:“練拳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學者練拳之先必站無極勢,使自己心定神安,空洞無物,以至絕象覺明,複有一點靈犀生於氣海之中,則太極生焉。隨則兩儀、四象、八卦、三才、五行皆在於其中。動則爲陽,靜則爲陰,一動一靜,一開一合之間拳術已具。開始練習時,尤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達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精氣神爲人身至室,習練得法功必大進,實爲練拳之最緊要處!

  其次,練好太極拳還必須明白拳術的法則。過去有句話叫“寧傳十手,不傳一口。”由此可見拳術理法的重要。練拳者千千萬,大成者實寥寥無幾,其不成者多爲不明理法之故。孟子說:“大匠海人,必以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拳雖小道,亦本乎正理。學者練拳務不可自專自用,

以一己之念而致固塞不通,每以十年苦功而不見長進,甚或成病,頗爲可惜!概練太極拳若專求力必凝滯不靈;專求沈重必失之園活;若專求氣則拘泥不通,專求輕虛必神意渙散,輕浮無根。此皆爲太極拳之大病,學者切記!要而言之,練拳時須身體和順,舒展園活,而尤須神氣圓滿無虧。

  心神爲君,氣爲統帥,在心意的指導下做到以心行氣,以氣貫身,以至於節節貫穿,不疾不徐,不剛不柔,不輕不重;於若有若無、若實若虛、勿忘勿助中,擇其中和之道而行之,無形中感而遂通,則功力、靈氣與日俱增。練至功形圓滿,凝神於地戶則沈重如山,淩神於天門則身輕如羽,注神於氣海測得其中和之道,可應萬物。 

  通曉了拳義拳理,還應該在練拳中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練拳時絕不可用拙力。太極拳是內功拳術,若用拙力,則周身血脈不能通順,筋骨不能舒展,致全身拘謹四肢不活。身爲拙氣所滯,滯於何處,何處成病,當時不覺,必於後發。在推手中若用拙力,必爲能手所乘,以致傾跌。若雙方均用拙力,必發生頂抗的毛病,不能體現太極拳的沾、連、粘、隨。

  第二:練拳亦不可努。努則力剛易折,且氣易阻隔於胸,肺被排擠,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第三:練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如是則氣逆行而上,氣不能歸丹田,雙足似萍草無根,心腎不交,陰陽不和而萬法不至。

  第四:練拳不可心存打人之念,以求速成。如此必爲神氣所拘,好勇鬥狠而失心和;更有每日苦下痛功練數十遍拳者,亦不知變運動爲勞動,變養中長爲疲而傷,久之五勞七傷與身俱存,稍有病痛則齊發而至,是爲大害,學者尤須牢記!若氣順力和,虛心實腹,則道心自生,久久功至,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最後一個問題,練好太極拳,還要懂一點經絡學說。經絡發源于臟腑,布於肢體。經絡中氣血暢通則百病不生。概內氣發于丹田(氣海),貫於經絡之中,腰隙內腎左右抽換,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行,使之流布于周身,(上行則爲轉膀旋腕,下行則爲轉膝旋踝。)而達於四梢,複歸於丹田。太極陰陽之理結合經絡學說,使武術與導引互爲表裏。練時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周身一家,諢灝流行,一氣呵成,其重要者,即氣不離丹田也。發于丹田,收于丹田,無極象始,無極象終。氣不離丹田(並非絕對),身內常保持一種中和之氣,則百病不侵,而延年益壽。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