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影响的超声研究

类别:循环系统 更新时间:2010-10-20 浏览次数:4867 中医太极网

 

    【关键词】  ,太极;,超声心动描记术;,老年人

    【摘要】  目的  研究长期规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81名60~75岁老年人,其中对照组38人, 太极拳锻炼组43人,2组均排除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测定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并对各组之间的超声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男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DdI)、每搏量(SV)显著增高(P<001),左室前后径向心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A)、射血分数(EF)明显增高(P<005),心率(HR)显著降低(P<001); 女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I、LVFS、EF、SV有显著增高(P<001),E/A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  结论  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对于延缓心脏机能老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太极拳是一项独具特色的集技击、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课题通过对长期太极拳练习者和极少参加运动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研究长期规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心功能影响的机制,为太极拳防治心脏疾病,改善心脏功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同济大学退休教师81名,男29名,女52名,年龄60~75岁,平均(66±4.2)岁,无临床诊断的心脑血管疾病,无糖尿病。其中常年无锻炼者38名为对照组,男17名,女21名,年龄60~74岁,平均(65±32)岁;练习太极拳3年以上者43名为锻炼组,男12名,女31名,年龄60~75岁,平均(67±6.4)岁,每周练习太极拳3~5次,每次1~2 h。表1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仔细询问测试对象的活动方式、活动量、活动时间、持续年限以及文化程度、烟酒嗜好、既往病史和服药史。

    1.2.2  检测指标:形态机能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脂率、安静时心率(HR)、血压。按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3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实施细则执行。心脏结构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DdI)、左室收缩末内径指数(LVDsI)、舒张末室间隔厚度指数(IVSdI)、收缩末室间隔厚度指数(IVSsI)、舒张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末左室后壁厚度指数(LVPWdI)、收缩末左室后壁厚度指数(LVPWsI);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前后径向心缩短率(LVFS);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A);泵血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HR、每搏量(SV)。其中形态指标是测得值除以体表面积所取的相对值。

    1.2.3  试验测试仪器及方法:应用日本产SS550A型超声心动仪,于受试者安静时进行测定,可同步显示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像,可同时监测HR。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处理,数值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男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LVDdI、SV显著增高(P<001),LVFS、E/A、EF明显增高(P<005),HR显著降低(P<001),而LVDsI、IVSdI、IVSsI、LVPWdI和LVPWsI、CO则无差异(P>005); 女性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LVDdI、LVFSEF、SV有显著增高(P<001),E/A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而LVDsI、IVSdI、IVSsI、LVPWdI和LVPWsI、CO则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锻炼组与对照组心脏超声指标测试结果

 3  讨论

    3. 1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脏结构的影响  在HR恒定的情况下[1],心室的搏出量取决于心室充盈量以及心肌纤维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左室舒张功能直接决定了充盈量的大小。本研究中,一方面,由于有氧运动时,机体的循环血量增加使容量负荷加大,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同时外周动脉血管阻力降低(后负荷降低),这一系列变化导致心脏舒缩的幅度加大,太极拳锻炼组LVDd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心脏的舒张是由心肌主动完成的,是一个耗能过程,有氧锻炼使心肌耗氧量得到改善,从而使心肌舒缩更加有力,这也可能是LVDd增大的一个原因。

    LVDs无明显差异,与心脏通过自身调节使输出量和回心血量保持一定平衡、不致过度增加有关。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力量性训练如举重、投掷,以心室壁增厚为主,室腔不扩大;耐力性训练如长跑、游泳,以心室腔及右心房扩大为主,室壁增厚不明显。因此,本试验中太极拳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末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s)无明显差异。

    3.2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LVFS代表左心室收缩时缩短的百分率,它表示左心室肌纤维缩短的程度,由于该指标受心脏大小、个体差异及HR影响很小,因而是反映左心室收缩性能的敏感指标[2]。本试验中太极拳锻炼组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太极拳锻炼对心肌收缩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通过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可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3]。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呈双峰型,由舒张早期E峰和舒张晚期A峰2个流速峰值组成,游树荣[4]利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了120例正常人二尖瓣血流的增龄性变化,发现二尖瓣血流的E峰速度、E/A比值随增龄而减低,A峰速度随增龄而增加,这些指标反映了正常人二尖瓣血流随年龄增加左室舒张功能逐渐下降的生理过程。本试验中太极拳锻炼组E/A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太极拳可以有效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延缓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速度。

    3.3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心脏最基本的功能,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总体反映,通过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来满足机体的需要,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5]。HR降低,一般认为是锻炼引起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和迷走神经张力提高的结果,由于心肌本身的供血主要在心舒张期完成,在静息状态下较低的HR可以使舒张期相对延长,这有助于延长心肌的供血时间,同时较低的HR降低了心肌耗氧量,这说明HR降低是心脏做功较为经济、高效的表现[6]。

    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腹腔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血液重新分配[7];冠状动脉因心脏活动加强,代谢产物增多,继发性引起血管舒张,心脏供血增加;运动骨骼肌的收缩对静脉的挤压作用,促使静脉血流量增多,使心舒末容积增加,心室充盈压升高,增加了心脏的前负荷,心脏前负荷与舒张末容积呈正相关,决定心肌的初长度,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适宜的初长度有利于心肌收缩,使心肌收缩力加强,SV增加,EF也随之增加。本试验的结果符合这一情况。本研究中2组CO无差异,这是由于CO=SV×HR,而在SV增加的同时HR减慢所致。EF是反映左室射血功能最有用的尺度之一[1]。这个分数把心搏出量与舒张末期容量直接联系起来,并且是左室肌纤维缩短程度的指数,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左室泵血效率。由于该指标受心脏大小、个体差异及HR的影响较小,因而它是反映左室泵血功能的敏感指标。EF的增加表明HR储备有所提高。太极拳锻炼组EF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太极拳运动使心功能得到了加强,表明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心脏工作效率。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