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上了太极拳(健康与我)
类别:循环系统
更新时间:2007-05-13
浏览次数:5510
中医太极网
前几年回国,看到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开展得蓬蓬勃勃,红红火火;教太极、学太极、练太极的活动,进行得深入普及,有声有色,令人欢欣振奋。我虽然远居国外,对中国传统的健身形式,却非常执著。尤其钟情于学太极、练太极,研究太极拳的拳理,心中常以“太极迷”自居。
我所以痴迷太极拳,与近年的身体状况有关。年轻时,我的身体并不坏。直至40岁左右,由于一次劳动中用力过猛,引发了心房纤颤,曾经卧床半月有余。以致元气大伤,从此落下了病根。来美后几次反复发作,病情日笃。随着年龄进入老境,体质越来越弱。平时常有心率不齐、突然停跳等症状。稍遇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甚至饥饿口渴,就觉得心慌气短、脉动过速、身软无力。真没想到,身体竟如此不争气,前景令人堪忧。我不愿看着身体一天天坏下去,决心通过注重养生,坚持锻炼,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从此,我把在国内学过的24式太极拳重新捡了起来,每日都沉醉其中,气静心闲,朝夕修习,认真演练,而且每次都力求做到明白道理,弄懂规矩,反复揣摩,达到标准,取得最佳效果。所持态度之虔诚,精神之专一,志向之恒定,为以前做其他事情所不及。我知道,这是我的健康之所系。事关重大,可不慎欤!
我痴迷太极拳,不仅在于喜欢探究它的拳理,日复一日地操练它的动作,而且心血来潮,尝试着依据我的具体情况,尽力加以改进。平心而论,24式太极拳是我最喜爱的健身形式,它简单精练,易学易记。但依我之陋见,它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其一是拳路稍短,运动量略嫌不够充分。其二是一些动作只有左式而缺少相应的右式,不能使身体两侧得到均衡的锻炼。针对这些缺陷,我在24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酌情增加了一些新的招式,使全套拳路从24式扩充至32式,以达到适当增加运动量,丰富其锻炼价值的目的。有的则是从原有招式出发,演绎出一些新的打法,特别照顾到动作的左右对称。凡属改动的地方,我都注意谨遵太极拳理中的阴阳动静之道,在具体操练时,尽力体现出心守其静、身示其动、以意运气、以气驭形、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以及屈伸往返,协调平衡等重要原则。经过反复加工试验,自我感觉尚好。对于我现在打的这套太极拳,行家高手也许会认为是不入流的野路子。但我以为,只要它有较好的健身效果,有利于太极拳在不同情况和各种人群中的坚持和普及,又何必拘泥教条,死学成法呢?
我在练拳中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苦于这项健身运动常常受到场地及气候条件的限制。尤其在冬季,我所居之区到处天寒地动,冷风刺骨,积雪不化,户外活动实为不便。如果因此作罢,我的太极锻炼将要停止四五个月,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又以24式太极拳为蓝本,利用其中主要招式,编制了一套包含22节的太极运身操。这套体操,由于摆脱了连接各个招式的拳路,因而不再需要任何宽绰的场地。只要有斗室可以容身,有一米见方之地能够立足,不管外面刮风下雨,还是遇到严寒酷暑,仍可照做不误。它的另一个优点是,22节操连起来首尾相接,分开来又各自独立,学起来容易,做起来方便。第三,每节操在原太极拳招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作的重复性和姿势的对称性,使运动量更充实,肢体活动更协调。而且,对称动作的重复次数可多可少,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和时间安排,自行调整,因情制宜。添上这套太极运身操,我的练拳活动完全实现了个人化、经常化、生活化和家居化,终于可以随时随地、毫无阻碍地进行了。
几年下来,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我的心脏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心房纤颤引起的一些症状随之消失。经大夫同意,原来准备服用终生、平时一日也不敢离开的防颤药物也停掉了。连美国医生也赞赏太极锻炼,说它真有奇效。看来,迷上太极拳,是我进入老年后结下的“福缘”。坚持太极锻炼,确实帮我恢复了健康,使我对自己的老年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练太极拳的好处实在很多,简言之,我可以这样说:学好太极,大为有益。丰富人生,增加乐趣。静心养神,通息理气。舒筋活血,协调肢体。健康之宝,不离不弃。常练常新,日见其宜。以上的话,是我的切身体会,说出来愿与同好们分享。(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