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武圣大道相通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09-09-18
浏览次数:3808
中医太极网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有效的打击倭寇,他博采众长地把民间武术流派中的搏杀精华,整编成一套军体拳,教给士卒练习;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得倭寇不再猖獗。后来,随着士卒退伍回家,那套军体拳便广为流传开来。
当年,在那套军体拳的基础上,陈王廷凭借其卓越的超前意识,融入易经阴阳学、导引吐纳学、中医经络学等等;创编了以松、缓、柔运动为主的太极拳术。陈王廷此举在那个年代,可谓真正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因为,在冷兵器时期,上战场搏杀,处处都是需要速度和力量的,正所谓:一快胜三巧,一力降十会。
而今,太极拳虽然历经了近四百年的历史沉淀,也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世界第一大有氧运动;可迄今为止,还是有许多人不理解这种运动中,松、缓、柔的真实意义;时至今日,年青人若是在练习的话,也会被人笑话是在做:提前了30岁的运动。
由此可见,人们还是执迷不悟的停留在:提高屏气鼓劲的速度和增加僵劲拙力的力量上。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但直接导致了无法大幅度的去提升体育运动成绩,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身体的种种永久性损伤。而这个时候,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是更能体现出、陈王廷当年那卓越的超前意识了吗?
“传统陈家沟太极拳”是在战场御敌的军体拳基础上,又增添提炼了武术搏击的精华而创编的,其主要功能还是用于自卫搏杀的。动作要求快慢相间,还讲究刚柔相济;快时,要快得别人追不上;而慢又慢得别人跟不上。虽然,此拳仍然蕴藏着无穷大的爆发击打力量;但是,经陈长兴之手传给杨露蝉后,就都是以健身养生为主,而慢慢地衍生出了杨、吴、武、孙等流派,以及现在的多种竞赛表演套路。所以,才有一些人感到无比的疑惑:太极拳的功能,现在是否本末倒置了呢?
多年来经众多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认为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并被武术界认可了。2007年8月21日,“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在太极故里——陈家沟正式挂牌。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家沟村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太极圣地”称号。
以上是经过国家考证的《太极拳》渊源。下面是《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渊源。
孔子为了阐明帝王之道,曾求见过七十多个国君,但都没有受到信用。因此,去观览周室的图籍、论列历史的记录和旧日的传闻,并从鲁国的史记出发而编成《春秋》。孔子著的《春秋》,就是为了制定义理与法度;从而,使得王道完备、人事通彻。其中有:批评、规劝、褒扬、隐讳、贬抑、损伤的文辞,无法在书面上表现出来;所以,孔子亲口传授的弟子只有七十多个。
鲁国的左丘明,为了阻止孔子的弟子们各持异端、各执已见。于是,他根据孔子编的《春秋》,详细地论述了孔子的言论,著成《左氏春秋》,也就是那些孔子亲口传授的东西。
楚国的铎椒,是楚威王的老师。因为,楚威王不愿阅读全部《春秋》,他便采取了其中有关记述成败的经验教训,写成四十章,著成《铎氏微》,以方便他这个做老师的去教楚威王。
赵国的虞卿,是孝成王的宰辅。他上采《春秋》的记录,下观近世的形势,写成了八篇,著成《虞氏春秋》。
秦国的吕不韦,是庄襄王的丞相。他阅览了远古的史迹,采《春秋》的内容,收集六国的时事,写成八览、六论、十二纪,著成《吕氏春秋》。
至于像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这些人,也常常各自拾取《春秋》的文义以著书立说,汉朝丞相张苍以历谱的形式写成《终始五德传》,上大夫董仲舒推演《春秋》的微合大义,也颇有所著文;这种现象简直是:不可能全部的记述下来。
儒者对于《春秋》只是断章取义。
游说家对于《春秋》只是发挥它的辞令,而不注重综合它的始终。
研究历法的人,只采取《春秋》的年月。
术数家只重视《春秋》的神运。
治谱谍的学者只记录《春秋》的世学。
笔者习武已有二十多年,师从当代著名青年武术家——张东武老师。并且,尤其酷爱太极文化及其产生的太极拳术,在多年来的习武修文中,发现了文圣——孔子著的《春秋》与陈王廷创的《太极拳》,有着太多太多的类似命运。不由而然地就有了些感慨:我们完全理解并接受,好东西确实是应该属于全世界的,可我们千万不能混淆了出处哦!因此,笔者认为陈王廷应该获得这个称号:太极拳始祖——武圣陈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