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修练法与道家哲理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5-01-15 浏览次数:4984 中医太极网

一、 前言

      在中国人的身体文化中,太极拳法是充分体现道家哲理而实践于拳艺中的。从历史文献所载:陈家沟始创太极拳以来,历经拳家的精心钻研,将原本搏击保卫的拳法,融会于易经与道家的精深哲理中。使得它经由不断的实践与证悟,乃由技而进乎艺,再进乎道,不仅是中国拳法中内家拳的典型,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修心养性的养生法。类似的体验经融铸于「拳经」及一些练功心得之中,经由公开或师徒授受,早已成为演练拳法者的基本准则。不过由于【易经】与老庄道家所提示的哲理,是一种抽象概念,如何落实于太极拳,就有赖于修练者的自家证悟:而【太极拳经】所揭橥的也是一种基本准则,其中的真实涵意需要经由实践加以证验,因而历来练拳者多,所证悟、诠释的却大有异趣。其中所涉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到底怎样练,练到何种程度,才是真正体验出拳经的道理。笔者在此谨以一得之愚分别论述其理:其中关涉到阴阳的思维模式如何被体现,成为一种对立运转而又相辅成的原则:诸如内与外,虚与实,刚与柔等,基本上它构成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本文的讨论即由此出发,选择其中的要点加以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二、 阴阳模式的运用

      太极拳运用【易经】的变易原理,其中最为关键的所在,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而在三十年前个人初练太极拳时的观念,就因缺乏了这种变动不居的理论基础,自感进步不多,当时对于拳经所云、老师所授,经常会产生一些怀疑的态度。而三十年以来,断断续续的若有所悟:原来【拳经】所云、老师所教的观念,是一种已成功后的现象,而在前人的论述中,对于练习时这段历阶而趋的过程,却未能交待清楚,所以导致初学者不易理解。

      太极的阴阳思维,是中国人观物体物的基本模式,它被广泛运用于诸多技艺之中。太极拳则是从身体的实践中体会:如何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轻沉和迅速兼备;又要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等达到刚柔摩荡、阴阳相济的地步,方能算是「懂劲」。再进一步则要求达到忽阴忽阳、阴阳无迹可寻的神明阶段。

      正因演练太极拳应符合阴阳相济和阴阳消长的道理,练拳的时候,当左手推出时,右手必须内收,推出去的手要尽量延伸,彷佛突然增长了许多;而内收的手又好像突然短了许多,正如「浑身是手手非手」所形容的境界。而推出去的手将延伸之势一直达到身体两侧的少阳经穴和足下的涌泉穴,这样才能形成内外荡荡然的现象。

      太极拳亦应兼备刚与柔的条件,若打起拳来轻柔飘荡,软弱无力,那么只能称之为「柔拳」;若打起拳来虎虎生风,那么只能称之为「刚拳」。惟有能柔能刚,心柔则柔,心刚则刚,有轻有沉,刚柔相济,不但要动静合宜,更要有静如山岳,动如江河之势,使之虚实兼备,急应缓随,方能称为太极拳,这是阴与阳对立运转的原理。

将「阴与阳」的思维模式实践出来,在拳经中所提到的原则,凡有虚与实、快与慢、刚与柔等,这三组概念既是相对,也相互运转,如何将它灵活运用于行拳之中,使之获得统一、和谐,而不泥滞于一偏,这就需要理解这些相对并非固定不变的,在「运动」中会发生变易,如何使其中的一方在慢中生变化,自会取得中道、谐调,这才是运转相生、得其中和的真谛。它完全表现于虚实、快慢、刚柔的实践工夫中,以下即就此加以析论:

(一) 虚实的感悟

      练太极拳的初步阶段,动作是大虚大实的,从两腿前踞后弓,重心前七后三,很容易看出虚实的变换,重心的移转相当明显。在这时期,身体旋转的动作也是大开大合的,由外引内,来帮助身体的松柔。然而当身体松至相当的程度时,就逐渐从「由外引内」而到「由内而外」的阶段,如此便进入有虚实而不见虚实的境界了。

在「有虚实而不见虚实」的阶段,身体应该完全松沉,虚实的交替慬靠涌泉穴的旋转,并配合环跳穴与膝骨深层极慢,极细致的动作,如此则呈交叉进行,一如拳经中所述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也就是说,动作以腰脊和命门为轴心,左右腰隙的两肾交替为主,这样充实的内劲亦是隐藏虚实之机,不动则寂,微动则转,灵活自然,控制自如。修练至此一阶段,动作的幅度小,从外表几乎看不见明显的招式,「其象在内,其内劲不令人知」。因此功夫愈高的人,内象动作的层次愈深,变转虚实时,也愈发轻灵圆活,迈步如猫行了,这才是感悟了「虚实」自如的境界。

(二) 慢到十分,才能快到十分

      所谓「动作要慢到十分,才能快到十分灵到十分」,个人所提出的这句话似乎很矛盾,许多人也不能理解。其实动作慢并非容易做到的事,一般人只要刻意慢下来,动作便会停顿。如何能做到缓慢而又悠悠不绝?这便需要下工夫了。

      要做到绵绵不绝的慢,首先的条件便是「松」,只要循序渐进的练习,以缠丝旋转的动作由外引内,不断向内延伸松透,待整个身躯松如流体,能如波浪般一波一波地往前推动,其速度自然会缓慢。又因慢的缘故,缠丝之势才能更深入,才得以清除体内更多的障碍。由于体内的障碍减少,以至一举一动之间,气因而得以贯注于周身,动作自会绵绵不断。

      在另一方面而言,体内的空间因障碍减少而相对的加大,呼吸量因而大增,也就能够吸收和储备更多自然的能量;再加上身体内外已经松透,大小关节都能松开,韧性亦强,而且所有的经络皆已畅通,此时不仅身体的动作敏捷,反应也较灵活,正是所谓「浑身是手、手非手」,终至一动无有不动了。

      总之,练太极拳的人,必须从练习的过程中,确实去体验「松」的道理,功夫才能上身。否则怎样练都只限于外形的运动,更无由体会太极拳的真精神了。

(三) 沉肩墬肘

      一般教太极拳的人,只要看见学生在练拳的过程中,稍有耸肩的姿势,便会提醒道:「沉肩墬肘」,并把手放在学生的肩上,用力往下压。他们认为拳经里所谓的「沉肩墬肘」,是指一种姿势或要领,练拳的人必须照着去做,也就是说练拳时肩膀要一直保持松沉,丝毫不能耸起来。

      其实真正的「沉肩墬肘」不只能表面的松沉,而是由肩膀向内一直松到肩胛骨深处。因此,它应是一种目标,一种功夫练成之后的现象。如果没有经过千锤百练、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不能够做到真正的松沉的。

      以「搂膝拗步」为例,如果只是压低肩膀,手臂平平向前伸,这样的动作只活动了表面的肩头部份,并未达到深层的肌肤,更不能带动体内的器官,而达到按摩内脏之效。但是如果能够做到真正的「沉肩墬肘」,再配合坐腕、突掌、舒指,气机便由肩部一波一波推进到指间,如此锁骨、肩胛骨、身躯内部,乃至体侧的少阳经都能得到运动。这才是彻底的动到里、动到深,内外也完全地贯串一气。

(四) 依规矩而脱规矩

      练习太极拳的拳架是一种导引,学习者必须依照拳架的规定,一招一招去练。也就是所谓的「依规矩」。这是由外引内的时期,拳架的动作可协助练习者筋骨松柔,呼吸量增加。由于这个阶段只是近于体操式的活动,难免有时会让心觉得枯燥无味。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后,筋骨渐松,体内的障碍也清除了,呼吸量也扩大了,这时渐渐就会由后天吸入之气引发先天之气,而进入半气功阶段。这时才开始由内而外,动作中带有「气」的现象,当气机愈炼愈旺,身形也渐随着先天而动,姿势开始变动不拘,便是脱离规矩的阶段了。

      其实身法原无一定,但无定中有定,在人自用而已,所谓「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这都是随气之开合,收放宰乎其中。进入这一阶段,练拳时当会觉得声气与自然宇宙相通,此身非已,不会再有俗世的束缚,内心感到无可名状的宁静和喜悦。

      许多人练拳只懂得「依规矩」,时时注意前踞后恭,将虚实固定在足的部份,一心在招式上下功夫;也有许多人练习多年,一招一式,了然的心,便志得意满,以行家自居。这样的人对于练太极拳所应追求的先天气,很难得到深刻的感受,而对太极拳就是「道」的道理,更是永远无法领悟了,只有先除去一些成心成见,才能「脱规矩」而得真自在。

三、 性命双修的实践

      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社会,太极拳它从搏击自卫而转变为养生自力。在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对于「性」与「命」是视为一种身心安顿的工夫,所以道家讲究身心的谐调,太极拳也因而被当作富于智慧的养生法。当前海峡两岸,以至中华身体文化所及的地区,正流行着「气功热」,它被视为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重要的保健运动之一。太极拳完全符合气功的原理,甚至较一般气功还要精致而有效。以下即阐述其缘由:

(一) 太极拳和养气

      练太极拳时,经过由外引内,由内而外的阶段,终至内外合一。到了内外合一的时期,便应知道养气,也就是「精神魂魄意」与「心肝脾肺肾」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只知道练不知养,正如只能开源而不知节流,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只能他感到悲伤或惊恐,必定显得神魂颠倒,失魂落魄,这时原居于肝的魂,原附于肺的魄均已脱离其所,因此他的肝和肺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古训曾道:「多言伤气」、「多言必失」,话说多了必会消耗先天的元气,故多言伤气;而处世的经验中;多言便可能无意间因话不知约束而伤害了别人,造成祸害。如果别人反驳其或有更强烈的反应,心中必定感到不悦;即使已知错误,也往往不敢或不愿承认,不论是何种情形,心理都不会平静,如此神就不能归心了。

      庄子曾提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修养工夫。人如果心猿意马,思绪不集中,意志就与肝脏分离,使得脾脏的功能大大减弱了,这就谈不上修养之道。

      练拳的需要内外兼修,「外」即指身体,需将身体练得有弹性和韧性;「内」则指内脏,需以细致的缠丝劲透过层层的肌肤,深入按摩内脏。「内」更应指内在的修养,时时做到无为笃静,令精、神、魂、魄及意,不与五脏脱离,彼此相生相护。如此修练内守,久之自会中气充沛,臻于「在身体内百病难侵,在精神上则百害难伤」,这才是内外修练的境界。

(二) 太极拳和松柔

      「松柔」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心理的训练,现代人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最感而需要。因此太极拳所提供的身心训练就是要掌握快慢的原理。练陈氏太极拳应先慢后快,快而复慢。为什么练拳架要先慢?因为慢,软骨组织才不会受伤;因为慢,才能渐渐向体向放松;因为慢,方可将气灌输到周遭极细的微血管;因为慢,经脉才易以意气贯注。这时期整个身躯的新陈代谢产生大循环,经脉逐渐畅通。待体内脏腑的功能加强了,软骨组织的韧性增加了,即使动作快,劲道猛,也不易受伤。此时应逐渐快速度,因动作快时,落点就会刚猛,不过这种快不是强为之快,而是极其自然的。等到「松」与「快」的条件已齐备了,便可以意掌握快慢相间,达到心柔刚柔、心刚则刚的刚柔相济的境地,整个身躯也由量变而达到质变的层次了。

      当身体的体质改变之后,练拳时已非浮阳在动,而是内动。从外表看来,不见其动,但见其荡;左右交替动作时,看不见交接在何处,唯见全身鼓荡而上下交替时身体则呈波浪形起伏,此时潜气流畅,行阴中之阴,正说明「不静不见动之奇」的道理。

      身体彻底放松之后,当求心意的放松,提升气质。心意的松透要靠「无为」,所谓「任举千万语,不若清心寡欲」,人处于俗世之中,但求此心不受世俗所染,而常顺其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其心自定;心定而神自静。一旦身安、心定、神静,则人身之真气自会日趋浑厚,与大自然之气相通了。这种静心澄虑的修养,使得身体内部这个小宇宙与整个大宇宙之间,一气流行,融为一体。长期练太极拳的人常表现得气定神闲,天君泰然,就是这种自然无为的精神表现。

(三) 运劲摧坚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曾说:「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催」。一般人常将这句话解释为:太极拳的威力强大,不论多大的障碍、多强的敌人都能催毁,其实这所谓的障碍和敌人,都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面。

初生的婴儿最接近自然状态,但年岁渐长,就会受到周遭的环境的污染,共由饮食中摄取了不均衡的营养,以及许多有害健康的添加物。如此数十年来,体内因而累积了不易消化的乳酸和毒素,在身躯内造成了重重的障碍。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由于惯性的缘故,多习惯于使用拙力,这也是易于造成身躯僵硬的原因。

      一般运动多限于身体外表和四肢的活动,无法及于内脏器官和不随意肌。太极拳则丝毫不用拙力,以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将身躯上下尽量延伸,令体内的空间增大,再配合缠丝运气的原理,运用阴阳摩荡、阴阳旋动绞转的方式,对僵硬如钢的身躯千捶百炼,务求尽量接近初生时的纯静松柔状态。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经年累月持续地练下去,体内再坚硬的障碍也有排除的一天,而「一旦无障碍,恍然悟大空」,许多道理都自能理解,许多境界都自能领悟,这时候内心便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喜乐。

      如果一佪人练拳仅在外表招式上下工夫,不能摆脱好胜好强的心理,最终定与太极拳绝缘,无从体悟其中的奥妙,这是一种缺憾。

(四) 用意不用力

      一般运动的目的常是为了让肌肉结实,力气增强,锻炼成健美的身材,因此总要用很多力气苦练。练太极拳的原则却完全不一样,而是着重「用意不用力」,也就是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为原则。

      许多人无法明白这个道理,不免怀疑;若不用力,力从何来?练拳的意义又何在?因此许多人练习推手,一旦与人交手就想比谁的力气大,谁能把对方推出去,谁的工夫就算高。我甚至知道有一位拳友,夜夜在庙宇里苦练,试图搬动重达八百斤的香炉,以为如此必可大大增进推手功力。结果数十年后,他的功力非但没有增进,身体关节反而变得十分僵硬。因为如果运动时只在表面下功夫,浑身上下都是拙力,经络气血反而会因滞塞,令关节转动不灵。更因这样的练拙力是非自然的,所以反而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如果运动时是用意不用力,意到时,气亦到,贯通周身经脉。人身的经络正如遍布大地的沟渠,沟渠不塞则水流;同样的道理,经络不闭则气通。气血毫无滞碍的经由通畅的经络,滋润了周遭的微血管,彷佛大地寻到了灌溉,整个身心必然充满了生命力,身形因而轻敏灵活,内劲自然而然产生,而毫滞重之态了。

结语

      在中国的身体文化中,能够极高明而又平实的,太极拳应是其中的翘处。所以前人归结经验所成的【拳经】,几乎是一篇浓缩了道家精华和阴阳哲理的练拳养生的总则。由于其中的含意精微而不易索解,一般练拳者常无法耐心解读,甚或轻忽视之,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其实每个人在长期演练的过程中,就是为了要将些理论精华实践出来,在不同的时代运用不同的学理加以理解,所以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人也应该赋予新解说,使它适应于现代社会,在当前工商社会的匆遽繁迫的生活中,人们感受了远比农业社会更大的压力,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愈低落,因此我们应该再创新的「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其实就是透过身心的自我安顿,让身与心和谐合一,进而调整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的精神中,能够不争、去力,也就是要除去有为的机心,这样地演练拳法才能感受到如此行云流水,行乎所当行的情趣。因此练拳虽是小道,但在道家的观照中,却可进乎艺而通于道,太极生活即是人生的一部份,也是全体,只要善于体悟其中的道理,不仅练拳行功易于掌握诀窍,就是在人一生的生涯中也足可激发人的潜能,调整人生的态度。否则将太极拳只当作斗力的搏击术,即不能提高练的功力,也有失当初前贤创拳的真谛。自从师练拳以来,经久而略有所得,爰草此以就正于各界方家,并衷心期望中国的太极文化能发扬光大。

      内家拳功夫的层次看的就是松柔程度。不能是一个点的松柔,不能是局部的松柔,不能是仅仅身体的松柔,而是身体和心理、全部身体的松柔。这是需要不断修炼提升的。松柔的越好,气血越是畅通,就越是高水平。松的要像水一样,像棉花一样。行拳就是导引,导气引体。中正安舒,轻灵圆活,都是周身松柔的要求。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缠丝运动,就是改变直线运动,走圆弧运动,吴氏叫做轻扶八方线,都是轻灵圆活之意,目的也是为了周身松柔。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