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基本功法——洪均生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1-12-12 浏览次数:5432 中医太极网

  关于基本功法:正、反旋单手圈的理论讲解与其它简答

  问: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我们初学者,除照规矩练套路外,您经常让学生练习左右正、手单手圈,把这当基本功去要求,请您详细讲讲它的作用。

  答:陈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以其阴阳对立理论为指导的螺旋缠绕形式为突出特点。此拳外显潇洒飘逸轻灵而内涵沉稳雄浑厚重,因其有很强的技击性作用和强身健体功能而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欢迎,并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在日、韩、欧、美、澳等各国传播。但因此拳有很强的理论性,要学到一定层次或较高层次,又绝非易事。

  所谓“基本功”,是练各种艺术的最基本要求,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太极拳真正实用起来(表演、健身例外),是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又各自保持全身高度配合的运动。所谓近距离,又不同于摔跤。其实摔跤名手交起手来,亦是瞬间便产生作用。当年陈师说到比赛,讲过一句十分简明的话:“还用几分钟?让我说就一、二、三,这还是就合大家,其实仅用一就行。”这才是太极名家的高精度。《太极拳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准确概括了太极拳实用的高难度。因其理论性极强,所以大家把太极拳及各种武术做为武学去研究。

现在学、练太极拳者,各种情况都有。有武校、武馆及体院,有各种学习班,亦有民间小团体等。凡校、馆、院学练,因受学龄、水平程度限制,比赛要求限制,又是集体上课,大都有一套所谓“基本功”训练方法,比如单独的腰腿功,拳、掌要求等。这些“基本功”,尽管施教之师资不同,门类不同而要求却大同小异,这大概便于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齐步前进格局。集体学练,尤其对有学龄限制、年龄限制而采取的这种初级训练方法,有可能从中挑选比较有用的人才。

  陈师当初教我们,随之学者达几十人,陈师单一传授,也没要求单练基本功,只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一遍遍照规矩一丝不苟地练套路,练到套路熟了,放足拳架,多练或单练某式。我们也没陈师,需要练什么样的“基本功”。陈师是名师,他没要求我们练,应该有他的道理。我则认为:陈师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明师的方法。他虽然未从理论上给我们多讲什么,但肯定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体会,随之学者大部分亦很有兴趣,水平亦因人有所不同提高。我从学拳、教拳实践中,体会出针对套路的十三式,针对提高腰裆灵活性与太极拳的基本线路,经常让学者练练手的“正、反旋单手圈”,认为这有助于太极拳的提高,这仅为自己一得之见,现简单讲一讲供大家参考。

  手的正、反旋单手圈,既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转与自转,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练正、反旋单手圈时,腰随之左右旋转,腿部的顺逆自转,亦锻炼了腰裆基本功。陈式太极拳的要求,强调立体螺旋运动,这种基本功有助于套路线路的熟练与全身的配合,久之,自然有好处。(因为无论太极拳式多么复杂与不同,在手臂部却总是这两个“正、反旋手圈”与腰裆部的左右旋转,区别只有方向、角度、高低、大、中、小的变化)。

  这种基本功法,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用定步、侧马步、活步均可,根据自身条件,高、低架皆可。亦可用手的双顺双逆,或一顺一逆练习。如第一金刚捣碓第二动作与第五式左转身捣碓第二动均为手臂部的一顺一逆的例子;二路左单云手,右单云手,一路上中下三个云手为正手圈活步的例子;一路十字手为双逆转双顺的例子等。练手的正反旋手圈时要应轻、柔、慢,自然放松,尤其特别注意体会与全身螺旋的配合。

先说正手圈

  假定用右手(左手亦然)练习,它的线路如下:手高齐右眼角,角度为胸前45度处。第一动,身左转,松肩沉肘到肘贴肋,小臂顺缠自转走外下弧线,手指上扬。如一路拳第三式六封四闭第一动作的侧掤、二路右单云手等。假如对方手在我方手臂下面便为捋法,如六封四闭第三动作左转身捋法。第二动,身仍左转,手随身体的左转,收到心口前,手指上扬,手心斜对心口,手部为掤法,肩、胯部为靠法。如拦擦衣第三动作的下半圈。(不拘左右手,当顺缠手收到手心斜对心口时,手指上扬,手部均为掤法,而肩、胯部即为靠法)应知道的是:第二动的左转,左肩与左胯不准转大。左肩既要与左胯合住,更要与右胯合住。方法是:左肩略左转便上挑一点儿,也就是肩部与胯部走╯小弧线(肩部左转的幅度,不能超过15度)形成往右去的力,形成这一动的立体形式和角度,右腰部不仅不准凹进去,胯部更是随身的左转形成往右前进的力。第三动,身略左转一点儿立变右转,手顺缠随腰的左转往上托一点儿为挒法,如一路第二十九式上云手第三动的挒、靠、肘、挤、按法。(此例为左手。肘法使用起来,小臂部顺逆皆可用,侧面贴近我偏前一点儿的人,我方肘法小臂应用逆缠,贴近我偏后的人,即用顺缠。不拘小臂部顺逆,手腕部必须略扬起,不许下垂。还有句话叫“打肘不见肘”,是说不许把肘高高抬起或肘部离开肋部单独击打,而是用全身松沉之力发劲。)单手挒法兼靠法如一路第十三式右转身捣碓第三动作。第四动,手继续沿胸前45度,走右前上弧线为:按法。手有顺缠变逆缠,应随腰的变化而变,不是手的单独翻转,而是手走S形(因是左右手,因此有正S与反S之分);第五动,身仍右转,手继续走右前上弧线,手领肘,肘领肩回到原来的角度,为採法。如一路第六式白鹤亮翅的第二动和第一捣碓第三动作等。正手圈完成后的图形,如一椭圆形的鸡蛋,大头在外,小头在里。

   再说反手圈

  假定仍依右手为例在原处:第一动,身左转,收肘齐乳,手指上扬,对方手在上面为掤法,如一路第八式初收第一动,对方手在下面为捋法,如再收第二动(此例为左手,不拘左右皆可用),与一路第十五式庇身捶的第三动;第二动,身略左转立变右转,手随身的右转回到胸口前,手指上扬,为掤法,肩部为靠法,肘臂部为肘、挤法,手部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动作与一路第十式十字手第二动作的右靠法;与正手圈的第二动一样,肩与胯部都不许转大,要合住;第三动,身继续右转,手变逆缠,沿腹部、胯部走外上弧线,为挤法,如二路第六十一式第二动左进步挤;一路三十九式右转身蹬脚第二动;(此例均为左手)一路十字手的一动右下挤法;第四动,身继续右转,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继续走外上弧线回到原处,为挤、採、按法;第四动与第一动转换处,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第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动。手走外上弧线时,一定要手领肘,肘领肩,不许亮肘。反手圈完成后,亦如椭圆形鸡蛋,不过大头在里而小头在外。

  练习反正旋单手圈时,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许超过45度,胯部可大于45度,但尾骨不能左右摆动,而是随着腿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线路。

  为了说明两个单手圈的线路,只能大体划分四动,其实每一动里无论在任何部位均可根据对方的方向、高、中、低等不同角度变换各种着法。拳式子里每个“着式”的用法,就是根据对方来力的方向而变化的。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在具体实践中自然会体会出来。也就是说,反、正两个单手圈亦可大可小,真正实用起来,可小到从外形看不出圈来的。

  腿部的变化,身左转,左腿必顺缠,右腿必逆缠,反之亦然,这是与生俱来的。看似简单的两个单手圈,即包括了手的八法,手、臂部的公转与自转,腿部的顺逆自转,身体的自转等整个套路中的要求,也是手臂在整套拳中的线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柔韧性以及与腰裆的螺旋配合,当练起套路来,当然就圆、柔,顺随,不僵硬,还可以防止学生亮肘。因此,我要求学生多练习划反正旋单手圈。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之句。所说的“着”,简单说就是太极拳的“十三式”,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及各种腿法。所说“着熟”,是按套路从苦练、思索、实践中对“式”的运用。“着熟”的下一步才“渐悟懂劲”,更不用说“阶及神明”了,可见正确练套路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曾提出用“速成”与“封闭”方法搞太极拳,如果不是利益驱动与普及,那就是很外行的话了。

  现在全国武术馆、武校、体育学院数不胜数,对练太极拳者,大概都有一套训练方法。学到两三年,便毕业,便参加比赛。我看过部分大型、小型太极拳比赛,有些年轻选手拿了冠军,也不过因姿势优美,或本身有力气,谈不上多大技巧,更称不上上乘功夫。所以多年来,学生如走马灯来来去去,却很难有陈师那样公认的好身手(当然好身手在民间也可能有)。因此说:基本功有必要,但仅是一种初级方法,起辅助作用。

  当然还有腿部及腰裆基本功的方法,如:全身放松,塌好裆劲,用左或右足跟里侧轻贴地身前方45度方向逆缠擦进,足尖微微勾起。初用小步幅,久之用大步或仆步,落下该足踏实,然后外摆足尖,腿部顺缠,外摆的足尖角度,随步幅大小而定,腿部顺缠时腰部不许随之摇摆,要从足掌、踝部、膝部、胯部的旋转调好该足的稳固,而后再出另一足反复练习。不论步幅大小,身休必须中正,不许前俯后仰。如步幅大或仆步练习,身体要略前合住,防止后仰丢劲。这种练法对腰、胯、裆、腿的耐力及旋转都有利。另亦可全身松静,小开步自然站立,左右旋腰这些基本功的长期锻炼。左右旋转腰,也不是用腰、臀部去公转的旋转,而是用膝的一提一落协调全身的立体旋转运动,使全身形成一立“∞”字形式。

  至于正压、侧压、里合、外摆、正踢等基本腿功,都是各种武术、拳术的基本功,那要因人而异。练太极拳没有捷径,没有玄虚,只有踏踏实实照规矩练,然后,去悟、去实践,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问:问一个题外的话,有人讲:“太极十年不出门”。也有人讲:“还没见那位太极高手在对抗赛中大显身手,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太极十年不出门”,说明太极拳是一门学问,艺术性高,文武兼有,难学难练,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其实不光太极拳,每一种真正的艺术,如书法、绘画、京剧、钢琴等等,十年出门便得满堂彩的也不多。但十年后能否出门,也因人而异。教的人确实是明师,学的人又刻苦,善探讨,可能会“出门”。所谓“出门”,只是相对而言。现在好多学生,学了两三年便出了门,还拿了不少奖牌,你能说他“武功盖世”吗?当年震动京师武林,被称为“太极一人”的陈师,倒也出了门参加比赛,裁判才给打六分,最可笑之处是当裁判的竟说第二路陈式太极拳:“你们这个炮锤儿根本不是太极拳。”看来这六分也是多给的。陈师这样的门不出也罢。至于说到太极高手未显什么身手,这恐怕有多方面的原因。

  旧社会,人家称我们“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许多体育项目在世界级比赛中渐露头角,尤其小球类、跳水等独领风骚,说明中国人不是不行。这些年来,国家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许多项目上下功夫,从娃娃抓起,因而人才辈出。有些冠军到国外搞了几年再回来比赛,反倒落后了,这更说明环境的重要。太极拳这种古老的艺术,我不清楚上级拿出多少资金专门研究、切磋他的技艺。只见到普及倒是普及了,武与舞的关系却本末倒置了。1962年就太极拳问题在《体育报》曾展开讨论,连权威人士都说:“我练了十几年太极拳,从来不练螺旋劲”,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难怪人家会有“出门”“不出门”的怀疑。我学生的学生,学了几年,推手便拿了几块“牌牌”,我却高兴不起来,我认为这正说明太极拳并未进步。

  回过头来看看,凡是我们在项目上能独霸称雄,他的教练员、领队无一不是在摸打滚爬摔打出来,有真正实践经验的人才。练太极拳不练螺旋劲的这种外行话不能说不叫大失水准。别说“理精法密”的陈式太极拳,哪种武术没有螺旋劲呢?像枪术中的“拧大枪”,枪是直的,不用腰裆的旋转,手臂的旋转,枪能“拧”地出来吗?直直的出枪那叫“捅”,叫“攮枪”。再如戏剧中的“拧旋子”,且不说全身的配合,单看在每一个“旋子”的开始,演员都是用腰的迅速旋转来完成下一个“旋子”,所以高水平的“旋子”让人看起来轻灵、飘逸、圆活,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太极拳是武学,任何武术达到高境界都是太极境界,从外形看起来有那么多形式的不同,只能说明层次的区别与突出某一部分而已。既然是一种学问,就需要认真挖掘、研究、实验、实践、总结。应该说,挖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民间的东西,不仅分散,偶遇到较有功夫的人,又有文化素质的限制,做不好言传身教。我见到过像工燕青锤延崇仁等老拳师们,功夫极好,人走随之烟消去散。连陈师这样的“太极一人”,也未留片言只字,甚为可惜。要做好挖掘工作,就需要上级领导重视,挖掘之人有心、内行,不要把太极拳改姓“舞”,习太极拳者亦不要把太极拳说成玄学,自己在那里自欺欺人。

  有些分管这项目的人员,对书法、戏剧等觉得一辈子磨一剑,不足为奇,对太极拳用十年八年功夫去磨练就当成怪事,这本身就说明不懂太极拳。1992年,全国部分省市在济南举行“太极推手观摩比赛交流会”,运动员不论水平高低倒是一对一的动真格儿的,待到教练员们切磋,都客气的不得了,上台略一近身,找找劲便完了。四川一教练员将另一教练员连摔两次,这本很正常,可大会权威人士不悦,上台论起资格:“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弄得很尴尬。论说既然叫切磋,定上规则,让他们切磋就是了,实在不愿让人看,关上门“封闭”也可以。什么叫“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你地位再高,太极拳技术不见得比别人高,不比怎么知道优劣、高低?国际上的拳击、摔跤,柔道等不都是真打实摔吗?老这样皮皮毛毛搞表演赛,不懂装懂,太极拳还怎么发展?怎么“出门”?刚才提到的那两位教练员,都是较著名的,比赛总有赢输之分,比赛很残酷,但很公平,输赢之间未必相差很大,大家应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试验、切磋,对水平高的,高在哪里,对照找出自身不足,技术水平才能逐渐提高,才能使太极拳走上健康的轨道。像这样对赢了的反倒不满,难道没有认真思考一下:太极拳出不了国门责任在谁?现在,国家项目凡是在世界比赛有一席之地的,都是经过各级政府,各馆校通过反复邀请赛、淘汰赛,千挑万选,真打实拼得来的,太极推手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层层挑选呢?行就行,不行也没什么了不得,老不见公婆,“捂”是“捂”不俊的。还有,太极拳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广为传播,正说明她的生命力是强盛的,只要国家重视,走出国门,指日可待。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