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恺然谈会面陈照丕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1-01-03 浏览次数:3682 中医太极网

  编者:本文摘自吴志青《太极正宗》,编者手头无书,无法核对该文是否为原文照录,特此说明。向恺然先生的这篇史料,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中可见近八十年前陈式太极拳初进北京时的模样。这篇史料对我们研究太极拳的演化历史很有价值。
    戊辰(编者:1928年)七月,我跟着湖南的军队到了北京,当时北京已改名北平。因政府迁都南京的关系,北京市面渐就萧条。影响所及,连几个练太极拳有名的人物,如杨澄甫、吴鉴泉等,都跟着往南京或上海去了。所会见的几个。虽也是北方有相当声望的人,如许禹生、刘恩绶之类,对于太极拳,都有若干年的研究,我于是又从许、刘两人研究了些日子。

    许君以吴、杨等专练太极拳之人,皆已南去,他办了一个体育学校,找不着教太极拳的好手,就托人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子,聘了一位姓陈名绩甫的来。我听得这么一位人物,少不得要去见一见。

    这日由许君介绍,在体育学校会面,并见他练了拳,推了手,还和他谈论了好一会。不曾会他倒也罢了,会过之后,使我更加疑惑起来。因为他这“地道”的太极拳,不仅和吴鉴泉传授的形式大不相同。就是和杨澄甫所传授的比较,也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连拳谱上的名目,也不一样。
    吴、杨两家所传的姿势,虽有分别,但是起手都是一“揽雀尾”为名称。就是孙禄堂从郝维真所学的,起手名“懒扎衣”,也与“揽雀尾”的音相近似,不管是谁的音转变了。总还是这个音调差不多的名称。至于陈绩甫练拳起手,叫做“金刚捣碓”,其中虽也有“懒扎衣”的名目。惟手法身法与吴、杨两家的“揽雀尾”、孙禄堂的懒扎衣,都无相似之处,且全式名称,不同之点甚多。如“青龙出水”、“双推手”、“神仙一把抓”、“小擒打”、“前招”、“后招”、“铁叉”、“切地龙”、“当地炮”等名称,皆吴、杨二家所未有。至“如封似闭”称“六射四闭”、“单鞭”称“丹变”、“倒撵猴”称“倒捻肱”、“扇通臂”称“闪通背”、“右起脚”称“右插”、“左起脚”称“左插”、“转身蹬脚”称“蹬一根子”、“抱虎归山”称“抱头推山”、“云手”称“运手”。音尚相近,但身手动作方法亦多不类。

    再看他推手,只有同边活步的~个方法,就是一个左脚向前,一个右脚向前,拥挤进一步,搌按退一步。

    我问他。推手共有几个方式?

    他说:“就是这一个方式。”

    我又问:没有站定不动脚的推法吗?

    他说:“没有。”

    我又问他:没有四隅进退名叫大捋的推法吗?   

    他也说:“没有。”

    我想:这就奇了。杨露禅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的相差这么远?杨家练习的方式,倒比较的完备。杨家推手的方式,由浅入深,共有四种。最初彼此都用单手搭挽。使站走灵活。次则按、挤、捋、按四手,彼此都用双手,两脚站立不动,仅以身手进退。又次则活步进退。再次,则向四隅进退。名为“大捋”。步法、身法、手法,渐次繁难。务使练习的人,能进退随意,缓急皆由自主,不受制于人。若仅一同边活步之方式,初学者不易粘走,而练有相当程度的,觉其活步容易讨巧,腰腿难得有真工夫。至于欲求深造的,则又嫌其太简单。

    太极拳的原理和其他之拳术不同。太极注重粘走,所谓于不丢不顶中讨生活是也。粘,即是不丢;走,即是不顶。此理说得容易,做到实难。一部分之粘走尚易,全体之粘走尚难。欲全身粘走如意,则非有大捋不为功。按:大捋之法,决非创自杨家,想必是陈绩甫未得其传,故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摘自吴志青《太极正宗》)

小辞典

    向逵(1889—1957)武术作家。字恺然,别号不肖生。祖籍湖南平江,生于湘潭。幼嗜武技,初从私塾先生学巫家拳。1905年赴日本东京宏文书院攻读政法。从同乡留学生王志群学八拳等武技。1911年回国,在长沙创办“国技会”,旋受聘为第一军军法官。1913年考入日本东京中央大学。1917年在上海创设“中华拳术研究会”,1931年回长沙,任湖南省国术训练所和又一村国术俱乐部秘书。著述颇多,尤以写武侠小说著称。代表作有《拳术》、《拳术传薪录》、《拳术见闻》、《拳师言行录》、《太极经中经》、《江湖奇侠传》、《江湖义侠传》等。(据《中国武术大辞典》)

    吴志青(1887一?)安徽歙县人。毕业于上海中国体操学校。1911年至1915年先后担任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上海第一工业学校、上海民立中学体育主任。1915年入江苏体育传习所,从于振声学弹腿、查拳等拳技,后又从杨澄甫习太极拳。1919年在上海创办“中华武侠会”后改名“中华武术会”。聘何玉山、杨奉真、于振声、尹占魁等任教。1924年入国民军。1928年脱离军界。被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董事、教务处副处长、编审处处长。1930年,乞病假赴沪休养。此后,曾任灌云县、泰县公安局长等职。1945年,任西南联大训导员。著有《查拳图说》、《教门弹腿图说》、《太极正宗源流》、《七星剑》等十余种武术专著。(据《中国武术大辞典》)

读者请教“陈照丕京城打擂”的问题

    编者:中国的武术史料,有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这几个要素,并被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的少,大部分是属于口头传说。什么事情一经过口头加工,版本就多了,情节也就复杂了,而且呈越来越精彩之势。看了向恺然八十年前见陈照丕的情况,不由想起前些天有读者来信,要求核实一个有关“陈照丕京城打擂”的问题。现将来信摘要及编者从网上搜得的一些说法一并刊出,以求证方家。

    读者来信摘要:在顾留馨先生《太极拳术》一书中看到:陈照丕到北京后,有好友好事,在一家报纸上刊文说,今有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照丕到京,各路好手可前来试技交流。结果,许多拳手手拿报纸前去交手,无人能胜。来人越来越多,朋友便劝其在某庙前设擂,连打十六天无敌手,陈氏太极始名声大振,各团体、院校纷纷聘请教拳。后来。当时的南京市长多次邀其到南京教拳,北京方面又苦苦挽留,陈照丕便荐其三叔到京教拳。

    现在有的地方说,陈发科在京设擂十七日无敌手,扬名北京,有的说是陈照丕在京打擂遭败,回来请三叔前去打擂。到底真实情况如何?求答。

网上资料连接

    杨氏南下后,有一陈沟人与同仁堂岳家(编者:当为“乐家“之误)相识,推荐陈家人来京教拳。当时陈发科和堂侄照丕(陈正雷的大爷)在家乡陈家沟。陈发科是农民出身。他就先让曾做小商贩,见过点世面的陈照丕抵京,但陈照丕只会老拳架和斜身一进一退的打手,加之当时杨氏已居北京几十年,在应酬和场面上要比从小地方来的陈氏强得多,所以陈并没有多大市场。要知道,教拳也不完全是靠本事吃饭,而是三分本事七分人缘。所以,后来勉强支撑的陈照丕请堂叔来京,但受到当时在京同行们的压制,也不是效果很好,所以到解放初的时候,陈发科登记教授的还是炮捶,不叫太极拳。

    我想当年陈照丕的功夫不一定能在北京站稳,北京是藏龙卧虎之地,他虽设擂,但真正的大师是不会亲自打擂的。因此,擂台上的赢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1928年,35岁的陈家沟人陈照丕到北平做生意,受同乡举荐,在宣武门外擂台献艺比武。陈照丕打擂17天未遇见对手,这使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京城传扬开来。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35岁的陈照丕(公元1893~1972年)到北京(当时称北平)做小生意,终日为生计奔波。期间,蒙清末翰林、河南同乡会会友李庆林的举荐,陈照丕住在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决定于宣武门外立擂献艺比武。杜盛兴是河南怀庆府著名的怀药商号之一,在天津、武汉、祁州、禹州、安国等多地开设分号,大主顾就是北京同仁堂药店。《北平时报》广为宣传,特别点出陈照丕“暂下榻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陈照丕在北京宣武门立擂,原定打擂期限为半个月,半个月内遍过武林高手,之后又应邀延期两天,共计十七天未遇对手。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京城声威大震,众人争相挽留陈照丕开馆授拳,消息一经传出,学拳者纷至沓来,使他成为温县陈家沟到北京传授太极拳的第一人。后来,连南京市长魏道明亦慕名邀请陈照丕到南京国术馆授拳。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