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07-02-02 浏览次数:4323 中医太极网
中华武术(权威资料)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它具有竞技和健身价值,特具东方文化内涵,深受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对培养青少年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术套路,是由风格各异的技术动作组成,具有攻防内涵、蕴含哲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近年来,竞技武术的发展,逐步融合了西方体育的竞赛模式,使武术的竞技体系更加完善,成为了世界体育的一部分。 
  武术内容 
  武术主要包括套路和散手两种运动形式: 
  武术套路形式有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项目。拳术主要包括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地躺拳等。器械有刀、剑、棍、枪、双刀、双剑、九节鞭、三节棍等。对练项目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以及徒手对器械的三种类型。集体项目是多人进行拳术、器械演练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套路形式,不仅体现了武术的攻防格斗内涵,同时又具有优雅美观、节奏鲜明的风格特点。武术散手是徒手格斗运动的一种形式。 
  世界武术锦标赛项目: 
  根据近二十年世界武术的发展情况,把最具备竞技特点、可比性较强、有利于客观评判的武术项目,在世界武术锦标赛设置了31个项目。 
  武术套路(男女共设20个项目): 
  男子: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 
  南刀、太极剑、枪术、棍术、南棍。 
  女子: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南刀、太极剑、枪术、棍术、南棍。 
武术散手(男子设11个级别): 
  男子:48Kg、52 Kg、56 Kg、60 Kg、65 Kg、70 Kg、75 Kg、80 Kg、85 Kg、90 Kg、90 Kg 以上级。国际武联向国际奥委会推荐项目: 
  国际武联关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充分了解国际奥委会的各项规定。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有关设项的规定(只有在至少75个国家和四个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40个国家和3个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才可列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比赛项目,而且至少两次被列入世界锦标赛或洲际锦标赛),以及国际奥委会在接纳体育项目时所遵循的男女均衡发展的要求,国际武联在项目选择上,从武术的技术难度、风格特点、生理特性及在各大洲发展状况等因素,经科学论证,在世界武术锦标赛的31个比赛项目中,选择了符合要求的 8个武术套路项目推荐给国际奥委会。而武术散手由于在世界和洲际的比赛中尚无女子设项,故暂不推荐。 
8个武术套路项目具体如下: 
  男子:长拳、南拳、刀术、棍术。 女子:长拳、太极拳、剑术、枪术。 
  武术的国际组织 
  1990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武联。1994年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2002年 2月在国际奥委会第 113次全会上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目前,国际武联已拥有了五大洲的洲际联合会和86个会员协会。 
  武术的国际赛事 国际武联自1991年起,先后在中国、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和亚美尼亚举行了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各大洲和会员协会也定期举办各种武术比赛。1990年起亚洲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东亚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上都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武术竞赛 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发展竞技武术运动,确立了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为“高、难、美、新”,制定了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以适应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武术套路竞赛是在14×8米的室内场地上进行。裁判员根据武术套路评分标准,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规格、劲力、协调、节奏、风格、编排进行评判,满分为10分。比赛由五名裁判员评分,取中间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得分。 
  国际奥委会对本届冬奥会在评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现象重演。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根据国际奥委会的新措施和奥运会同类项目的竞技特点,对现行的竞赛规则评分办法和参赛资格的选拔办法进行了完善。 
  将武术套路评分标准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由五名裁判员组成,主要评判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完成的质量、技术性难度;另一部分由三名裁判员组成,它主要是评判运动员在武术套路比赛中所表现出的风格、节奏、编排等演练水平。 
  奥运会武术比赛的参赛办法: 
  1、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运动员为13人,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2、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和五大洲的预选赛,为奥运会的选拔赛。世锦赛获得奥运会各比赛项目前8名及各洲(五大洲)预选赛每项第1名的运动员有资格参加奥运会武术比 赛。 
  3、国际武联各会员协会最多可报5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武术比赛(男女不限),如超出5名,按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名次,由其它会员协会依次递补。 
  4、每个运动员限报一个比赛项目。 
  5、奥运会武术比赛分预、决赛,各项目预赛的前8名进入决赛。 
  武术裁判员的管理: 为了加强国际级武术裁判员的管理,确保武术比赛公平、公开、公正,国际武联制定了各种裁判员的管理制度。 
  等级划分: 
  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根据《国际武联裁判员管理办法》,对现有的国际级武术裁判员划分为: 国际C级、国际B级、国际A级三个等级。 
  培训制度: 
  对现有的国际级武术裁判员采用培训考核上岗制度。国际武联每年不定期举办不同地区的裁判员培训,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裁判员考核。现有256名国际级裁判员考核合格,其中53名为女性,已实现不同地区武术国际级裁判员的均衡发展。选派办法: 
  在参加国际武术比赛时,制定了裁判员的选派制度。在选派裁判员的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几条原则: 
1、各大洲地区裁判员的均等性。 
2、裁判员队伍性别的均衡性 
3、专业水平高的裁判员优先性临场管理: 
  为了在比赛中对裁判员的评判工作进行监督,国际武联制定了相应的临场管理制度。 
1、采用裁判员的封闭管理制度。 
2、采用裁判员上场的抽签制度。 
3、采用裁判员打分的回避制度。 
4、采用裁判员工作的奖惩制度。 
武术的生理特点 
  武术套路运动是短时、大强度的技能性项目。运动员要在不少于1分20 秒的时间内完成60个左右的动作,运动强度很大。科学研究表明,通过武术锻炼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提高心 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状态。科研人员曾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和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心率和血压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1: 
项目 心率(分) 血压(mmHg) 
武术运动员 56 106/68 
体操运动员 60 109/67 
一般人 70-80 110-125/70-80 
表1:武术运动员与其他项目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血压的比较 
(摘自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生理学》) 
这说明从事武术运动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有着良好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武术的运动强度,武术科研人员对武术套路演练后的血乳酸也进行了监测,并与田径的400m和800m两个项目进 行了比较。见表2: 
表2:武术与其它项目运动后血乳酸的比较(单位:mmol/L) 
项目 血乳酸值 
武术(长拳) 男(n="8)" 12.37±1.02 
女(n="10)" 10.68±2.87 
田径 400m 11.78±1.28 
800m 15.19±1.87 
(摘自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武术理论基础》) 
通过对参加武术比赛的运动员赛后血乳酸含量的测定,发现武术套路演练的运动强度很大,运动员要在不少于 1分20 秒的时间内完成一套武术套路相当于一名优秀运动员全力跑完400-800米后 的负荷强度。这表明武术训练有较大的负荷强度,对提高人体无氧糖酵解功能的能力有较好作用。 
武术与体育道德 
  国际武联一贯重视体育道德教育,崇尚奥林匹克精神。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国际武联成立了医务委员会,制定了反兴奋剂条例,对违纪者制定了严厉的制裁 措施,并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签署了协议。在世界武术锦标赛和洲际武术比赛以及赛外,均进行了兴奋剂检测,至今未发现一例服用兴奋剂事件。 
  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发展。1936年中国就曾派武术队赴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表演,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1974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在白宫观看了中国武术代表团的表演后,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1年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给一次国际武术比赛的贺信中说: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现已超越国界,许多国家成千上万的爱好者聚集一起,他们相互交流,探讨武术的体育价值及道德观念,以教育年轻人。2001年11月在中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戈斯帕等20多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观看了武术表演,都表示了极大的赞叹,并在会见时“祝国际武联好运”。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给国际武联主席李志坚先生的信中也明确表示“欢迎武术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近年来武术的国际间比赛和交往活动逐年增加,除最高水平的武术世界锦标赛外,青少年的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也丰富多彩。另外,武术的市场也是十分广阔,全世界练习武术的人有近亿人, 仅中国的武术学校就有 12000多所,从事竞技武术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也有近百万人。国际武联也在不断地改革竞赛制度,提升竞技武术比赛的质量和可观赏性,以提高电视的收视率。最近从中国权威的调查机构了解到:竞技武术比赛的电视收视率,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排位第三,这说明武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我们坚信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而且也可以丰富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