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分析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2-06-17
浏览次数:5320
中医太极网
太极拳与其他拳术一样,都属于竞技性的民族形式体育,以掌握搏斗防身技巧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它能够培养坚强、勇敢、果断、机智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它的动作和谐优美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艺术兴趣,容易引人入胜;它有良好的医疗效果,于身心都有很大益处。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值得发扬,提倡。以下简单谈谈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和有关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各门拳术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锻练方法,如站桩、拳式、操手、对子等。太极拳的锻练方法一般说来有拳式和推手两种(至于散手则是学成以后对手法的全面运用了,非初学所能,又因受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一般不宜采取),前者是个人单独练习,以求招式的准确完美和全身动作的协调相随,是基本功。后者则是两人对练,以求掌握基本的搏斗技巧,是初步的对敌实践。二者在锻练过程中 是互相配合的,先练拳式打好基础,再结合推手逐步地掌握技巧。拳式可使基本动作正确,推手可加深对招式实际用法的领会,并能检验拳式的正确程度,如果只练拳式,不练推手就缺乏对敌的直接实践,仅仅起体育的作用,而不能掌握防身御敌的技巧。如果只练推手,不练拳式,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应敌技巧,但无法全部正确地掌握基本动作,容易养成一些不正确的动作习惯,在技巧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很难得到更大的进步。只有二者适当地配合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过去由于某些传说,使人对各门武术的锻练效果抱有神秘的看法,甚至以为经过一些特殊的锻练方法在体力上能够出现“奇迹”,至今仍有个别的人对“奇迹”坚信不疑。虽然,这些“奇迹”不但从未有人见过也根本不可能。这里所指的“奇迹”是例如:一跃登屋——垂直弹跳起三米以上的高度。百步赶兔——每秒奔跑十五米以上。以及用力举重时两足陷入地面半尺多深等等。至于“赤身卧雪,热气蒸腾,盛暑重裘,肌肤如冰”一类的还不算在内。当然,这些问题在目前只是存在于个别的,少数人的认识之中,但人的体力如力量、反应速度等等究竟可以达到什么地步?人的动作机能又是怎样的?练习拳术都可以掌握哪些技巧,使哪些机能得到改善?这一类的问题却仍属应当明确的。
人的肢体 形状和机能是经过若干万年的长期发展过程,适应生活的环境而形成的。它受生理规律和其他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而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和极限。例如人的手足肘膝只能向一定的方向弯曲,而不能相反。例如,肌肉的张、弛,又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都有一定的绝对限度,是无法超越的。再者,在锻练过程中,体力的增长 也是有极限的,并且在增长的速度上数量上也不是直线式上升,一般情况是在开始阶段由于体力未能充分发挥,潜力很大,进步较快,但技巧纯熟以后则进步缓慢甚至停滞或退步。如举重达到个人的极限后即使增加一两公斤都难子胜任。短跑即使缩短十分之一秒也很不容易办到。不仅每个人在体力上和机能上有其极限,就从整个时代来看,各种体育竞技的最高成绩的突破也是逐渐和缓慢的,甚至是很长时期不能变动的。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其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是在高度发达的中枢神经支配之下的,经专门化的感觉器官传达刺激于大脑皮质,而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一切技能、技巧就是由各方面阴性的(抑 制)、阳性的(兴奋)的反射活动,复杂结合而形成的,各有关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经过长期的协作,彼此间所建立的暂时性联系—一条件反射,日趋巩固了,多余的肌肉活动减少,甚至没有了,动作逐渐准确、灵活、迅速了,耐力也加强了。一句话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经过长期的合理的训练,是有可能掌握极其复杂的,难度很高的技能、技巧的。各种行业的复杂精巧的动作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例如,杂技演员用头顶钢丝作几秒钟的静止倒立,又如双手同时抛弄八九把小刀,足以说明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和准确性能够提高到什么地步。又如牙雕等工艺技术有在方寸大一块地方刻写成千的字;刻画出极精细的画等等也足以证明动作能精细到什么地步。
虽然拳术有各种不同门派,各种不同风格特点,但从根本上说,各种技巧在这方面是有相同性质的。通过足够时间的合理的训练,是有可能掌握相当巧妙的搏斗技巧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速 度、力量、耐力、准确和精密程度等各方面的极限范围之内,能够掌握相当灵巧、准确、迅速、多变的搏斗招术。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很多的流派了,各有其特点和风格,并且在传授源流上也有各种不同说法,但经过专家根据文献资料所作的考证,证明陈氏太极拳是最古老的太极拳之一,目前流行在各地的太极拳绝大多数都是从陈氏拳演变出来的。
一般说来,陈氏太极拳的对敌搏斗也不外用以下这几种方法:使对方失去平衡而摔倒;拿住对方的肢体使之受伤或不能动转,(或称拿脉、抓筋、反骨);将对方击伤或击出。这几类方法虽有不同功用,但具体运用时是揉合在一起,相互为用的(还有当与对手相持时,用迅速的动作使其发空失措,乘机击出,这称为惊击)。这结合了心理作用。在拳式中这几类的招式是包含在内的,这从各式的动作姿式可以看得出。在推手中虽然一般不许用拳、肘、膝、足等冲击踢打对方,可是不仅有防御的姿势,而且还可以将对方发出(见后文推手部分例子)。
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方面要求,破坏对方的重心平衡,要求使对方的肢体动作不灵活,要求使对方处于不利形势。而另一方面却同时要求使自己的重心平衡处于稳定状态,要求自己的动作灵便自如;要求自己的形势有利。一句话,使对方处于背劲,而自己处于顺劲。
因此,概括了各种动作的特性,而形成了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尾闾中正”, “气沉丹田”,“扣裆劲”等等,实际上是使重心下沉保持稳定,同时随对手的情势而变化重心在两足问的位置,使对手莫测虚实,找不到我方的“力点”,而我方却能随时取得有利地位保持自己的稳定的平衡。而“沉肩垂肘”,“肘不贴肋”,“下塌外辗”等等,则是使自己的手臂不致被逼受制,便于引击,诸如此类的规则。总之,就是要达到“下盘坚实,上盘灵动”的要求。
但是,这些动作要求与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动作与习惯,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矫正动作,克服差异而达到要求。拳式和推手正是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手段。
拳式是怎么形成的,又有什么效果呢?筒略说来,大致是这样的:
在对敌搏斗中,由于攻击和防守的部位不同(上、中、下盘,左、右侧,前、后方)使用的肢体不同(手、足、肩、肘、胯、膝……)运用的方法不同(摔、打、拿:拿脉、抓筋、反骨而)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招式。这些招式最初被总结出来时往往是单个的。也就是单式。各单式的分别锻练是拳式的一种练法。另外,为了练习的便利和有趣,将各有关单式连贯起来就形成了拳的套路。
拳式的连贯并不是随意的, 每一套路的创立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要考虑动作的刚柔难易,要便于初学;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如陈氏老架,头趟动作较简单、和缓、舒展,以缠丝劲为主,柔多刚少。较易学习。二趟动作较复杂,疾速、紧凑、以抖劲为主,刚多柔少。难度更高。就符合这个原则。不仅如此,就以头趟来说第二个金刚捣碓以前的动作较简单,而以后逐渐复杂,也是同样道理。再者,还要考虑到运动时张弛,而使动作快慢不同,大小不同的招式要配合起来,使练习的人不致过于紧张,也不致过于松懈。如头趟中配合了七个单鞭,两趟倒卷肱、三趟运手都是附带起这个作用的。三则,拳式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所包含的动作过程,可以说除了极少的动作,属于换劲沉气,如金刚捣碓之外,几乎都包含着一定的用法。各招式之间只有用法明显和不十分明显的差别,用法明显的,如六封四闭、指裆捶、双摆莲、十字摆莲、等等。用法不明显、不确定而实用范围实际上更广的如:运手、倒卷肱等等。各式的连贯也是以其相互间有无必然联系为标准的,不能任意连接。
在拳式练习中,每个招式要求不违反上述原则并且使自己的肢体作出路线不同,速度不同的动作,简括地说,就是将若干走顺劲的动作连接一气,保持白己始终不走背劲,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这些用劲的路线、呈复杂的曲线形状,不是简单的圆圈而是复杂的近似于螺旋形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缠丝劲。此外,运用打法时发劲迅速,动作松活,富有弹 性,叫做抖劲。(缠丝劲、抖劲的解说见下文)。
在拳式练习中,各式的目的、作用必须弄清楚,假想对手的位置:形势也要弄清楚,这样才能使手法、身法、步法、眼神、耳音等等配合得完整、周密没有漏洞。
还需要了解拳式锻练的过程,主要是矫正动作的过程。每次练习都不是简单地重复拳式动作,而是对动作的部位、路线、速度、用劲刚柔等等,按拳式的要求即立身中正安舒、“尾间中正 ”,肘不贴“肋”……等进行改正。这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最初是肢体动作的大小,部位的高低,次序的先后能否大致相合,这主要是记忆套路。套路记熟则进一步求劲路的曲直,用劲的缠抖、变化的迟速是否合乎要求,这一步作到以后可算初步掌握拳式,此后,求最大身法时每一动作的细节是否相合;最快、最微细的变化动作是否配合得当。最后则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就是在拳式中不必特别注意而无论任何身法的任何动作都能完全作到周身相随,不违反各项规则。拳式锻炼的过程,是在动作上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是纠正错误动作,因此,每一招式都可能反复地感觉不顺当,需要反复地改正动作,但开始时粗略,以后的精细,开始时是大的部位和动作,以后则是极细小的。如果只按套路简单地重复,尽管所作的练习次数再多,运动量再大,练习时间再长,也难以掌握精细,正确的高难技巧。
陈氏老架的头趟和二趟运动的速度不同,强度不同;两趟的大身法和小身法的运动量,难度也不一致,其体育及医疗的效果自有差异,但由于练习时,中枢神经的兴奋点——意守部位都比较集中和固定,可使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得到抑制和休息,而同样能起与气功疗法(指站功、坐功)相同的作用——即所称练拳是“动中求静”,坐功、站功是“静中求 动”。
由于这些拳式难度很大,不易掌握,学习时必须付出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有一定的艰苦性,在意志锻练方面也有相当的效果。在练功时,太极拳与形意拳、八卦拳等类拳术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内劲”,究竟什么是内劲,从目前情况看,的确有待体育界医学界作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下面只简单摆一摆有关现象和问题。
在练拳式时,都必须保持小腹部分膨胀坚实,而周身松软灵活,并且除对眼神耳音及招式部分需有一定的注意之外,还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小腹部分)动作都由丹田领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凡意守的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而致血循环加快,毛细管扩张;发热、发胀,出汗,并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的制痒感觉。手臂足部运动时如同以小棍拨水的簌簌抖动的感觉,会阴、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分的震动和冲击等等。这是我们个人已经体验到的,其他未列在内。其中有些感觉和现象是其他运动所没有的。对这有什么功能,我们虽还抱着存疑的态度,但从根本说仍都只是生理所固有的而平常不大显著的现象罢了。这些现象可以认为对健康是有益的。是能够增强和改善生理机能的。例如,增强力量,提高速度、灵敏性等。对提高搏斗技巧肯定是有帮助的,可是在这里要辨明一点:人体的运动虽然很复杂,但所遵循的仍然是力学的规律,各种生理机能的改善不都是与它有直接关系的。人体运动的技巧不能违反这些客观规律而只能运用它。因此,即使“内功”到了“相当”火候也同样得遵守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在拳术里的具体表现就是上文说过的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等等。这里不再重复。总之,“内功”是有益的。其现象是符合生理规律的。但决非神秘的。
在练习拳式时,呼吸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说来在运动时应该保持呼吸的平和自然,而在发劲时,应该呼气,呼气可使腹压膨胀重心下沉,内脏不受过强压迫,不致受伤,呼气的快慢要随拳式配合,随着呼吸和全身动作的变化,胸压腹压也在变化,而使内脏受到适宜刺激,加速血液循环,旺盛机能。在推手时,也应该同样地遵循这些呼吸规则。
通过拳式练习使姿势、动作都达到一定程度的正确以后,就可以结合着练习推手。陈氏太极拳的推手也分几种方式,(一),进一步退一步。(二),连续进步和连续退步。(三),散步的推法。大体上能够包含了较全面的用法。
最初阶段的推手比较简单。如:甲乙二人对面站立,双方都以右手作搭手的姿式,甲翻转右手虎口向内虚握乙之右手腕,左手抚在乙之右肘上,甲顺势将身体向右后转,右足也随同向右后方退一步,同时两手也随同身体的转 动继续后捋,使乙受此牵动而两足不能自主。乙受牵动,顺势将右足前进一步,插落在甲左足内侧(甲的裆内)重心略向前落于右腿上,同时左手附在右肘上内侧 (以防击面),用挤劲靠向甲的胸前。甲顺乙的挤势,向左收胯转腰,重心移向右腿,两手由捋变按(左手向下采劲)。乙顺甲的按势,顺势将身体向右后转,同时翻转右手虚握甲的右手腕,左手抚在甲的右肘上,同时,两手也随同身体的转动向右后方捋,使甲受牵此动而两足不自主,甲受牵动,顺势将右足前进一步,插落在 乙左足内侧(乙裆的内)重心略向前落于右腿上,同时左手附在右肘上内侧(以防击面)用挤劲靠向乙的胸前。乙顺甲的挤势,向左收胯转腰,重心移向右腿,两手 由捋变按(左手向下采劲)以上动作,甲乙各进退一次,是一循环。按照这样动作,反复地练习记熟后,再根据推手“八法”练习劲别用法,探知在什么情况下,为 什么是顺劲和背劲?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反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思想认识明确后,其他不辨自明。推手动作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以后,则可体会到在每一手法里都 包藏着极多的变化,可以随敌我的形势变动而运用相应的拿法、摔法。举个较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如上文所说推手中的捋手,开始姿式,双方都以右臂作搭手的 姿式,甲翻转右手虚握乙的右手腕,左手抚在乙的右肘上,甲顺势将身体向右后转,右足也随同向右后方退一步,左足尖也随同略往里转,同时身体也随同身体的转 动继续后捋,使乙受此牵动两足不能自主。乙受牵动,顺势将右足前进一步,插落在甲左足内侧(甲的裆内)重心略向前落于右腿上,同时左手附在右肘上内侧(以 防击面),用挤劲靠向甲的胸前。这时如甲往右后捋劲稍小未过乙前胸中部,乙乘挤势左手拿住甲的左手腕,贴在右臂肘内侧(沾粘不脱),随同右臂作下弧前挤势 动作,左手亦随之往里往下用缠丝劲,把甲的左手捎节和腕部气截住,被逼将左臂肘翻起,这时乙就可用右肘、下臂或左手,选择适合的力点(左右逢源)将甲发出 (乙顺甲背劲)。如果甲乘乙用挤劲靠向胸前时,收胯、转腰、扣裆、(左转)将重心移向右腿,同时右手拿住乙的右手腕(往里往下)用缠法,同时左手看住乙右 臂肘上(往下往外)用采劲,同时身体胸、腹部沾住乙右肘和小臂,重心下沉,把乙的右手捎节和腕部气截住,利用身体沾住乙的右肘、下臂,左手下采甲的右臂,重心下沉,同时动作,则可将乙制住发出(甲顺乙背劲)。如果甲乘乙用挤劲靠向胸前时,右手拿住乙右手腕往右后方继续,同时,左手看住乙右肘随同右手方向作 下弧往下往外,使乙重心前倾失势,则可将乙捋出而发(甲顺乙背劲)。如果乙乘甲往右后捋时,扣裆转腰松劲及时,则可乘机用右肩靠向甲胸前,左手附在右肘上内侧,与肩可同时合力将甲发出(乙顺甲背劲)。如果甲乘乙肩靠向胸前时,收胯向右转腰(重心移向右腿)左手往下往外用采劲,同时右手向乙左肘上轻轻一击, 左腿、足往外略转,则可将乙向左摔出(甲顺乙背劲)。如果乙乘甲用采劲时,身体随势扣裆向右转腰换劲松得一点,同时左手乘甲右手击肘时,顺势前松向乙胸前 发抖劲,则又可将甲发出(乙顺甲背劲)。如果对方捋的在胸部戏靠下(如果再加上换步、跟步、转身、换手等招术),则又是另一套复杂的变化。所以功力园熟者,几乎每一寸位置的变动都包含变化决胜的契机。
这些作用怎么会发生的?根 据是什么?在下面简单地说:原来人的行动、站、坐等等都是全身有关机肉(指随意肌)在中枢神经指挥之下互相配合而完成的。比表面看来可复杂得多。首先,比如稳定重心的问题、站立。好象是静止未动,实际上平衡器官(前庭分析器)在作着很复杂的工作。因为人的重心位置较高,约在小腹脐下部分,只用两脚站立支点 小,重心很不稳定,时时向不同方向倾斜摇晃,必须随时指挥相关的肌肉,某些松弛、某些紧张,纠正动作,维持平衡。这种活动的频率和速度都很高,在正常情况 下自己不会感知、只有当功能衰退如大病以后或衰老时或动作较困难时才感觉得到。病人老人站立时的颤抖,就是这种功能衰退活动的频率和速度降低的表现。单腿 站立时间稍久感到摇摆不定需要注意控制则是动作较难的表现。总之,必须使重心保持在支点的边沿的垂直以内,(即脚尖脚跟、及两脚外侧以内)才能站得住。在 不受外力时,平衡动作还是简单的。而在两人相持,双方都企图破坏对方的平衡而保持自己的平衡时就更为复杂了。为保持自己的平衡,对于对方的劲是不能硬抗 的,如果对方劲大(这与体重、力的方向都有关系)而硬抗的话则很容易地就被对方把重心推出支点的垂直线以外而摔倒。只有变化重心在两个支点——两脚之间的 位置或变换一个支点的位置(换步),使对方的来劲走空了,对方用劲方向若过于固定很容易被我将重心引出支点垂直线以外而摔倒。所谓“单重”就是保持重心始 终能变化于两支点之间。至于“尾闾中正”,扣腕等等也都是为了转动灵便。
另外,上文说过,人的肢体构造也限制其动作的方向、范围和距离。例如人的手臂只能向一侧弯,不能反肘。两臂伸平向前合拢顺劲,向背后则背劲合不过去。又如,以手拧对方腕部使之反背 一般都感到顺当不会发现自己不得劲,但如果肩、肘不随着转动则发现腕部可能转动的范围并不大。而当转动到头时如果强加外力使继续同向运动,则不仅关节不能 转动,并且有受伤的可能。若各相关部分配合动作则所走的路线就呈各个孤度不同的曲线连接成的近似螺旋的形状。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缠丝劲。由于,人的肢体各个部分在运动时是密切相关的,是统一的,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关键在于腰部的转动,在于丹田部分(枢纽所在,重心所在)的用劲的变化。如果只部分肢体走缠丝劲,其不动部分必然僵滞而使动的部位被限制住。如前例,臂肘随腕运动但身躯不动也同样会发现动作的范围、距离是有限的。所以一切动作和部位都必须 走缠丝劲走曲线。如果全身动作配合好,就达到了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的地步。
还有“抖劲”,也与缠丝劲 所行路线相似,但用劲较快路线稍直(仍是曲线),在发劲时,所谓“力由足跟起”,就是支点先稳固不动作为基础,然后换腿劲转裆以全身的转动催迫手臂的动作,这就是“力由脊发”。“机关在腰”。同时向下松劲使身体下沉——气沉丹田。这样既可使自己重心稳定,发劲又走曲线,走曲线可以:在感知对方虚实时变换用劲部位跟着“力点”而不致走空。在推手中就包含抓筋、反骨等等手法,这些手法只能用到一定程度,就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即会使人受伤,再者拿法必须与摔打等等结合运用。以上是走缠丝劲和抖劲的一些根据。附带说明一下,抽丝劲与缠丝劲是不一样的,缠丝劲主要性质在于用劲的路线,如上文所说,而抽丝劲则是指用劲的绵绵不断仿佛抽丝。
从上文看,甲乙双方都是在走缠丝劲或抖劲,那怎么再分顺背呢?据上例可以看出双方相持时,并没有形成绝对有利或绝对有害的形势,只要哪一方的动作更灵敏,所走的劲路更顺一些,哪一方就可以制胜。并不在于双方肢体部位距离的远近,离对手远不一定就是守的严密,彼此贴身也不一定就受制于人。各招各式各种用法,都是随形势需要才起作用,没有绝对有效而无破法的招式。
随着双方形势的变化,顺劲、背劲的方面经常变化。错综复杂,难于尽述。推手与拳式所不同的在于拳式只单独进行动作使之符合上述的要求,而推手则是在与外力对抗下作到这点,所以, 首先要明确双方所争的是什么?抽象地看起来很简单。求己顺劲、人背劲罢了,这不仅见于上述保持平衡的问题而遍及于所有的动作和用劲,可是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顶劲不顶劲的问题。有人以为功夫高的可以凭技巧赢功夫低的,而功夫相等的,则技巧不起作用而要靠实力大小来分胜负了。把力和巧简单地看成两不相干的东西。事实上,太极拳并非不讲力气,巧与力是密切结合的,没有力根本不可能发挥巧的作用来制敌。只是讲究不与对方顶劲,不与对方拼体力。自己的力量达到一定 水准就足够了。力量大小在双方相持时不起决定作用。所以说“无力打有力”所以能“牵动四两拨千斤”在推手中顶劲是一个大忌。劲顶则僵持,则沾、粘、连、随 等等化劲就都消失了,养成顶劲的习惯,是技巧提高的最大障碍。
此外,推手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相当复杂的。它是由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负责平衡的前庭分析器与负责自己肌肉运动感觉的运动分析器、触觉分析器等综合建立的,由视听判断对方的位 置、形态,由触觉感知对方用劲的大小,迟速和变化,由运动和平衡分析器感知并控制自己的动作和重心的稳定。每感知对方的用劲情况时,即采取适当的动作以求 制胜,同时并继续感知对方的变化,继续适应之。如上述甲、乙推手例子。在开始研究手法时双方动作都缓慢,所为弄清用劲的变化和彼此的生克关系,每一步骤都经过思考揣摩,既至功夫纯熟,各步骤的反射活动达到“自动化”的阶段,前一刺激就能迅速引起下一反射,下一刺激紧密地又引起再次的反射,由运动分析器对己动作和触觉分析器对敌方动作的综合感觉所形成。如此循环递变,速度很高,似乎未经思考(实际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参与了这些活动)。再者,由于极多次数的练习,反射分化得很细,刺激的每一细微差异就能引起各有分别的反射。三则所建立的循环链锁相当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能以“不变应万变”,由于动作速度很高,甚至有人称它作“先天劲”。实际上,如果没有后天建立的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只靠先天具备的一些无条件反射,人可能做到的事就太稀少了,举个例子来说,就连幼儿开始学习站立都是经过多次尝试(锻练)而建立站起来的反射条件发挥作用。各种高度技巧的掌握,决不是某种先天机能的神秘显现、而是长期勤苦锻练和钻研的结果,再者从技法的量上来说,应该尽可能地多掌握,尽可能地熟练它。不能相信,只掌握某一类或某几个动作就足以应付所有的手法。所谓无形是使对方察觉不出我方的动作、劲路,而不是我方没有任何招术,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凡所公认为高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技法全面,并且高度熟练的。
象上文所说拳式和推手的锻练是各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在锻练过程中二者又是怎样配合呢?为了简明起见还结合推手部分的例子谈一下:比如推手时用捋手的一方,就可以在捋的过程里,体 会“六封四闭"的动作有什么实际作用。为什么要下塌外辗,为什么要扣裆劲,为什么要转腰,为什么眼神要盯住侧前方?从上述推手、捋手的例中对手的形势变化就能得到深一步的体会。同时,在练拳式时,又可以设想目前的对手如何动作,我方如何动作,使姿势更合理,更有实际意义。二者交互配合,相得益彰。如果,将拳式中各个招式的实用动作都体会清楚,不仅拳式姿势、用劲都有明确的标准,易于正确掌握,而且推手的进步也能够大大地加速。
拳术的练习与其他体育运动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练习方法上应该注意到思想认识方面必须清楚。一、对动作有清楚的形象。二、对拳理有正确认识。根据是人的一切动作都是在中枢神经指挥之下,即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作用下,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之下而完成的。观念明确以后、动作易于准确、练习效率较高。因此,在一些难度较大的动 作如拳式中青龙出水、退步压肘等等、或较复杂的推手变化,应多作示范动作,先看清楚、再分析拳理、了解目的、方法、作用,然后再实地练习。
拳式的练习除象上文所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以外,在运动最上也要看体质强弱而有区别。总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次数,逐步加大身法为宜、既不必急于求成,采取突击。又不能“一曝十寒 ”时练时停。要有耐心、有恒心,有计划地进行练习。至于推手也同样如此。首先把固定套路走熟,开始时切忌动作过快,必先一招一式把部位动作都配合好,然后再增加速度。在双人对练时,也要以研究劲路顺背为主,不要求胜心切,想发人、制人。否则就往往会两人互相顶劲,养成不良习惯影响进步。再者,顶劲过大有时彼此摔制不好,还能发生受伤的事故,更违反体育的根本精神了。
拳式除上述的性质以外,因为动作的连贯,有节奏,富有变化,姿式优美,有些近似舞蹈,当练习相当纯熟以后,会感觉在练习时好象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意趣横生,兴味很浓。推手到相当熟练程度以后,不仅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手,而且还能揣摩对方的心理,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手法制胜,颇有一些策略变化在里面,能培养人的机智。再者当功夫相当纯熟时对敌方的劲路分析准确,取胜的把握较大,不论敌方的速度,力量等等如何,能够冷静分析采用适当手法而无所惧怕。这些都可以说明,太极拳的拳式和推手锻练对身心各方面的益处。
在过去,拳术主要是以锻练搏斗技巧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虽然有一些拳式舞蹈化了,但从基木性质看仍然应以搏斗技巧为主。如果,抛开这些具体内容,不仅失去了防身御敌的功用,也缺乏了这门体育竞技所独有的趣味和培养意志的作用,而变质成为舞蹈。这可以拿摔跤、角力、柔道、击剑等等来比较,如果把它们各自包含的竞技技 巧都取消的话,又将成为一些什么样的运动呢?由于,拳术的发展源远流长,项类繁复,加上在旧社会里、得不到正常发展,有的甚至濒于绝灭,解放十几年来在党的关怀培植下,虽得到苏生而趋于茂硕,但全面的繁荣和进一步的发展,究竟还需要一定的时日。从目前阶段看,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正如解放以来、戏剧界的情况,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复活了,传统剧目保留下来了,而后新的剧目、新的艺术表现才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确信所有的拳技门派都能在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发挥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为革命事业服务的根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