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圆圈应注意的要点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1-12-11 浏览次数:5106 中医太极网

陈式太极拳在整个圆圈运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消息盈虚"、"阴阳转换"的太极中分一气旋之理。在此哲理的知道下,太极拳每个拳势的表现,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虚与实、卷与放、轻与沉、现与藏、慢与快、柔与刚"。在动作中前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进退、顺逆等螺旋缠丝的运动方式,构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概念。
陈式太极拳的圆圈运动,不准许有直线的划弧动作,更不允许有抽、提、平、移等没有圈的动作出现,而是要以螺旋缠丝为主体的立圈运动。并且要求在走圆划圈中,以"阳之凝聚则为阴"和"阴之流动则为阳"的原则,及聚阴而生阳、聚气而化劲的练功程序,以"中气"的潜转来带动形体缠绕运螺旋的转动方式。它的表现在于以颈、脊、腰、肩、胯、肘、膝、腕、踝为轴的旋转大圈,及以股肱为轴做正反旋转的小圈。令其骨转,接骨斗榫,借以带动内气的团聚力和运转能力,使圆形的划圈运动和谐而连贯,练到纯熟后就能达到"得心应手"、"身心相应",一见有动,内外、上下、前后无不动,一转圈周身皆是圈。太极拳之圈,不外乎体内一圈,体外一圈。练习者必须细心摩练,方得圆圈之趣在陈式圆形划弧走圈的运动中,要以腰为总枢纽,自始至终都要贯穿着中气潜转、虚领顶劲、松肩垂肘、涵胸塌腰、束肋合腹、松胯圆裆、气沉丹田。初练时必须缓慢,能柔则柔,不可快速,就在于追求"运动须无微不到"的锻炼方法,如开头就练快,必然处处滑过,做不到恰到好处。随着功夫增进,动作才能由慢转快,快而复慢,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如此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轻灵,而轻灵之中又含有松沉之感觉。此外,练习中必须做到:三心要虚,三心归田,三处要实,四馈放松,四肢贯串,力达四梢等。
三心要虚:是指头心(百会穴)、手心(劳宫穴)、脚心(涌泉穴)要虚。
三心归田:是指头心、手心、脚心所纳之气共同归纳于丹田之中。
三处要实:是指腰处、丹田处、脚底处要时。
四馈放松:是指两肩与两胯部位确保放松状态。
四肢贯串:是指双手臂和双腿足以出入劲为序,节节贯串。
力达四梢:是指四肢以出入劲为度,使气劲松串双手指与双脚趾。并要求在每个动作的运动中,都要讲究:"根节催、梢节领、中节随"。

    初练太极拳圆圈者,要求肢体上划圈的幅度必须大一些。为此,四肢首先要大开大合,不能有丝毫的萎缩意思。身法要求中正不偏,在大开大合的前提下旋转缠绕,不可一味追求中正(包括斜中正)而不敢转动,因为在初学转动时,身体回出现一种不应有的摇摆晃动现象,这是关节不开和圈不圆所致,是练习划圈的必经过程,学者不必拘泥。重心移动必须大虚大实,比例以二八开为宜,能增加筋骨的对拉拔长和裆劲的调整能力,这就是"先求开展"的原则。随着功夫增进,重心比例根据圈度可慢慢缩小。

    在练习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形圆在折叠,劲圆在内换,骨圆贵斗榫,气圆贵旋转。功积力久,圈自会转圆,圈圆后,圈要收敛(尤其是四肢之圈),愈练愈小,直至有圈意无圈形的有圈不见圈,逐步发展由内达外,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周身相随,内外一体、气劲合一,融会贯通,周身无处不浑元,体现出"后求紧凑"的情景,即是陈式太极拳圆圈运动的真义所在。
                                     以上是摘自《陈式太极拳精蕴》作者  张茂珍

    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着两句朴素而贴切的拳谚:"如想练好拳,首先圈练圆"和"要想拳练好,必须圈练小"。虽然是两句极为普通的谚语,却道出了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与前提。又明确以各个阶段过度升华的原则。由此可见,陈式太极拳运动既要有全身划圆的表现,又要有以圈的大小程度来决定功夫层次的标准。指明了要在划圈走圆的基础上,先练大圈,后练中圈,再练小圈,及有圈意而无圈形的"有圈不见圈",形成了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训练步骤。
    陈式太极拳在整个圆圈运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消息盈虚"、"阴阳转换"的太极中分一气旋之理。在此哲理的知道下,太极拳每个拳势的表现,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虚与实、卷与放、轻与沉、现与藏、慢与快、柔与刚"。在动作中前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进退、顺逆等螺旋缠丝的运动方式,构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概念。
    拳论有云:"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所划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为此,在整个圆圈运动过程中,表现的圈有:整圈、半圈、顺圈、逆圈、直圈、斜圈、正圈、竖圈、横圈、立圈、上圈、下圈、大圈、小圈、里圈、外圈、进圈、退圈、左圈、由圈、开圈、合圈等,在陈式太极拳套路的动作中正、斜、错(卦)、综(卦)地交织着,构成螺旋缠绕运动。动作的前进、后退、起承、转落、开合和左右的旋转,都要有走弧线划圆圈的缠丝方式来划圆走圈。
    陈式太极拳的圆圈运动,不准许有直线的划弧动作,更不允许有抽、提、平、移等没有圈的动作出现,而是要以螺旋缠丝为主体的立圈运动。并且要求在走圆划圈中,以"阳之凝聚则为阴"和"阴之流动则为阳"的原则,及聚阴而生阳、聚气而化劲的练功程序,以"中气"的潜转来带动形体缠绕运螺旋的转动方式。它的表现在于以颈、脊、腰、肩、胯、肘、膝、腕、踝为轴的旋转大圈,及以股肱为轴做正反旋转的小圈。令其骨转,接骨斗榫,借以带动内气的团聚力和运转能力,使圆形的划圈运动和谐而连贯,练到纯熟后就能达到"得心应手"、"身心相应",一见有动,内外、上下、前后无不动,一转圈周身皆是圈。太极拳之圈,不外乎体内一圈,体外一圈。练习者必须细心摩练,方得圆圈之趣。
    在陈式太极拳的圆圈中,隐藏着一个由无极而生太极,由太极而阴阳分,由太极还原无极的"消息盈虚"转换过程。其中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阴转阳;再由大到小,由有到无,由阳还阴的过程。这就是从太极开始萌生到开花结果的循环现象。于其圈内,不仅要注意阳生阴降,而且还要注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阳、阳中也含有阴阳,阴阳互为其根、阴阳入扶的变化过程。由此可以推之,人体内部和肢体上的弹性大小,确定太极拳者练习的层次与阶段。尤其是在圆圈之中,有一个自然的法则,即是"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利用这一法则,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也是促进元气增强壮大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太极拳动分、静合的阴阳转换中,努力做到以心行气,松静沉着、气机活泼,摸清顺逆,放能做到"气本于身"和"收敛入骨"的效果。
    陈式太极拳的圆形运动,在内是意气为主导的运行,在外则是神气鼓荡的运动。但是,随说行气,主却在意,意到、气冲、神汇方算得窍。在运动中应当注意的是"在气则滞,在意则活"。意到、气到、劲到方为妙诀。正如陈鑫所说:"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是,何需身外妄营求"。一番话道出了太极拳内外走圈的奥秘所在。为此,要求体内以"中气"潜转的轴线为公转,带动肢体各部分各以其中做自转地旋转运动。肢体外形上自转之圈有颈圈、脊圈、腰圈、胸圈、背圈、腹圈、肩圈、胯圈、肘圈、膝圈、腕圈、踝圈、手圈、足圈等等。周身上下无出不走圈,形成了圈中有圈,圈外有圈,圈套着圈,圈内还有圈,圈圈相连相相生、圈圈阴阳连环。"周身处处皆太极"即此意也。
    在陈式圆形划弧走圈的运动中,要以腰为总枢纽,自始至终都要贯穿着中气潜转、虚领顶劲、松肩垂肘、涵胸塌腰、束肋合腹、松胯圆裆、气沉丹田。初练时必须缓慢,能柔则柔,不可快速,就在于追求"运动须无微不到"的锻炼方法,如开头就练快,必然处处滑过,做不到恰到好处。随着功夫增进,动作才能由慢转快,快而复慢,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如此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轻灵,而轻灵之中又含有松沉之感觉。此外,练习中必须做到:三心要虚,三心归田,三处要实,四馈放松,四肢贯串,力达四梢等。
神奇掤劲
太极名家洪均生先生有句名言:“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却精辟地说明了太极拳的本质及锻炼方法。这里仅就这句话,特别是其中的“掤劲”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掤劲
    陈氏太极拳所说的掤劲,就是一般拳家所说的内劲。洪均生先生认为:太极拳的内劲,是指螺旋运动的顺、逆互变,持久锻炼自然产生的,能在内里变化的缠丝劲。陈发科先生称这种劲为掤劲。
王成先生进一步指出:推手过程中,全凭听劲。无论什么着法,接触点上,必须加给对方一个掤劲。掤劲不是抵、抗,而是掌握对方劲路的劲,你用力、我掌舵的劲。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有以下的认识:一、太极拳锻炼时以松、圆、慢为主,重在内在功夫的修炼,逐步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劲力,形式上又有“形不外露,劲蕴于内”的特点,不令人知,因而称这个劲为内劲。二、内劲主要是通过螺旋运动的顺、逆互变的锻炼得来,螺旋运动本身也是化解来力的方法,因而称内劲为缠丝劲。
三、我们以为,把缠丝劲称为掤劲更合适。从字面意义理解,掤(通“棚”),意为把席、布等搭架支张起来,遮蔽风雨或日光,如天棚、帐棚等;从太极内劲的作用考虑,它既有借用“掤”字,作为以手搭棚掩护身体的作用,更有将对方“掤起”的意思,应尽量使对方脚不得力,使“其根自断”,方易控制对方劲路,使其进退不能,处处被动,利于我根据需要,用最小的力调动或击倒对手。
二、如何练习掤劲
(一)放松。太极拳要求:“由松入手,化僵为柔”。在各个阶段,都要求放松。放松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肢体要放松。使全身的肌肉、骨骼、筋腱、皮肤都舒展开,做到最大限度地松开、放长,把自身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二是指思想、情绪要放松。排除一切杂念,情绪稳定。意念中要有放松才是对的、才能出真功夫的想法。这两方面紧密相联。肢体上不放松,意念就很难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放松。要做到“神舒体静”,以“内松”促“外松”,最后达到“内外皆松”。
(二)练好拳架,达到着熟。太极拳重意不重形,重内不重外。但其中的“意”、“内”,不能凭空而来,而是通过合适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方法得来。方法之一就是练好拳架。拳架是用来模拟劲路的,练拳架既可以增加练拳的兴趣,又能检查劲路是否正确。练习拳架时,要按照阴阳平衡理论,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圆裆、开胯屈膝;旋踝转腿、舒指坐腕。拳架练对了以后,还要做到着熟。“着熟而渐悟懂劲”,劲是内里的变化,通过“着”这个有形的动作表现。没有“着”,不可能表现出劲,练到着熟并知其变化,才能产生掤劲,进而懂劲。
(三)螺旋转动。陈氏太极拳通过螺旋转动产生掤劲,是区别其他拳种运动形式的独特之处。这种螺旋运动,贯穿全身。“通过反复持久地锻炼,体内自然产生一种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缠丝劲”。开始练习时,可先从手的缠丝开始,即所谓的“划圈”。“要想练好拳,先把圈划圆”,要尽量使圈无凹凸处、无间断处。“要想拳法好,要把圈化小”。要从大圈开始,逐步化至中圈、最后化成小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螺旋运动,仅有手上的缠丝劲不行,还要有身上的螺旋劲。“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既要有手的自转,也要有围绕腰的公转,使身体围绕腰脊运动,形成立体螺旋。身肢的运动,要上下相随、节节贯穿,缠丝劲贯穿于身法之中,达到意、气、身相统一,内气和劲力相协调。长久练习,掤劲自生。
 
三、松与掤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放松。放松不是放软。松是指意识、形体放开,舒松自然、不紧张的意思,但决不是精神松懈。而软是肌肉松散、毫无力气,虚无、瘫着的意思。必须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人们讲柔中寓刚,从未讲软中寓刚,软也不可能寓刚。放松能产生有韧性的柔劲,而软了,就无劲了。现在练太极拳的人群中,不乏有误解了松,而出现“软”的现象。
(二)放松是为了产生掤劲。放松是手段,是方法,产生掤劲才是其直接目的(但不是其最终目的)。松是为了“通”,放松了,才能逐步打通任督二脉,进而使十二经脉也相继打通。经脉打通了,身体不适之处,可进行检查。通了之后,有了内气运行,劲可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到达身体任何一点。在练拳之初,不可过分追求掤,应以松、圆、慢为主。
(三)松与掤是统一的。没有松,就不可能有掤;要真有掤劲放松是前提。松不了,无掤劲,应用上就困难。王宗岳讲“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而愈长,退之则愈促”。如不会放松,一味用僵劲,很难做到“俯之弥深、退之愈促”,反过来,如无掤劲,不会螺旋转动,则不可能达到“仰之弥高,进之愈长”。太极拳在战略上要求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但如无松与掤这个条件,做不到沾、连、粘、随,取胜也是困难的。
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一)练好基本功。太极拳既然是拳,需要时就要有速度和力量,因而要练好基本功。比如,要把腿踢开。“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如腿踢不好,则腰沉不下、胯松不开、裆撑不圆、膝活不了、步就上不去。拳架都难打好,掤劲自然难以产生,就更谈不到应用了。还要练好太极功法。“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功法既是增加体质耐力的手段,也是产生掤劲的重要方法。开始时,最好选择某一功法练习,不必各种功法一起练。我们体会,在众多功法中,还是以王成老师在其著作《太极健身实用对练》中披露的“晃桩”,效果最为显著,该功法原是太极门中练习掤劲和按劲的专习方法,各位不妨一试。
(二)不可把掤劲神秘化。掤劲本质上是力,必然符合力学原理,不必被一些玄虚说法和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把它神秘化,反而不易练出真正的掤劲。
(三)掤劲不等于掤法。掤法是太极八法中的一种,而掤劲则贯穿于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之中。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有人认为“太极是掤劲”的说法不全面,实际上混淆了掤劲与掤法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要有整劲。放松了,气通了之后,身体的劲力可集中于身体任何一点,即可产生所谓的“整劲”。所以练拳架时,应在放松的前提下,时时注意意、气、架三者合一,做到周身一家,最后则可“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如遇强敌,内劲猝发,有“如迅雷烈风之摧枯拉朽”之效果。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