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养结合,益寿延年--陈氏传统太极拳的养生功夫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1-08-11 浏览次数:4218 中医太极网
    拳论有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又云:“专武事者,不为养生而成者,小成也。”所以养生功夫,是太极功夫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科学锻炼方式,练中就包含着养,应该是养练一体。尤其是陈照奎老师传授的传统太极拳,其拳架锻炼的诸多要领及其内涵,都是练与养结合为一体的。关键在于习练此拳的人,是否既明白其动作的技击内涵,又明白其独特锻炼方式在养生方面的神奇功效。本人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观察这套太极拳的锻炼方式与养生的关系。
    一、“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健康术
    太极拳强调“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精气神、意气力兼练。陈氏太极拳强调处处以丹田为枢纽,大小动作都由丹田带动(力起于脚)。并且强调“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还强调“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例如:第一式金刚捣碓6个动作25个劲,每个动作都是整体运作。如此式第6个动作,外形是一个右手握拳的小动作,同时收腹、吸气、松胯、提肛,胸腰左转,沉右臀翻左臀;拳上提,则胸腰右转,沉左臀翻右臀,从中体现胸腰升沉的立体螺旋劲;砸拳震脚,又是呼气,突腹,胸略往前转,沉右臀翻左臀,顶劲上领,躯体松沉。从这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此拳“一动无有不动”的要领,真正是整体运动、内外兼练、形神兼练。
    二、坚持拳走低架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情绪紧张,人体生物钟紊乱,饮食休息不规律。脑力劳动多了,体力劳动少了。从而引发了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肥胖、骨质增生等病症。针对这种“上盛下虚”的时代病,我们认为选择这套走低架、上身中正、劲走螺旋、丹田带动骨盆运动的传统陈氏太极拳,肯定有好处,可以改善人体运动系统,正如古人云“神仙留下健身方,开裆下胯最为良”。
    三、坚持立体螺旋运动
    这套拳运作方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处处走螺旋劲。四肢讲求顺逆缠丝,手足运动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其上身立身中正,可以左右旋转,但决不允许左歪右晃,前摇后摆。头顶百会穴要领劲,松胯,尾骨下沉,脊柱要端正且有对拉拔长之感。这种从根节到梢节处处走螺旋劲的运动有利于人体内分泌和微循环系统的改善,有利于对脊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四、坚持以丹田为核心的骨盆运动
    因为丹田是在两个髋骨之内、之上、肚脐之下的小腹部这一块,这就是为什么在打拳时要求松腰松胯,只有两胯松开,腰部才能左右运转自如。这个“丹田运动(骨盆运动)的空间”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系统以及性功能。
    五、在放松求柔的基础上,发劲时松活弹抖
    太极拳的这种运动方式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脑获得充足的血氧;同时,可以增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的胆吲醇,去病解乏。所以,有句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
    六、极好的有氧代谢运动
    现在,国际上提倡最佳的运动方式是有氧代谢运动,即是一种调整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代谢功能,增强体质的耐久性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有六大特征:(1)必须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2)强度低,耐力强;(3)有节奏;(4)不中断;(5)持续运动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左右;(6)运动结束时,不气喘。大家可以拿以上六个特征来对照这套陈氏太极拳一路83式,其恰好完全符合上述的每一个特征。请看:(1)拳走低架,肯定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2)打拳过程中,重心始终偏于一条腿,强调两脚的虚实互换,裆走下弧,对耐力的锻炼效果显著;(3)这套拳不同于其它速度均匀的运动,而是强调快慢相问,有节奏;(4)连绵不断,静运无慌,不中断,一气呵成;(5)这套拳(一路83式)从起式到收式结束,正好打15分钟左右;(6)这套拳打完后,流汗而不气喘。所以说这套拳是一种比较好的有氧代谢运动。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