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类别:拳经拳论 更新时间:2010-11-13 浏览次数:3633 中医太极网

 

素有“哲拳”之称的太极拳之所以代代相继,长盛不衰,广为世人所爱,其变幻无穷、奥妙无穷的招式技法正是陈氏太极拳的无尽的魅力所在。所以说,学习这一高级拳种不仅要理解其“乾坤茫茫,阴阳渺渺”这境界,更要撷取其精华,领悟其真谛,才能掌握要领,学得真功,并不断出新。笔者早年师从陈照奎先生,曾经先生耳提而命,后潜心研习拳写下心得一二,与同道切磋。
  拳势定形
  所谓拳势定形,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场地,你的动作都不走样、不变形。就像那些前辈大师一样,手、肘该在哪里定位就在哪里定位。已养成习惯,不论多少 次都不会有几分差别。不过,一个人的身法、步法、手法的定形只是“形”的定形,并不等于“意”的定形。也就是说,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沉肩、坠肘、松胯、屈膝、合裆是没问题的,一但受到外界干扰就可能发生“变形”。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手动作变形而取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任何干扰下动作变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拳势定形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身体的各关节、部位都有一个定型的问题。
  一、走手
  把手放在第一位是我们这个派系独领风骚、标新立异之处。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第一道防线,走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斗成果。所以应把走手放在首位。走手关键是走梢节。手指有三节:指尖、中节、根节。指尖即第一节,走手一定要先走第一节,然后二、三节按顺序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第一节。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了“卷”的意思,即便是没抓住对手,也有个“缠”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二、肘定位
  我们这个派别的另一个秘密武器就是肘定位。肘永远在做一个拉长的运动,但它基本上是定在一个位置上,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和身体各部位保持一个相对的定位。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时、对抗时都有要根,不能漂浮。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力量,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什么时候肘变位了,形就一定是变了。太极拳运动中人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弓背撑起的力量很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最佳状态。弓背一直受弓弦的拉,从未松懈过,一但弓背飘了,丢了就一定是棚劲断了。在臂弓上弦断就是意断,弓断就是棚劲断了。
  三、沉肩
  练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沉不下来。向上耸肩,向里合肩,或是被迫翻肩,是最常见的毛病。一耸肩,一合肩腋下就不空了。肘也随之飘起来。当遇上对方踩、打、摔、擒、拿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被迫向上翻身肩。这些不仅是学习太极拳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与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手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这张弓就是一个饱满的弓。所以要时时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坠肘,将肘与肩部拉长到最大限度。
  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们虚领顶劲的时候把劲椎领起来,像弓梢一样不歪不扭,下颌内收,两眼平视,使百会穴虚领;再就是胸要有向里包的感觉,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让背有拔长的弹性。在对抗中,最忌身体上重下轻。如果胸不含,肺部会充满空气,不能气沉丹田,这时头重脚轻根底浅,一遇外力就会立足不稳,含胸拔背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如不倒翁。否则,就会横气填胸,浊气上升,劲力不能顺达。
  五、塌腰
  腰和胸的关系是含胸才能塌腰,塌腰必须含胸。正确的姿势是: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这样,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腰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机构。劲起于脚跟行于腿,到腰部时有一次六成力量上升,四成力量还原于下身的分配。稳稳当当地把腰塌下来,人才能不飘,脚下才能有根。否则,腰塌不下来,挺胸凸肚,连琐反应是胯松不下来,膝盖亦不能弯曲,不能含上。
  六、松胯
  太极拳理曰:不能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是腰腿间求之’。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胯上,松胯便可在煞那间将力量送至腰部。在对抗当中,松胯尤为重要,因为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说,胯能不能松就意味着能不能得到进入太极拳殿堂的锁匙。此外,胯部的韧带长度要超过常人是松胯的前题条件,韧带、副韧带长,转身长度和半径就会比别人长出许多,对抗中就有了优势。因此要有意识练好松胯的功夫。
  七、屈膝
  肘是上肢的弓背,膝是下肢的弓背。屈膝合裆,膝屈裆才能合。屈膝才能足下生根,进退自如,力撑八面。看一个人的拳势是否正确,首先看胯是不是松的,膝是不是合的,裆是不是圆润的。如果一个拳势看着不顺那么问题一定出在膝上。膝在运动中要像饺子皮一样向外,不是外摆,外摆是飘的,向里运动时不是直接合,而是从外向里扣。
  八、抓地
  在踝关节这个部位最难练的是跟腱韧带,跟腱韧带的长短又与抓地有直接关系。通常膝盖前跪和旋转就是韧带长运动。这根韧带越长,膝盖前跪的半径越大。对抗中后退时,又总有一个膝盖是向前弯曲的,弯曲幅度越大,腰部的承受能力越强。人常说‘腰长’、‘腰上有份儿’,其实还是跟腱韧带长、脚下有根的缘故。很多人脚下不稳,不舒服不挪脚跟和脚尖,正是因为跟腱韧带不够长,拉长这根韧带要靠五指抓地。不让飘、不让脚动的同时又让脚腕旋转的动,让它向不同方向移动、旋转。练习时间长了跟腱韧带就拉长了。如果不会五指抓地,即使其它各部位都做得很好,推手的水平也高不了。只有抓地才能生根,生根之后胯各部位的灵活性才能充分显现。五指抓地时涌泉穴要虚要空。拳势定形是掌握太极拳真谛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战的需要。只有走手、乍肘、沉肩、含胸、塌腰、松胯、抓地等每一招每一式都定型,才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外力干扰,收发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混元运动
  走手、乍肘、含胸、沉肩、塌腰、松胯、屈膝、抓地,这么多部位如果各自为战,充其量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它们的一元化领导就是“合”。比如你用手做前伸打击运动时,周身运动都要与之平衡、配合、协调,上肢的“通背劲”,下肢的“裆劲”,中间的“胸腰劲”,合到一块儿就是“混元力”。有位大师说:“在成手之中,能发这种力的,千人不过二三。”技击时周身协调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
  混元力,顾名思义就是浑然一体的圆方向的力道。现代武术的力道很多,有爆发力、弹抖力、二争力、自然撞击力、冲击力等。如果对些力加以引导,使之通过弧线或螺旋的运动就一种新的力道,就有可能形成混元力。那么,混元力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呢?混元力的基本标准是它应有六个方向――前后上下左右。有人虽然走的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的劲道。这是平面的圆、平面的弧,不是个立体圆。六个方向的圆、立体的圆才能形成混元。凡是推手中使用顶劲的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不左右就是少上下(前后是人的习惯)。更多的人顶起来也会以为是少了左右,不知是少了上下。因为上下不是人的本能,容易被忽略。有六个方向的劲才是混元劲,但这六个方向又必须拳势定形为基础。所以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顺缠、逆缠、乃至每个转关换势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势就是不正确的。
  二、公转和自转的关系
  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自转。太极拳的动作中,上关节对下关节(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下关节是自转,下关节对上关节(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上关节是公转,这是个规律。自转的圆要大,公转的圆要小。从手到肘到肩划圆时要一节比一节划得小。因为前一节和后一节比起来,前者是自转,后者是公转。不过指与臂相对而言,腰和臂都有公转和自转,如果腰比手转得还大,便是不对的。在对抗中不可能没有公转和自转,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受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公转自转都是很重要的,但一定要协调,要讲究比例。人的手打击起来较灵活性要差得多,此外,腿还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它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腿部的前边一截,可它自转幅度并不大。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似地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划同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明确身体不同部位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避免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有混元力,才能避免实战中犯劲力涣散和丢、顶的错误。
  三、周身多元化旋转
  人体是一盘棋,论功法有手功、腿功之分,论部位仅手指上就有“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这么多关节、部位在太极运动中是一动无不动,不静无不静。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关节一定要顺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
  “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因为部位关节都有自己旋转运动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它部位都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以手领劲,两头卷曲向中间收,收到腰上再向下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成,这就是爆发的力。那么就要求你从梢节,即就是从两头卷曲收到中间然后再放。走手指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地也是为了向中间收。这个收和放的时间差是多长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膨胀、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收进来才能发,不收进来发不了的。像炮仗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势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各个关节、各个部位都旋转起来、协调起来,就会达到周身一家,节节贯穿,收发自如,得心应手。笔者潜心研练陈氏太极拳多年,今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太极拳之真谛。至于太极拳的技击功夫将另文论述。
  此稿写出1994后4月一直没有发表,后经改写把本文折成三笔试篇文章,一、技击中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二太极精髓――混元运动;三、论身备五张弓。但我还想将原文登出,供同仁们参考比较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