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医:千古不绝血脉情

类别:中医养生 更新时间:2007-10-17 浏览次数:4821 中医太极网

 

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年轻人。他们在城市的公园里练习太极拳的推手(揉手),几个回合之后,突然,年轻人弹跳而起,退了好几步;而耄耋老人则闲庭散步一般,白髯飘然,神采飞扬。

    一个穿白大褂的老者,坐在医院的门诊部中,面对刚刚进来的一个萎靡不振的患者,轻轻地安慰了几句,然后,把一只手放置于患者的手腕处,略一停顿,随之,拿来一个处方笺,用毛笔写上几行字,患者看了看,精神顿时振作了起来。

    这是两个常见的场景,一个是太极拳爱好者的友情交流,一个是医院的中医大夫开处方,看起来两者毫无关联;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两者关系紧密,甚至有可能那个耄耋老人,正是在医院里开处方的中医大夫呢?

    确实如此,中医和太极拳,本来就是一家人,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只不过,因当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人们的思维参照系中,并没有把两者给联系起来。

    2005年9月《千思百问太极拳》一书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作者为高壮飞、若水先生。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思考太极拳”,由若水提问,高壮飞先生回答;中编为“太极拳百问”,下编为“太极拳文论”,作者为高壮飞先生。高壮飞先生退休前为北京普仁医院的中医主治医师。

    2003年11月,中国书店以繁体字的形式,出版了吉良晨教授的太极拳专著《杨氏太极拳真义》一书。吉良晨教授现任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药典委员、药品审评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这两位先生是学院派出身中医专家。他们因医术而知名,也因太极拳正宗传人的身份在太极拳界很有影响。高壮飞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传人,师承著名太极拳家王培生先生;吉良晨先生是杨式太极拳名家崔毅士的亲传弟子,现任北京永年太极拳社的名誉社长。

    出版太极拳专著的中医专家还有“南陆北李”,南方指的是陆锦川先生,北方指的是李兆生先生。他们都秉承家传和师传,在弱冠之年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命历程,但他们之所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则得益于他们40岁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太极拳、太极文化的普及上。他们所传授的太极拳,不同于流行太极拳,其内涵更丰富,其哲理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陆锦川先生是道家太极门的传人;李兆生先生是武当派先天太极拳的传人。

    把目光看得更远一些,在20世纪中叶及后期,周潜川、胡耀贞、郑怀贤、马礼堂、赵绍琴等中医名家,都精通太极拳。郑怀贤年轻的时候,曾以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成员的身份,于1936年赴柏林参加11届奥运会,并在会上表演过中国功夫。中年之后,他担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一职达23年之久,并当选过全国武协主席。他对骨伤科造诣很深,人称“骨伤圣手。” 他的太极拳功夫直接学自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

    为什么这么多医学专家懂得太极拳呢?名医吉良晨的说法既简单又实在:“一个医生首先自己要身体健康,给病人治病才更有说服力。”由此看来,太极拳不应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应是医学的组成部分。这种医学,可以称之为预防医学。

    对于这一点,著名中医临床专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很赞同:“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成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健身、养生、延年的目的。”

    赵教授的说法和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论述很一致。

    赵绍琴的医术非常高明,其医学造诣既来自家学,又承继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此外,他还经常到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汪永泉先生家求学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每一式都讲求神意气所组成的太极之阴和形体动作所构成的太极之阳的转化和互孕,很符合《内经·素问》的一句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太极之母,明阴阳,既是太极拳者功夫有成的标志,也是中医专家进入大家境界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专家通晓太极拳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太极拳界的人士津津乐道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但是,从《内经》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雏形可能来源于中医的治疗实践。比如,《内经》中多次强调,治疗疾病,可采用“导引按硚”的方法,王冰解释到:“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硚,谓捷举手足”。东汉名医华佗是一个做到了太极拳“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人,他长寿的秘诀,无疑离不开自己的中医保养,这其中,自己所编创的五禽戏功不可没。据了解,五禽戏现已成为有的太极拳门派的内功训练项目了。1975年出土的马王堆三号汉墓文物——帛书《导引图》中有图44幅,其中的许多图形,和当今流行太极拳的动作很相似。

    随手拈来,中医的许多经典理论,仿佛蕴藏着太极拳功夫的关窍呢。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的论述,和太极拳所主张的“开合、出入、升降、聚散、化”本身不就是一回事吗?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云:“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太极拳神意气和形体所酝酿的连绵不断之动,不正是生生不已的“恒”动吗?

    东汉名医华佗所指出的合理运动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就是太极拳最根本的运动观吗?

    笔者所习练的两套太极拳——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和水性太极拳,几乎所有的内在感觉和外在变化,都没离开这些中医经典的论述啊!

    中医大夫几乎都习练过24式简化太极拳。但练着练着,一些人就有了疑问,甚至会产生太极拳不过如此的感慨。

    这不是太极拳的错,因为,这套24式简化太极拳,其实只传递了太极拳丰富内涵的一点点痕迹,一丝丝风景,更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编创,据说参考了苏联舞蹈专家和体育专家的意见,因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没有更多的表现出来。虽然,配合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专家们也做了一些医学机理方面的研究。

    195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出了《太极拳的生理保健基础》一文。这篇文章是苏联体育家、医学博士克拉斯诺赛尔斯基教授亲自指导,由北京医学院曲绵域医师完成的。这是一篇较早用现代医学理念考察太极拳的文章,文章认为:“太极拳和一般健身体操不同:打太极拳的时候,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和关节需要做各种复杂的与平衡的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深呼吸和横膈膜的运动,而更重要的是‘心静’,精神贯注。这样就使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紧张提高。这对于中枢神经是有良好影响的。”

    这篇文章的发表,对推广太极拳很有帮助——太极拳作为有医疗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因之深入人心。从此之后,编创太极拳的热潮此起彼伏。

    但是,对于真正懂得太极拳价值的中医大家来说,有些新编创的太极拳,并不科学。

    著名中医家周潜川先生就曾明确表示过:“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练太极功的人,大约十分之三四犯了上述偏差,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穴即糖尿病?雪,虚阳上逆症?穴血压高的病因之一?雪,左半边身体发麻症 ?穴阴分受病的现象?雪,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

    非常可惜的是,周潜川先生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

    还好,我们的中医专家们,并没有迷失方向。就像他们曾拜师薪火相传地保留了中医一样,回归传统太极拳,几乎成为他们或者他们后人(传人)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中叶,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如今,孔伯华的孙子孔令谦,不仅成为“孔伯华养生医馆”的总经理,而且还遵从父亲(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称号的52个人中的一位)的旨意,在少年时代,就拜孙式太极第二代掌门孙剑云、陈氏太极第十八代传人田秀臣为师,如今,他的传统太极拳的功底已经很深厚了。

    家住北京隆福寺街的王友虞,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身份。其一,李式太极拳的第4代传人,主要师承是第3代传人陈丹肪(亦为京城的名医);其二,7岁开始背诵医学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跟爷爷、外公和师父学习中医、针灸,并拜“四大名医”为师深研中医。

    李琏,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世家。其父李介鸣教授,为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李琏本人自幼从其父学中医,后侍诊学习于祝谌予、董德懋等名家,并攻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在他16岁(1968年)时,开始随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吴图南先生曾向太医院正李子裕先生学过医道,太极拳很有成就,寿至105岁)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等。如今,他在太极拳上很有造诣,已出版《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一书。

    戴玉三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他在20世纪40年代,就拜名师杨禹廷先生学练吴式太极拳。20世纪60年代,他在北京门头沟行医的同时,也开始传授太极拳。他把太极拳功夫运用到行医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帮助很大。

    曾担任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吕炳奎老中医,则指令其子嘉澄随吉良晨教授学练太极拳。如今在国外工作的嘉澄,仍坚持每天练拳,很有收获。

    或许吕炳奎老局长的话可揭开中医师学练传统太极拳的秘密:“本《内经》‘正气存内’、‘精神内守’之旨,张仲景‘上工治未病’之教,孙思邈‘大医医未病之病’的精神,尊前贤之启迪,从‘精气神’当中不断激励自己,鼓励自己,认为‘世上有健康长寿之法,无长生不老之术’。要防患于未然,提高人的生命系数,缩短人的衰老时间,是医者之大愿也。”

    这样的“大愿”,医者或许真的需要太极拳的帮助;反过来说,练太极拳者,也很需要医者的帮助。或许,太极拳与中医,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阴一阳,不可须臾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共生共荣。

    以前,中医大家给患者诊治疾病,不仅仅是“望、闻、问、切”和开处方、配制药剂、推拿按摩,更把讲授人生的道理(即人们常说的传道,传授圣贤之道,也可称之心理疗法)和传授涵养身心的方法(导引之术、太极之功)当成重要的内容来做。这样的治疗方式,既符合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为本的理念,也和太极拳“练整体,整体练”的要旨相匹配。

    当时有的中医专家,全天坐诊,很少有疲惫的时候。他们边为病人诊治,边进行太极拳功夫的锤炼。比如,有的中医专家(太极拳专家),号脉、开处方的时候,往往用一个小于乒乓球的圆形硬物抵住长强穴(尾闾下方),据说,此法可以用于各种虚证的治疗,培补真阳作用明显。有的到了中午,就关上门诊,用太极拳基本功——混元庄(亦称之为浑园桩)的方式来休息;这样,站庄一小时左右,到了下午再坐诊,则精力依然像上午那样充沛。

    中医诊治疾病,对医生健康状况的好坏和精力旺盛与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身体好、精力旺盛的医生,其医术必然高明,其自身也一定能健康长寿。

    为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实现自身的健康长寿之目标,中医的大家们,往往“功夫用在医学之外”。太极拳因为和中医有高起点的血缘关系,所以,用心体悟太极拳之真谛,也就成了医学大家们的自觉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太极拳大家,往往也是中医的高手。因为没有中医的滋养,对太极拳的理解也就会始终桎梏在武夫的层次,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征诸实际,太极拳家和中医家的内在修身之路,很多时候是可以相互融通的。

    老一代的中医家们,为了提高按摩和针灸水平,往往会锤炼太极功夫中的揉球法和震颤法。揉球法有两种,一种是手中本没有球,但要想象手中有一个气球,然后反复揉动之;一种是揉动纸糊的球,体会如果一用力球就会破,如果不用力球就会落地的感觉。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不仅太极拳“粘粘连随”的功夫会出来;而且,按摩时轻重缓急的指法也会有了功底。震颤法一般要求1秒钟内至少震颤8次,这样的频率,用在中医按摩上,可治疗内脏的疾病;用在太极拳实战上,可以让敌人的五脏碎裂。

    太极拳因推手(亦称揉手)而训练出来的听劲功夫,其本质和中医的“号脉”没什么不同。如果中医大夫的号脉水平高,进行太极拳的推手(揉手)训练,则必然会事半功倍,太极拳的听劲功夫能很快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太极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气化的理论之来源,很可能源自中医的“气化论”。如果中医大夫们通过传统太极拳的锤炼,体验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实不虚,对中医的理解,就有可能突破名相(名词术语)的障碍,抵达中医的核心地带。

    以太极而命名的“太极拳”,所表达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古人所发现的宇宙真理——遍布宇宙的物质之气的两极性——广大之极与细小之极,合之曰“太极”也!

    因为“太极”所包含的两极之性,故称“太极本无极”。

    太极、阴阳、三才、五行、八卦等,这些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气质的核心内容,因太极拳的诞生,而强化了其“天行键,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因中医学的诞生,而拓展了其“吾养吾浩然之气”的生命活力。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的经典如是说。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太极拳的经典如是说。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