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伤寒论(1)

类别:中医养生 更新时间:2007-04-23 浏览次数:6961 中医太极网
概    论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著作之后,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伤寒论》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它既适用于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也适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晋代以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称其为“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因此,《伤寒论》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必读书籍,也是中医院校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考试课。
    一、《伤寒论》的产生与沿革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县)人,约于公元150—219年在世。据有关资料记载,张仲景受业于同郡名医张伯祖,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成为当时的著名医学家,时人称其“识用精微过其师”,“至京师为名医,于当时称上手”。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00—219年)。当时封建割据,政治昏暗,战争频起,灾疫连年,以致民不聊生,贫病交加。曹植在《说疫气》中形容当时的惨况为“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在大疫流行之际,张仲景家族亦未能幸免,正如《伤寒论·自序》中所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民众的苦难,亲人的伤痛,激发了张仲景精研医术及着书救世的责任感,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的洗劫,原书不久即散失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使此书得以幸存。其后又经东晋、南北朝,该书仍然流传于民间。降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撰写《千金要方》时,由于未能窥见此书的全貌,故仅征引了该书的部分内容,并有“江南诸师秘仲景书而不传”之感慨。
    孙氏晚年撰写《千金翼方》时,始收载了《伤寒论》全书的内容,并载于卷九、卷十之中,此可视为现存《伤寒沦》的最早版本。北宋年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朝庭之命校正《伤寒论》。林亿等人在《校定伤寒论·序》中云:“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此书于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刊行,成为后世流行的《伤寒论》。
    现今通行的《伤寒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宋治乎年间经林亿等人校正的刻本。但宋代原校本现在国内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刊行的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因赵本系照宋版本复刻,故十分接近宋本的原貌。另有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由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称为“成注本”,该本经明代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定复刻而流行于世,亦可称汪校本。《伤寒论》自王叔和重编之后,即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自晋迄宋,研究《伤寒论》且卓有成就者就有晋,王叔和、唐,孙思邈、宋,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等人。明清以降,整理和注解《伤寒论》者更是名家辈出,如王肯堂、方有执、张隐庵、张路玉、柯韵伯、钱天来、尤在泾诸家,或循原书之旧而加以阐释,或打乱原书之序而重新撰次,或以法类证,或以方类证,虽仁智之见各异,然皆能阐发仲景学术而有所成就。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所纂的《医宗金鉴》,集医学各科之大成,而以《订正仲景全书》揭诸篇首,实可昭示《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民国以后,研习《伤寒论》者更不乏名家,有依仲景成法而详为诠释者,如曹颖甫《伤寒论发微》;有衷中参西而畅述己见者,如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更有灵活运用《伤寒论》之方药而卓有成效者,如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将《伤寒论》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必修与考试课,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先后于1959年、1963年、1978年、1982年和1996年5次组织编写《伤寒论讲义》,供全国中医院校教学之用。至于有关单位及学者研究《伤寒论》之著作付诸刊行者,数目之多,实难统计,而见于中医刊物之学术论文更是目不暇给。可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研究《伤寒论》的人员之众,文献之多,均是其它中医典籍所不可比拟的。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伤寒论》成书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籍问世,另据史书记载,东汉以前,祖国医学的临床治疗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战国时的名医扁鹊、西汉的仓公淳于意、东汉的太医丞郭玉等,均属有相当造诣的临床大家。从张仲景《伤寒论·自序》看,张仲景是在系统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人民群众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它既是对前人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的再创造。
    《伤寒论》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运用《内经》以来的有关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脉证并重的诊断法则与辨证论治的纲领。其辨证,必系统、全面地观察患者症状、脉象以及其它方面的动态变化,并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进行辨证分析,以明疾病之所在、证候之属性、邪正之盛衰、证候之进退、演变之趋向、预后之吉凶,处处体现了对立统一法则与整体衡动观;其论治,必因证立法,因法设方,因方用药,且方剂不仅有其适应证,而且有其禁忌证、煎服法及注意事项,照顾周全,充分体现了三因治宜的灵活性。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严遵法度,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加减灵活,攻效卓著,不仅为多种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药,而且首次全面系统地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范例。这些方剂有的已成为后世医家组方用药的典范与基础,更多的则是经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检验,至今仍作为行之有效的方剂而广泛运用于临床。此外,《伤寒论》的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组方严谨,药味组成少,临床疗效确实,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充分说明《伤寒论》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而且也经得起不同时期的临床实践及现代科学的检验。书中所载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为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伤寒沦》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将东汉以前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医经家”侧重于医学理论探讨,忽视临床技能研究以及“经方家”侧重临床实践,忽视医学理论探讨的弊端,为后世医家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榜样。总之,《伤寒论》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不仅为外感病及某些杂病的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治疗的—般规律,从而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伤寒论》是我国第—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着,而后世各个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从《伤寒论》中受到了启发,汲取了营养成分,如明清之际的温病学说,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亦不免掺杂了少数不符合实际的内容与观点,因此我们应当对其一分为二地仔细分析,继承并发扬其精华,舍弃其错误,使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再作贡献。
    三、伤寒的涵义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而伤寒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古代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为伤寒,如《素问·热论》云:“今太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千金方》引《小品方》云:“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问号耳。”《肘后方》云:“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丽即发的疾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书中又分别论述伤寒、中风、温病等,所以全书所论应届广义伤寒的范畴,但从全书的篇幅看,又重在以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发疾病的辨证论治的规律为主。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病与西医学中的“伤寒”涵义完全不同,不可混为—谈。
    四、《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历史上对于六经实质的认识歧义颇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四十种以上。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混淆厂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概念。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它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可看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证候群,是病理性概念;而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它是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并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
    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过二者又有显着的差别。《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只论述了热证、实证,未涉及寒证、虚证,其证候变化也只有两感一种,其治疗仅提及汗、下两法,既不具体,更不完善。《伤寒论》则全面讨论了风寒温热之邪侵袭人体之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邪正消长、表里出入、虚实转化、阴阳盛衰等多种病证及其变化规律;既论述了热证、实证,又论述了虚证、寒证;既论述了两感,又论述了合病、并病;其治疗不仅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而且又有针药并行、内服外导等法;所载方剂,不仅配伍严谨、主治明确,且又列出其禁忌证、加减法,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较《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有了显着的进步,它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二)六经辨证的方法
    如前所述,六经病是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综合分析人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归纳分析的结果,又是指导立法遣方的依据。
    此外,从每篇题为《辨X X病脉证并治》来看,六经辨证还需从每种病证中,辨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六经辨证,就必需掌握六经病的具体情况,兹将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的大体情况简述如下:太阳,亦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凡风寒之邪袭表,则太阳首当其冲,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因其风寒在表,故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初起出现此脉此症者,即可称其为太阳病。太阳虽然主表,但是病邪循经入里,仍可出现里证,故太阳病又有表证里证之分。太阳表证又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之不同,而有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型。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风寒袭表,卫不外固,营阴外泄,营卫不和。由于具有自汗、脉缓的特点,故又称为表虚证。伤寒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由于具有无汗、脉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太阳里证亦称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膀胱之腑,以致膀胱气化失职,水气蓄留而不得下行,故出现脉浮发热、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而化热,深入下焦膀胱部位,与瘀血相结所致,其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病程中,随感邪之轻重,脏腑阴阳之偏胜偏衰,或素有宿疾等因素的影响,其证候常有兼挟或变化。其中以太阳病为主,而又兼某证者,称太阳病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等;如因误治失治,或由疾病自身发展而病情发生了变化,其证候又不属六经病之范畴,则称之为变证,如结胸、痞证、火逆等。阳明主燥,多气多血,又主津液所生病,故邪入阳明,多从燥化,无论阳明自身受邪,或病邪从他经传来,其证多属里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然此提纲仅从病机上加以概括,欲明其主症,还须结合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大等综合考虑。阳明病随其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于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以致燥屎阻滞,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又有胃热约束脾之转输功能,致大便硬结、不大便十日无所苦者,名曰脾约证,也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证为主,但也有由于阳明里虚或中寒所致者,称为阳明寒证、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主相火,主枢机,病则胆火上炎,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要脉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病可自他经传来,也可本经自受。病入少阳,已离太阳之表,又未入阳明之里,从三阳证深浅层次而论,少阳为半表半里证。惟其界乎表里之间,故少阳病有兼表兼里的不同证型。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等症;如兼阳明之里,则出现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症;如兼气化不利,则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症;如少阳病误下,而使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主湿,主运化精微,必赖阳气之温煦。病入太阴,则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太阴病可从三阳传陷而入,亦有本经自受者。当太阴病已成,而表证未罢者,是太阴兼表证;如太阴脾脏气血不和,以致腹满时痛,或大实痛者,称为太阴腹痛证;如太阴寒湿内阻,出现身目为黄者,称为太阴发黄证。
    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各具水火之性,故其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少阴寒化证,由心肾阳衰、气血不足而成,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证。其证还多见无热恶寒、身蜷而卧、心烦或烦躁、下利清谷、小便清利、手足厥冷等。甚则阳气大虚,阴寒内盛,虚阳外扰,而反见不恶寒、发热、面赤、烦躁、脉微欲绝等内寒外热之象。少阴热化则由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失济而成,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津伤、邪热归并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不同证候。
    厥阴主风木,下连少阴肾水,上承心包相火,同时与脾胃有木土相克的关系,故厥阴病较为复杂,可出现寒热错杂、寒证、热证等不同证候。厥阴病提纲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代表证候。厥阴病寒热错杂证还有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证。厥阴寒证以当归四逆汤证为代表,其病机为肝血不足,寒凝经脉,主要表现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若在上证基础上兼内有久寒者,可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之;若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可以吴茱萸汤治之。厥阴热证由肝经湿热内蕴,气机不畅,下迫大肠,蒸腐血络所致,以热利下重,渴欲饮水为主症,可以白头翁汤主之。厥热胜复证是厥阴,病发展过程中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一种病理反映,其特点为厥冷下利与发热交错出现,若阴邪胜则厥利,若阳气胜则发热。由于阴阳胜复不定,故厥利与发热互有短长,一般可从二者时间的孰长孰短来推测阴阳消长、邪正胜复,并判断其预后。厥阴篇中还包括有辨厥逆种,如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停致厥、痰实阴滞致厥等,各随其证而治之。呕证有阳虚阴盛呕、厥阴转出少阳之呕、内痈致呕之别;哕证有虚寒哕、实热哕之分;下利也有虚寒下利、实热下利及寒热错杂下利的不同证候。这些均应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证论治。
    (三)六经辨证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
    1.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斗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内容,因此,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阴阳是辨识疾病与证候的总纲。一般说来,六经病中的太阳、阳明、少阳统称为三阳病;太阴、少阴、厥阴统称为三阴病。三阳病表示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奋状态,因而三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括为阳证。三阴病表示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衰状态,因而三阴病多虚证、寒证,概括为阴证。此即六经与八纲中阴阳总纲的关系。
    表里是分析病位深浅的纲领。就六经的表里而言,一般而论太阳属表,其余各经病变均属里。但表里的概念又是相对的。例如:从三阳病三阴病而言,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从三阳病而言,太阳属表,少阳属半表半里,阳明属里;从阳阴相配属的关系而言,太阳属表,少阴属里,阳明属表,太阴属里,少阳属表,厥阴属里;从太阳一经而言,中风表虚证、伤寒表实证属表,蓄水旺、蓄血证属里。判断疾病的表里还可以说明病势的趋向,如疾病由表入里为逆,由里出表为顺。判断疾病的表里对决定治则也有重要的意义,如太阳表证宜解表发汗,阳明里证宜清泄里热或攻下里实,在表里兼病的情况下,又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兼治等不同治法。可见六经中蕴含着丰富的表里辨证的内容。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就六经病的寒热而言,三阳病多病势亢进,阳邪偏盛,故多虚热证;三阴病多病势沉静,阴邪偏盛,故多属寒证。病证之寒热的情况也较为复杂,同一证候,如下利证、呕哕证、黄胆证等,就都有属寒属热的不同。单纯的寒热辨之尚易,寒热锚杂的辨识就较难。如半夏泻心汤证是寒热错杂,痞结于中焦;黄连汤证是寒热错杂,格拒于中焦;乌梅丸证是上热下寒、阴阳逆乱。更有在寒热盛极之时,又每每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辨证稍有疏忽,治疗稍有差迟,病人则有性命之虞。可见辨寒热也是六经辨证的重要内容。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凡病皆有邪正盛衰,故有虚证实证。从六经病而言,三阳多属正盛邪实的实证,三阴多属正气虚损的虚证。《伤寒论》对辨别邪正的虚实十分重视。如“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宣调胃承气汤”,“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即是通过发汗后的寒热趋向以定虚实。又如“脉浮而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即是以脉症变化以判断虚实。可见辨虚实也是六经辨证的重要内容。
    上述例证可以说明,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八纲辨证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趋势等方面的总的概括,而六经辨证则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对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种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分析。八纲辨证的内证、呕证、哕证、下利证的内容。厥逆证的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其表现为手足厥冷,轻者十指(趾)清冷,重者则冷过肘膝。引起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原因很多,故厥逆也有多容无不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六经辨证的内容无不包容于八纲辨证之下。如六经中的太阳病,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脉症,从八纲辨证来分析,自然属于表证。但仅据表证,还不能够指导治疗,必须结合其有汗无汗,脉紧脉缓来进一步辨别,有汗者为表虚,无汗者为表实。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选用解肌祛风或辛温发汗的方法。又如少阴病以八纲辨证辨属里证、虚证,但仅据里证、虚证还不能指导治疗,必须进一步分析其阴阳的偏盛偏衰,如果表现为无热恶寒、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沉微者,则为少阴寒化证;如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咽干咽痛、脉细数者,则为少阴热化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运用扶阳抑阴或育阴清热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相辅相成的,有互补之妙,而尤对峙之处,同时也可看出,完善于明清之际的八纲辨证,虽说来源于《内经》,但也是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得以启发而加以系统化的。
    2.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如太阳统膀胱及其经脉,太阳病虽以表证为主,但其循经入里之时,邪入膀胱,影响气化功能,以致水蓄不行者,谓之太阳蓄水证,它既是六经证候,也是膀胱证候。阳明乃胃与大肠之通称,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胆与三焦皆属少阳之腑,病入少阳则胆火上炎,因而口苦、咽干、目眩,可知少阳病与胆腑关系密切。脾属太阴,太阴病多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故有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白痛、下利等,此证在六经辨证中称太阴病,在脏腑辨证中则属脾阳虚证。少阴统心肾两脏,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少阴热化证为肾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失济。肝为厥阴之脏,其为病虽然复杂,但无不与肝之生理与病理特点相关。如厥阴提纲证,属寒热错杂,肝邪犯及脾胃;吴茱萸汤证属肝气挟浊阴上逆。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症。阳明经起于鼻两侧凹陷处,络于目而行于面,故阳明病可见面赤、日痛鼻干等症;少阳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并从缺盆下行胸胁,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症。三阴病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象三阳经那样显着,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部与经络的循行部位不无关系。由是可知,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六经辨证并不等同于脏腑辨证。有些证候,难以用脏腑辨证作完整而准确的归纳,而归入六经辨证则十分合适,如厥阴之血虚寒凝证即属此类。更重要的是,六经辨证主要是为外感病的辨证始治而设的,而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沦治,如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结合分析,则可以十分清楚地理解张仲景将两种辨证方法分别用于外感与内伤两类疾病的思想方法。
    概括而言,脏腑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基础,而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但值得提出的是,《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以坚实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因而它虽然是主辨外感,但又兼辨杂病,尤其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后世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又大大充实了有关杂病的辨证论治的内容,因此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而且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一般的规律。
    五、六经病的传变
    六经病既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常涉及到另一经,从而出现相互传变,以及合病、并病等证候。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起着性质的改变,但传变常互称。一般而论,凡病邪侵袭,正虚邪盛,则病证由表传里,由阳入阴;若正气恢复,驱邪外出,则病证由里出表,由阴转阳。无论病证由表入里,由阳入阴,还是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皆称为传变。所不同的是,前者属邪胜病进,后者属邪衰病退。
    六经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决定于正气的盛衰: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邪气不能内传;若正气衰弱,则易致邪气内传;若邪气已内传,但如正气恢复,已具驱邪外出之力,则可使病情因阴转阳,由里出表。二是决定于邪气的轻重:若感邪重,其势较盛,外邪直袭而入,则必然向内传变;若邪气不甚,或在正邪斗争中邪气已衰,则无力内传,或虽已内传,亦可有外出之机。三是决定于治疗的当否: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行使正确的治疗,关系到疾病的传变与否及传变的趋向。四是决定于体质的强弱与宿疾的有无。一般而言,体弱者病邪易传并多传三阴,体强者病邪不易传,即便传变也多传三阳;至于有宿疾者则其传变也多与宿疾的所在脏腑有关。古人云,“正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其意正在于此。另须特别注意的是,判断疾病的传变与否,须据脉症变化而定,不可以日数计算。
    六经病不仅有传经而来者,而且还有“直中”。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正气内虚,抗邪无力,正因为如此,病邪才得以越过阳经直中阴经而发病。因此,凡属直中者,一般病情较重。
    六经可以单独为病,也可以两经或三经合并为病,故有合病、并病之称。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如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以及三阳合病等;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少阳与阳明并病等。合病多属原发,其势较急;并病多属继发,其病较缓。
    六、《伤寒论》的论治法则
    论治法则包括治则与治法两个方面,治则是治疗疾病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治法是治疗某一疾病的具体方法。六经病证的基本治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伤寒论》继承与发扬了《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法,提出了一系列论治的方法与规律。二是祛邪扶正,分清主次。祛邪与扶正虽是治则的两个方面,却又是辨证的统一体,在具体应用时,又须分清主次。一般而言,三阳病属表、属热、属实,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属里、属寒、属虚,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但疾病是复杂的,治则也须据病情而定,祛邪之时,应不忘扶正,扶正之时,亦不应忘记祛邪。至于何时祛邪,何时扶正,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必以病情为依据。三是调和阴阳,以平为期。六经病证,不论采取扶正,还是祛邪,无论是正治,还是反治,皆应以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为准则。四是明确标本,分清缓急。病有标本,证有缓急,故治有先后。如一般情况重在治本,此是论治之大法,但特殊情况又要急则治标,此是灵活之变法;先表后里为常法,而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五是正治反治,依证而行。六经病证绝大多数为表象与本质相符,故多用正治法,如三阳病热实证,治以“热者寒之”之法,三阴病虚寒证,治以“寒者热之”之法。然有疾病的表象与本质不一致,或病邪过强,拒药不受者,则又须应用反治之法。如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即是以通脉四逆汤温经回阳,而以猪胆汁引药入阴,以防格拒。六是随证治之,变化灵活。《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虽是针对六经兼变证而提出的治则,实则是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论治法则。针对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的治法,是《伤寒论》中的基本治则之一。七是三因制宜,各有侧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客观环境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故治疗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此亦为《伤寒论》的基本治则之一。
    《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在治法的运用上,实际上已包含了污、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如治太阳表证,有麻黄汤、桂枝汤之汗法;治痰实阻滞证,有瓜蒂散之吐法;治阳明里实证,有三承气汤之下法;治少阳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治少阴寒化证,有四逆辈之温法;治阳明热证,有白虎汤之清法;治太阴病,有理中之补法;治蓄血证,有抵当汤之消法等等,可谓集八法之大成。此外,《伤寒论》又汇集了多种不同的疗法,如药物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等。药物疗法又有汤剂、散剂、丸剂之别,有外用、内服之分。同时尚有药针并用法、针灸并用法、药灸并用法等等。
    总之,《伤寒论》一书上承《内经》,下启后世,汇集了中医治则、治法之大成,开创了中医各种疗法之先河,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伤寒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沿革。
    2.简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及成就。
    3.“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简述其主要内容。
    5.简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关系。
    6.何谓“传变”?影响传变的因素有哪些?判断六经病传变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7.何谓合病?何谓并病?二者有何区别?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  说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风寒外袭,太阳首当其冲,人体肌表受邪,卫外失职,营卫失和,正邪交争于表,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称为太阳病。太阳病病位在表,病性属阳,故又称表证。
    太阳,指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阳小肠而言。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下行至足。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循臂至肩,前行入缺盆,下行络心属小肠;其分支上循面颊,至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经脉从头至足,循行路线最长,覆盖面积最大,故可主一身之表。足太阳经行于背,而督脉亦行于背,两脉连于风府,交于百会。背为阳,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太阳得督脉阳气之资,故阳气充盛,而能卫护体表。《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正是指此而言。
    足太阳经外居体表,内属于膀胱之腑。《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位于下焦,内藏津液,与肾互为表里。太阳之气依赖于肾中阳气的资助,蒸化膀胱所藏之津液,形成一种雾露之气,达于体表,行于其经,称为太阳之气,久阳之气具有温煦肌表、司汗孔之开合、防御外邪之功,《灵枢·营卫生会》“太阳主外”,《灵枢·本脏》“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均系指太阳之气的卫外功能而言。太阳之气行于体表者,隶属于卫气。《灵枢·营卫生会》曰:“卫出于下焦。”卫气生化于肾中之元阳,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卫气首先运行于足太阳膀胱经。卫气之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有肥腠理、温分肉、司开合、卫外固表、抵御外邪之功,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卫气虽出于下焦。但其功能的发挥,必依赖于中焦的资助,上焦的开发,其中重要的是依赖于肺气的宣发与输布,才能发挥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的作用。因此太阳主表与肺主表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二者并不矛盾。
    由于太阳之腑内合于肾,太阳之经外连督脉,得肾之元阳之资,督脉阳气之助,故太阳为六经小阳气最旺之经;而太阳之腑藏津液而主气化,与卫气关系最为密切,加之其从头至足,循行路线最长,覆盖面积最大,所以前贤才有太阳主表,总统营卫,为六之藩篱之说。
    太阳病由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由于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藩篱,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受邪,营卫失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于表,从而形成太阳病。
    太阳病可概括为经证和腑证两类。太阳病经证又称太阳表证,其基本特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体质有强弱不同,感邪有轻重之异,其病情亦有不同,因此太阳病经证又分为三类:其一,太阳中风证。以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营卫不和,卫强营弱为基本病机。其二,太阳伤寒证。以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脉浮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卫阳外闭,营阴郁滞为基本病机。其三,表郁轻证。以发热恶寒,如疟状的风寒表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表证日久,邪郁不解为基本病机。太阳腑证因表邪不解,随经入腑而成,又可分为两类。若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则为蓄水证,以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少腹里急为主要临床表现;若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则为蓄血证;以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为主要临床表现。若在太阳经证的基础上兼挟其它病理变化,则称为太阳病兼证。由于所兼挟的病理机转不同,可有不同的兼证出现:如太阳中风证可兼经输不利,兼肺气不利,兼阳虚漏汗,兼营血不足;太阳伤寒证可兼内热郁闭,兼水气内停,兼经输不利等等。
    太阳病篇除太阳病证外,尚有太阳病变证及太阳病类似证。太阳病变证是太阳病因失治、误治,或因疾病的自然发展,以致太阳病证已罢而出现的新的病证。变证已不具备太阳病的特征,将其列在太阳病篇,是为了说明疾病的变化有着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阳转阴及由外感转杂病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医者掌握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变证的类型很多,有太阳病汗下后损伤阳气所致的阳虚证、阳虚兼水气证,以及阴阳两虚证;有热郁胸膈之虚烦证、邪热壅肺的咳喘证、里热挟表邪的下利证、热与痰水互结之结胸证、寒热阻塞,升降失调之痞证等。太阳病类似证,是因某些病证本属杂病,但在其发病过程中,有时出现某些类似太阳病的表现,如悬饮证、胸膈痰实证等。
    太阳病以表证为主,故太阳病的治疗以辛温发汗解表为总则。根据表证的不同类型,可选用桂枝汤、麻黄汤、桂麻各半汤、桂桂二麻一汤等方剂。太病腑证,则分别选用化气利水的五苓散或活血逐瘀的抵当汤、抵当丸、桃核承气汤等。太阳病兼证则分别在主治方剂的基础上随证化裁,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太阳病变证则根据变证的证候表现,采取“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随证立法选方。
    太阳病如治疗得法,多汗出表解而愈。若太阳表邪不解,可传入他经。太阳之邪,既能传阳明,也能传少阳,至于先传阳明,还是先传少阳,或为合病,或为并病,并无固定趋势。太阳病也可直接传入三阴,其中以传入少阴者为多见。若少阴阳气先衰,则太阳感寒之后极易内涉少阴,形成太少两感证。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⑴而恶寒⑵。(1)
    [词解]⑴头项强痛:强,音绛,去声。强直不柔和貌。即头痛项强之意。
    ⑵恶寒:恶,音误,憎恶的意思,引申为畏惧。恶寒即怕冷。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之气,主表而卫外。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正邪交争于体表,便出现太阳表病的脉症。“太阳之为病”即指邪气侵犯太阳而言。
    太阳病的主要证候表现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为气之先,外邪袭表,正气奋而抗邪,气血充盛于外,故脉应之而浮。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遏,失其俨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人体肌表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理机转,是太阳病的基本特征,也是表证的共有症状,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以下凡称太阳病时,多包括此脉此症。
    太阳病一般多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提纲证中的原因,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为晚之故。如论中第3条即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之说,提示太阳病发热有迟早之分,然恶寒则是必见之证,故省略未提。然本条虽未提发热,但应知太阳表证多恶寒与发热并见,因病在太阳,卫阳抗邪,正邪交争,必有发热。如论中第12条中风证,第35条伤寒证,均有发热,应彼此互参。
    本条作为太阳病的提纲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说:“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彰之。六经虽各有表证,惟太阳主表,故表证表脉,独太阳得其全。如脉浮为在表,太阳象三阳,其脉气浮而有力,与阳明之兼长大,少阳之兼弦细,三阴之微浮者不侔矣。头项主一身之表,太阳经络营于头,会于项,故头连项而强痛,与阳明头额痛,少阳头角痛者少间矣。恶寒为病在表,六经虽各有恶寒,而太阳应寒水之化,故恶寒特甚,与阳明二日自止,少阳往来寒热,三阴之内恶寒者悬殊矣。故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证。”柯氏之论,较好地揭示了此条的临床辨证意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⑴者,名为中风⑵。(2)
    [词解]⑴脉缓:与紧脉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与乎人脉来四至,从容和缓之缓脉不同。
    ⑵中风:中,音众。中风,指外为风邪所伤,系外感风寒引起表证之证名。与猝然晕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症提纲。
    [解析]太阳中风证是太阳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条首冠太阳病,因此应结合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综合理解,即在太阳提纲证的基础上又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是为太阳中风证。本证因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由于风寒侵袭而风邪偏盛,风邪伤卫,卫阳浮盛与邪交争,故发热;风性疏泄且伤于卫阳,使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故见污出;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见恶风;又因汗出,营阴外泄,故脉搏松弛宽缓而呈缓象;太阳病脉浮,中风证脉缓,故其脉当见浮缓。凡见此脉症者,即为太阳中风证,故称为太阳中风证的提纲。
    在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中,当以汗出、脉缓为特征,因为它既能揭示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的病机,同时又能区别于无汗、脉紧的太阳伤寒证。由于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后世又称其为中风表虚证。但必须注意,证名“表虚”,却非虚证,因为这是与无汗而脉浮紧的伤寒表实证对举而言。此外,太阳中风证在本条只提恶风,实则仍为恶风寒,因为恶风与恶寒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前人虽有中风恶风、伤寒恶寒之说,但不可仅以恶风与恶寒凿分中风与伤寒。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⑴者,名为伤寒⑵。(3)
    [词解]⑴脉阴阳俱紧:阴阳,分别指尺脉和寸脉而言。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之脉皆呈紧象。
    ⑵伤寒:指外感风寒引起表证之证名。此处指狭义伤寒中的伤寒表实证。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症提纲。
    [解析]太阳伤寒是太阳病的另一重要类型。同第2条一样,本条也是以“太阳病”冠首,因此其主要脉症也应结合第l条理解,即在太阳提纲证的基础上,又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是为太阳伤寒证。本证因风寒袭表,寒邪偏盛,导致卫刚外闭,营阴郁滞而成。风寒袭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必然发热,所以发热是太阳伤寒的主症之一。本条提出发热有“或已”、“或未”之别,这种不定之辞,提示发热有早晚之分,其原因与感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等因素有关。“已发热”是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未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不论迟早,多有发热。“必恶寒”是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寒邪束表,卫阳即被郁遏而失去卫外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也就是说,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则必与起病同见。恶寒较之恶风为重,虽身居密室,复被向火也不能减轻。
    “体痛”指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寒性凝涩,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呕逆”为寒邪束表,表闭营郁,影响胃气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脉阴阳俱紧”是指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太阳伤寒的脉症除原文所述外,还当有无汗一症,惟其无汗脉紧,故后人又把太阳伤寒称为伤寒表实证,以与太阳中风证成对举之势。
    太阳中风与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太阳中风,是因卫外失固,营阴外泄,营卫失和,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症,属太阳病表虚证;太阳伤寒,是因卫阳外闭,营阴郁滞,经气不利,故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呕逆、脉浮紧为主症,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鉴别的关键在于有汗和无汗。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⑵;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⑶,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⑷,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⑸。若被火⑹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⑺,时瘛疭⑻,若火熏之⑼。一逆⑽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词解]⑴温病:外感热病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证,与前述中风、伤寒同属广义伤寒范畴。
    ⑵风温:此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引起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病不同。
    ⑶脉阴阳惧浮:指寸关尺三部俱浮盛有力,为热邪内盛之象。
    ⑷多眠睡:此处指热盛所致的昏睡状态。
    ⑸失溲:指大小便失禁。
    ⑹被火: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一类的方法治疗。
    ⑺惊痫:惊指惊惕;痫即癫痫。惊痫指无意识的惊惕及全身抽搐。
    ⑻瘛疭:瘛,音赤;疭,音纵。瘛疭即手足抽搐痉挛。
    ⑼若火熏之:象烟火熏过一样,指病人皮肤色泽晦暗枯黄。
    ⑽逆:指治疗失误。
    [提要]太阳温病的脉症提纲及误治后的变证。
    [解析]本条可分作两段理解。
    从“太阳病”至“为温病”为第一段,主要论述太阳温病的脉症特征。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种,属广义伤寒的范畴,为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生的疾病。温为阳邪,化热迅速,最易伤阴,它和风寒之邪最易伤阳有本质上的区别。然温病初起,首犯肺卫,亦有发热、头痛、脉浮等症状,故仲景统称之为太阳病,而以“太阳病”冠首。这一方面是为了在太阳病篇就开宗明义地说明《伤寒论》包括温病的内容,另一方面意在强调温病与中风、伤寒虽有症状上的相似之处,但又以下文提示二者迥然有别。“发热而渴,不恶寒”作为温病的特点,提示温病与中风、伤寒在临床表现上的不同之处。温为阳邪,最易伤阴,故其起病之始,不经传变,即在发热的同时出现口渴;而且温热伤人,外无寒束,故多不恶寒。温病虽证候百端,但“发热而渴,不恶寒”是其基本特征,故本条首为标出,使人一目了然。此条对后世温病学家极有启发,他们在此条的基础上,根据温邪种类及所犯部位,对温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独特辨证论治体系为基础的温病学。这是对《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此外,从临床上看,温病在初期邪侵卫分阶段,也有微恶风寒者,乃因风热伤卫,卫失固外作用所致。不过,温病初期之恶风寒,一般程度较轻,为时暂短,而且多伴有口渴、舌红、脉数等邪热内蕴之证,临证不难与伤寒、中风区别。
    从“若发汗已”至全文结束,为第二段,论述温病误治后的种种变证。由于温热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感受温热之邪,内有蕴热,热郁津伤,故其治疗总以寒凉清解为大法,切忌辛温助热之剂。即使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其治法亦只宜辛凉透解,若误用麻桂之属,必因以热助热而致热盛津伤,形成变证,谓之“风温”。此时邪热鸱张,发热不但不降,反而升高而为“身灼热”。脉阴阳俱浮,乃邪热充斥于内外,鼓动气血加速运行所致。阳热太盛,蒸腾津液外泄,故自汗出。壮火食气,火热损伤元气,加之热邪壅滞经脉,故身重无力,难以转侧。热伤气阴,火热扰乱神明,则病人呈困顿嗜睡状态。心主言,神明被扰,热盛神昏,故语言不利。温热壅肺,肺窍不利,故鼻息必鼾。
    风温变证总因邪热内盛所致,故当治以辛凉甘寒、清热育阴之法,切忌辛温发汗、苦寒
    攻下,以及火疗等法,以免变证丛生。若误用下法,重伤阴液,水源枯竭,则小便不利;阴伤神愤,病情恶化,肝肾阴精不能上荣于目,则见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则二便不能约束而失禁。若风温再误用火法,火热之邪加于温热,熏灼肝胆,轻则全身发黄;重则火邪内攻,气阴耗竭,水不涵木,热极而风动,从而出现阵发性全身抖动、肢体抽搐等症状,即“如惊痫,时瘛纵,同时因火灼肝胆亦更为严重,使黄疸之色如火熏之黄而晦暗无泽。
    总之,自“被下者”以下文字,是论述风温变证不明清热育阴之旨而反误下,以致津枯火炽,病势垂危的严重后果。“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是指若一误尚有图治之机,再误则有性命之危,此语既明确提出了误治后果的严重性,又寓有风温病禁用攻下与火法,而只宜清热育阴的谆谆告诫。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提要]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解析]本条以阴阳两纲作为辨证的纲领,通过疾病的寒热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对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病”,是泛指六经病证,“发热恶寒”,“无热恶寒”,是指具体的症状。“阳”指阳证,即阳经的病证;“阴”,指阴证,即阴经的病证。“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相较,其关键在于发热的有无。在外感病过程中,发热与否,取决于正邪相争的情况,也直接反映着正邪交争的趋势。“发热恶寒者”,是指外邪侵袭人体之后,正气奋起与邪相争,故见发热。既见发热则表明正气不衰,邪气较实,阳气尚旺,抗邪有力,故多为阳经之证,如太阳病见发热恶寒,少阳病见往来寒热,阳明病见潮热或蒸蒸发热。所以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是指病邪侵袭人体之后,阳气已虚,阴寒独盛,正气不能与邪相争,故无发热。既无发热则表明正气已衰,抗邪无力,故多为阴经之证,如太阴脾阳虚弱、少阴心肾阳虚、厥阴虚寒致厥等,均不发热而恶寒显着,甚则厥冷脉微。所以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伤寒论》禀承了《内经》的理论,以寒热作为辨别病发于阴与病发于阳的关键,具有特征性与概括性,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过程中,更具深义。历代不少医家认为本条可作为全论的辨证总纲,而《金匮玉函经》则将本条冠于全书之首,钱天来、柯韵伯等医家也遵从此说,由此可见本条的辨证价值。
    临床证候错综复杂,以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作为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纲领,可谓执简驭繁,但须知此只是言其常,学者还须知常而达变。如太阳伤寒初起有暂未发热者,此虽未发热,但不得以“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而论。又如少阴病中有“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亦有外见假热者,此虽有发热,但属于阴证,不得以“发热恶寒者发于阳”而论。故临床既要谨守大法,又须随证而变,不可拘泥不化。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古人对疾病愈期的一种推测方法,这一方法是依据伏羲氏河图的“水火成数”推导而来,该书载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的说法,故曰“阳数七,阴数六”。然而这种预测方法与临床实际是否相符,以及这种推算方法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均应进一步研究。
    本条还应注意的问题是,历来注家对本条之发于阴、发于阳的看法有不同的理解。除上述的观点外,尚有以下的几种见解:⑴发于阳即发于太阳,发于阴即发于少阴,以张隐庵等为代表。⑵以太阳本经立说,风伤卫为发于阳,寒伤营为发于阴,以方有执等为代表。⑶以热之有无来释阴阳,提出阳证不发热就是病发于阴,阴证见发热就是病发于阳,以柯韵伯为代表。这三种说法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可供参考之处,但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阴阳本身就是相对的统一体,若绝对看待,必然导致脱离实际。此条作为外感热病发病之初辨别病证阴阳属性的纲领,若单指太阳、少阴两经,或单指太阳中风与伤寒,未免太过局限,而若如柯韵伯所说,不论阴经病、阳经病,只要见发热恶寒即为阳证,无发热恶寒即为阴证,则失去了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意义。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原文]
    伤寒一日⑴,太阳受之,脉若静⑵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⑶者,为传也。(4)
    [词解]⑴伤寒一日:伤寒,外感风寒之邪。伤寒一日,指受邪之初。
    ⑵脉若静:静,平静之意,此处指脉不数不急,与证相符,尚未发生变化,即脉症仍属太阳。
    ⑶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提示脉象已发生变化,脉来有急数之象。
    [提要]论判断疾病的传变与否当以脉症为依据。
    [解析]“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是言外邪侵袭,病在初起。因太阳总领营卫,为六经之外藩,故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为病,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太阳病可以持续多日,但亦有很快传变者。判断太阳病是否传变,对于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判断太阳病是否传变呢?《素问·热论》曾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计日传经之说,但与临床上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仲景在此条明确指出,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不得拘于患病时日,必须以病人的临床表现即脉症为依据。“脉若静者”是指脉象没有数急的表现,原本的浮脉尚未变化,反映了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故曰“为不传”。若脉象及症状已发生了变化,则为病邪传变之征兆。“颇欲吐”是指病人出现恶心欲吐,此乃胃气失和之象,多由邪气入里,影响胃之和降所致;“躁烦”是指病人烦躁不安,为阳热内盛的反映,说明里热渐成;“脉数急”是指脉象变为数急,已不属太阳病之脉,说明邪气有入里化热的趋势。欲吐与烦躁的出现,提示太阳之邪已向里传变,脉数急,提示邪已化热,已成入里之势。脉象症状均发生了变化,可以判定太阳病已发生了传变,故曰“为传也”。
    本条所述“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到底传入何经?古代注家有人认为喜呕欲吐是少阳病的特征,故颇欲吐代表邪传少阳;躁烦是阳热内盛的反映,为阳明内热已成的征兆,故躁烦代表邪传阳明。有人认为颇欲吐、躁烦、脉数急均系邪传阳明的反映。其实,仅凭此条所述的脉证,实难确定邪传何经,仲景在此主要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病已传变,其重要的精神是告知医者,判断疾病的传变与否,不可以日数所拘,而应以脉证为凭。此正如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所说:“此凭脉辨证,知邪传与不传也。脉浮而紧,为太阳正脉,乃静是不传他经矣。若颇欲吐,或躁烦,而脉数急,则邪机向里已着,势必传经为病也。”
    [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提要]承上条论判断太阳病传变与否当以脉症为凭。
    [解析]“伤寒二三日”,是承上条“伤寒一日”而言,是借用《素问·热论》计日传经之论,假设外感病二三日,当为阳明、少阳受病之期。阳明、少阳受病,则必然出现阳明、少阳证候。现太阳病已二三天,既未见阳明病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脉大等脉症,也未见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症状,由此断定病邪仍在太阳而未发生传经之变,故曰“为不传也”。
    以上4、5两条互相联系、互相发明,说明太阳病的传变与否,必须以脉证为依据,不可拘于患病时日的推演,这是张仲景依据自身的实践对《素问·热论》计日传经理论的重要突破和发展。据《伤寒论》中所论,太阳病有如第4条所述发病之初很快就发生传变者;有如本条所论二三日不传者;也有如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千变万化的,绝不象《素问·热论》所述的那样机械,后人的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仲景所说的正确性。此正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说:“上条举太阳以脉言,此复举阳明、少阳而从证言,次第反复,互相发明也。然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白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亦不解,则始终在太阳者有之。畲经同推,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朦胧,拘拘日数论经,则去道远矣。”
    [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⑴故也。若欲作再经⑵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词解]⑴行其经尽:经,此处指太阳经。行其经尽,此处指邪在太阳经其势已衰而自愈,未传他经。
    ⑵欲作再经:指将传经于阳明。
    [提要]论太阳病经尽自愈和预防传经的方法。
    [解析]太阳病的主要脉症有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患太阳病七日以上,是略言其患病时日较久,邪气在太阳经本经将尽,而值正气来复之期,故有自愈的可能。本条论述太阳病自愈的机转,单举出“头痛”一症,其原因一是根据《素问·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而加以引伸,以省文笔法略去其它脉症;二是头为诸阳之会,项为太阳之专属,头项强痛为太阳病之主症,头痛的减轻与否直接标示着太阳病的变化。当然,判断太阳病是否自愈,决不能拘于头痛一症,而应与发热、恶寒、脉浮等一起权衡分析。太阳病七日已过,头痛及诸证已愈,又未见邪传他经之兆,这是邪在太阳本经已衰,无力以传,故曰“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病至七日以上,其病不愈,是太阳之邪不衰,病邪有入里之势,即所谓“欲作再经”。因太阳传里,多入阳明,当此之时,可预为顾护,先安其将受邪之处,即“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针足阳明的作用有二:其一,可迎而夺之,泄太阳传来之邪,削减邪气内传之势;其二,可振奋阳明之气,强壮正气,使太阳之邪不能内传。此法一举两得,既有泄邪之功,又有扶正之效,因而可达到“使经不传则愈”的目的。此与《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针足阳明之何穴,后世注家的见解不一,可视临床需要而定。一般认为可取足三里穴,因此此穴具有扶正强壮作用,可使人气血旺盛而增强抗邪之力,若再针趺阳穴以泄阳明已入之热,则效果更佳。
    [原文]
    风家⑴表解而不了了⑵者,十二日愈。(10)
    [词解]⑴风家:此处指患太阳病的人。
    ⑵不了了:了,完毕之意。此处指病虽缓解而未尽愈,身体尚觉不适。
    [提要]预测太阳病缓解后至痊愈的大致日期。
    [解析]患太阳病者,不论中风或伤寒,若表证已解,大邪已去,而身体尚有身体酸楚,饮食懒进等不适的感觉,此乃正气未复,气血未和之故。此时切不可再用攻邪之药,以防伤正,应安心将息调养,预计十二日正气恢复,邪气悉除,而病可痊愈。然此十二日乃约略之辞,主要是指外感病从病邪解除至身体完全康复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不可拘泥。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说:“表,外证也。解,罢也。了了,犹惺惺也。言中风之病,外证俱罢,大势已除,余邪未尽,未复初也。十二日,经尽之时也。言至此时则余邪当悉去而初当复也。盖晓人当静养以待,勿多事反扰之意。《素问》曰,食养尽之,毋使过之,伤其正也,此之谓也。”可参。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
    2.如何区分太阳病中风、伤寒、温病?各自的病机为何?;
    3.如何理解“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4.如何辨别太阳病传与不传?请举例说明。
    5.太阳病经尽自愈的机理是什么?其症状表现为何?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
    1.桂枝汤证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⑴,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⑵,淅淅恶风⑶,翕翕发热⑷,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⑸
    上五味,府咀⑹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⑺,啜⑻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⑼令一时许,遍身漐漐⑽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⑾,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⑿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⒀、酒酪、臭恶等物。
    [词解]⑴阳浮而阴弱:有两种解释:一指脉象而言,即轻取见浮,故称阳浮;沉取见弱,故称阴弱。即指浮缓之脉。二指病机而言,卫阳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⑵啬啬恶寒:啬,音涩。啬啬,畏缩怕冷之状。啬啬恶寒,形容恶寒的严重程度。
    ⑶淅浙恶风:淅,音析。淅淅恶风,指如冷水淋身,不禁其寒,以此形容恶风之状。
    ⑷翕翕发热:翕,音夕。温和之意。翕翕发热,形容如羽毛覆盖状的轻浅发热。
    ⑸擘:擘,音掰。用手把东西掰开。
    ⑹府咀:咀,音府举。将药物破碎成小块。
    ⑺须臾:很短的时间。
    ⑻啜:啜,音绰,同啜。原意是尝、饮、喝。此指大口喝的意思。
    ⑼温覆:加盖衣被,取暖以助发汗。
    ⑽漐漐:音折。形容微微汗出潮润之状。
    ⑾小促其间:略缩短服药间隔时间。
    ⑿周时:一昼一夜,即24小时。
    ⒀五辛:《本草纲目》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辛。泛指有香窜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提要]论太阳中风的脉症和治法。
    [解析]本条首揭太阳中风,故当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参。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又述病机。指脉象即浮缓之脉,指病机即卫强营弱。太阳中风,即风邪中伤太阳所致之太阳中风表虚证。风伤卫阳,邪束肌表,卫阳浮盛于外而抗邪,故脉轻取现浮;由于汗出,营阴损伤,故脉沉取现弱。阳浮阴弱即脉浮缓之互称,是中风证的典型脉象。太阳中风之证,系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所致。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闽”;营气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濡润人体脏腑及各部组织。在生理状态下,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行脉外为营阴之使,营行脉中为卫阳之守,营卫调合,各司其职。今因风寒袭表,卫阳浮盛于表与邪相争,故见发热,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中风证之发热,有似羽毛覆身而热势不盛,故论中以“翕翕发热”形容之。翕翕发热为热在肌表之象,故为表热的特征。风邪客表,其性疏泄,卫阳失其固护之职,营阴外泄,故见汗出,汗出则营阴更伤,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虽为对举之文,但前者阳浮为热自发的原因,而后者阴弱为汗自出的结果。卫气为风寒之邪所伤,失其“温分肉”之职,加之汗出而肌疏,故见恶风、恶寒。此处既言啬啬恶寒,又言淅淅恶风,提示二者虽有轻重之别,又难截然区分。前人有中风则恶风,伤寒则恶寒之说,实则失之牵强。肺合皮毛,其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故见鼻鸣,即鼻塞而呼吸不畅之谓。外邪干胃,胃气上犯,则见干呕。
    上述发热、汗出、恶风、恶寒、脉浮缓、鼻鸣、干呕,再加上第1条之头痛等症,为太阳中风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系外邪袭表,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失调所致。其治法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当以“桂枝汤主之”。所谓“主之”者,即见此证则用此方,可信任施用之意。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剂]桂枝汤
    [方义]桂枝汤为治疗太阳病中风证的主方。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敛阴而和营。桂枝配芍药,既用桂枝发汗,又用芍药敛汗,一散一收,一开一合,恰到好处。于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于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散止呕,可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补中,可助芍药益阴而和营。桂芍相配,姜枣相得,顾及表里阴阳,和调卫气营血。炙甘草甘平,不唯调和诸药,且配桂、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伍芍、枣酸甘化阴以滋营阴。五药相合,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敛阴和阳之效。本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故为治疗太阳中风证的对症之方。
    方中之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皆有开胃健脾之功,而通过调和脾胃可达到滋化源、充气血、和阴阳、调营卫的作用,所以桂枝汤的作用当是上述作用的总括。因为桂枝汤配合得宜,功用广泛,故既可用于太阳中风证,又可化裁施治于因误治失治的各种变证及杂病,所以后世尊为“群方之魁”。
    本方后附的煎服法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内容,不可忽略不沦。据桂枝汤方后注所论,可将服药与护理方法归纳如次:
    ⑴药后啜粥:服药须臾,啜热稀粥—一碗,—则借谷气以充汗源,一则借热力以鼓舞卫气,使汗出表和,祛邪而不伤正。
    ⑵温覆微汗:服药啜粥之后,覆被保温,取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切禁大汗淋漓。因汗多则伤正,邪反不去,病必不除。
    ⑶见效停药:如一服汗出病愈,即应停服。意即中病则止,以免过剂伤正。
    ⑷不效继进:如一服无汗,继进后服,又不汗,后服可缩短给药时间,半日内把三服服完。若病重服一剂汗不出者,须昼夜给药,可连服二至三剂;
    ⑸药后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滑、肉、面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防恋邪伤正:
    [临床应用]桂枝汤配伍精当,既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又可调理脾胃,燮理阴阳。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据近年来的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以下多种疾病。⑴感冒、流行性感冒、无名低热,以恶风寒、汗出、乏力、头痛、脉缓或细小无力、舌质淡红、苔白或少苔.辨证属营卫不和者;⑵外无风寒表证的自汗或时发热汗出,属营卫不和者;⑶肢体偏瘫属邪风乘虚侵袭经络或脏腑,导致营卫不和,气血瘀滞者;⑷糖尿病属气血阴阳俱虚而并发神经痛者,可以本方加白术治之;⑸多发性动脉炎属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者,可以本力加黄芪、丹参等治疗;⑹寒冷性多发性红斑属寒邪侵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者;⑺产;后高热、宫外孕术后高热属气血虚弱,外为邪侵,营卫失和,气血失调者可以本方化裁?自疗:⑻睾丸疼痛属寒凝经脉,营卫不利者,可以本方加减化裁治之,睾丸痛甚者加橘核,元胡,阴囊红肿疼痛朋贯众、龙胆草、;木通、苍术,精索静脉曲张者加桃仁、红花、木香;⑼过敏性鼻炎届肺气不足,卫气失调者,用本方加黄芪、党参、白术,鼻流黄浊涕者加黄芩、黄柏,鼻塞重者加辛夷、白芷、苍耳子,鼻流清水难以休止者加五味子、乌梅、诃子;⑽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埂皮病、雷诺氏病等属营:卫不和者。
    [原文]
    太陨病,头痛,发熟,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提要]进一步论述桂枝汤证的临床表现。
    [解析]本条所述桂枝汤的主治证候,已分别见于第2条、第12条,看似重复,其实本条以“太阳病”冠首,并直述桂枝汤的四个主症,重在示人运用桂枝汤应以证候表现为主,即凡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者,皆可运用桂枝汤主治。当然,凡见上述证候者,亦即可诊断为太阳中风证。
    本条与第1条相比,有头痛而无项强,与第12条相较,有恶风而无恶寒。但头痛项强均属太阳经气不舒,恶风恶寒只是程度不同而性质则一,因此,病见头痛、恶风、发热,即反映病在太阳之表,更见汗出,则属太阳中风无疑。从上述内容看,本条尚有示人头痛、发热、恶风是中风、伤寒所共有,唯汗出一症为中风与伤寒的鉴别要点之意。
    本条仅述症而未言脉,意在说明太阳中风证其脉固多见浮缓,但桂枝汤所主治之证候却未必一定全是浮绥之脉,如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即是桂枝汤旺而脉见浮数者。所以运用桂枝汤时必须脉症合参,全面分析,既要知道桂枝汤证的典型脉象应为浮缓,又要了解在主症已见的情况下,即使脉不浮缓,亦可放胆应用桂枝汤。
    此外,本条所论尚有扩大桂枝汤应用范围的作用,“太阳病”三字,泛指一切表证,在外感热病的过程中,无论中风或伤寒,亦无论经过治疗与:否,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辨证属于卫失外护,营不内守,营卫不和时,即可应用此方。此正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所说:“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⑴邪风⑵者,宜桂枝汤。(95)
    [词解]⑴救:解除之意。
    ⑵邪风:此处指风邪。
    [提要]论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解析]本条对太阳中风证的证候特点、机理、病因、治疗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本条指出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症状是发热汗出,进一步强调了中风与伤寒的辨证关键在于汗出—一症。又提出其基本病机是营弱卫强。所谓卫强,并非指卫气的正常功能强盛,而是说由于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导致发热的病理性亢奋状态,亦即“阳浮者,热自发”之意。所谓营弱,亦不是营阴真正的虚弱,而是指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而外泄所致的汗出而言。由于汗出营伤,与“卫强”相比呈现出相对不足的状态,故称“荣弱”,亦即“阴弱者,污自出”之意。荣弱卫强,即后人所谓的营卫不和或营卫失调,其中以卫气的病理改变为主,而营气失和乃卫失外固所致。由于太阳中风证是因风寒外袭,风邪偏胜,营卫失和所致,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故曰:“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本条以“发热汗出”,点出太阳中风的主证,以“荣弱卫强”道出其基本病机,以“欲救邪风”说明其病因与治则,以桂枝汤点出其治疗方剂,是因症状而分析病机,因病机而推断病因,因病因、病机而决定治疗,充分体现了仲景理法方药融于一贯的原则。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⑴、风府⑵,却与桂枝汤则愈。(24)
    [词解]⑴风池:足少阳胆经穴名。在枕骨粗隆直下正中凹陷与乳突连线之中点,两筋间凹陷处。
    ⑵风府:督脉经穴名。在后项人发际一寸处,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
    [提要]论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当针药并用。
    [解析]太阳中风,服桂枝汤本为正确的治法,应见遍身微似汗出而解。“初服”,即按煎服要求,桂枝汤一剂煮取三升,服第一升。今服桂枝汤后,不仅未见汗出病减,反而出现“反烦不解”,即烦闷不舒之象。此似属药不对证,或已发生传变之象。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非药不对证,而是因为太阳在经之邪过盛的缘故。由于太阳在经之邪过盛,服桂枝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欲驱邪外出,但病重药轻,尚不能达到驱邪的目的,由于正邪相争激烈,加之经气郁滞,郁阳不宣,故见反烦而表证不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仍按原法给药则有更增烦热之虞,其治疗之法当先刺风池、风府,以疏通太阳经气之闭塞,泄太阳经中之外邪,等经气稍通,邪气稍泄,然后再服桂枝汤如法取汗,以解表邪。此正是禀承了《素问·评热病论》“表里刺之,饮之服汤”之法。
    本论第4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本条初服桂枝汤后,虽反烦不解,但基本脉症未变,故断为不传。若服桂枝汤后,烦躁不解,基本脉症也发生了变化,则是病已传变,切忌再与桂枝汤。如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即是一例。
    [原文]
    太阳病,外证⑴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词解]⑴外证:即表证。指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表证而言。
    [提要]论太阳病脉见浮弱者宜桂枝汤。
    [解析]太阳病外证未解,是指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仍在,当发汗解表。若脉浮紧无汁,宜麻黄汤开玄府以发汗。但因本证脉见浮弱,浮弱者,仍是“阳浮而阴弱”之意,故仍以服桂枝汤解肌发汗为宜。
    此外,本方还有扩展桂枝汤应用范围之意在内,从文中看,并未提有汗、无污,言外之意,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论有汗无汗,只要是脉见浮弱,有正气不足之机,不耐麻黄汤峻汗者,均可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扶正祛邪。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