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髓核是半流体胶状物质,被纤维环四周包围,其上下方为软骨板,椎间盘是椎体连接的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2、病理
(1)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事过甚,或年老体弱,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骨致椎间盘退化,而发为斯病。
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跌仆外伤,或腰部用力不当或强力负重,损伤筋骨,经脉气血瘀滞留于腰部而发为腰痛。
寒湿内侵,阻遏经络:久居湿寒之地,或坐卧寒湿之所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着湿冷,卫阳先损,寒湿之邪入侵。寒性凝滞收引,湿性粘腻重着,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腰痛。若寒湿日久化热,亦可阻遏经脉,壅滞气血而致腰痛。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驻的温熙气化作用,则又出现阳气衰退的寒症。这是一种恶习性循环。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久病及肾,肾阳受损,而发为寒湿腰痛。总之,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
(2)西医学认为:发生腰休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外因则有劳损,损伤,和受寒湿等。
腰椎间盘的生理退变;椎间盘退变是一种规律性变化,椎间盘的发育以20岁为高峰,20岁以后的椎间盘退变己开始,纤维环变性,增厚,弹性减小。30--40岁时椎间盘蛋白糖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换去其弹力及膨胀性能。椎间盘退变性改变常以髓核髓核的退行性改变进展为最快,软骨板随年龄增长也变薄和不完整,并产生软骨囊样变性及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加之腰椎间盘后外侧较为薄弱,而纵贯椎骨内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到第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的宽度只有原灰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结构方面的弱点。腰间盘没有血循环、修复能力较弱;腰椎的人体负重、活动的枢纽,在受外力时,腰椎间盘自来自不同方位的应力,最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病变。
外伤:外伤及积累劳损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人们在弯腰时,髓核向后方移动而产生反抗性弹力,其弹力的大小与负重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负重压力过大,纤维环的退变及本身己有缺陷,髓核就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固定而脱出、突出或分离。脱出是指髓核仍被纤维环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从纤椎环的后纤维爆出,处于后纵韧带之下;分离是指髓核己突出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之外,髓核游离于椎管内。
受寒;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外伤及劳损史,仅有受寒史,其原因可能是椎间盘有发育上的弱点,受寒后使用权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和小血营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
3、症状: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最常见症状,也是最早期的症状。95以上的患者都有腰痛,可出现在腿痛前,亦可在腿痛出现的同时或之后,腰痛减轻,持续性腰背钝痛为多见,平卧减轻,站立或劳动后加重(与腰脊劳损不同)。一部分病人为痉挛性剧痛,难以忍受。如绞痛样,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一部分病人腰痛出现在明确的腰部外伤后的当时、数天后,数月后或数年后,一部分病人腰痛可不明原因突然发生。
坐骨神经痛:由于95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5,腰5骶1椎间隙,故下肢放射痛占80,其中后型可占95。下肢放射痛分剌痛和电激痛两种,前者多见。疼痛多为一侧性,极少数(中央型、中央傍型)表现为双下肢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而加重。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且多起于臀部逐渐向下放射。少数病人可出现向上肢放射。一侧坐骨神经痛可向另一侧转换到对侧。腰腿痛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二 、常用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
出次发作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症状多可以缓解。
(2)盆骨牵引
卧位,重量15——40千克,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3)脊柱旋转复位法
(4)功能锻炼
怎加腰被力量,活动锥间关节,恢复脊柱正常形态,促进受伤组织恢复的重要方法,复位后等疼痛缓解就可以做拱桥练习。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伤情等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活动量。
2、手术治疗
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在X线的监视下将髓核钻碎吸出)、胶原酶化学溶液术(在X光的监视下用胶原酶将髓核溶液)两种。
三、太极拳对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
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显刚,刚中愚柔,在柔和缓慢的动作里作到内劲饱满,在螺旋的运动中显示内劲的连绵不断。
1、太极拳对腰部的锻炼较明显
近人汪永泉先生以古钟比喻太极拳的身法,详述了“身如古钟”的方法,他说:“如将身体比喻为一座古钟,则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顶以下五分之四处为腰圈,钟口为髋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在中心垂直线下端,钟锤可以在钟口内前、后、左、右直摆。”所论身发中的三圈“肩圈”、“ 腰圈”、“ 髋圈”及“钟锤”摆动之法,以腰圈最大最重要。太极拳把人体分为跟、中、梢三节,王宗岳对三节的功能在太极拳《十三式歌》中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他认为三节之中,中节最为重要,所以提出了“命意源头在腰系”的观点。“腰系”在躯干中也是中节的位置,在全身可谓是中节之中,具有“枢纽”的作用。可见腰髋在太极拳的练习的重要性。`太极拳练习时间长腰部的力量会随着练习程度的不同有所增加,从根源上防止腰椎间盘突出证的发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也有很好的疗效。
2、太极拳的弹性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弹性运动就是身肢放长,也可以说是因为放长而生弹性的结果。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所谓顶劲虚领,是把顶劲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是把起向下沉入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躯干上就有向上下拉开的意思,这就使身躯有了放长的感觉。
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去掉后,他就立刻恢复原状,这就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弹性。顾留磬、沈家桢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中所论证的肌肉的这种弹性收缩和放长能起到下列四种作用:
(1) 可以使肌肉本身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段练,可使肌肉内密集的微血管网通畅。
(2) 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身体内一切生命过程。
(3) 可增强肌肉几其他有组织器官的气体交换作用。
(4) 可以身体内得到更多的氧,同时还能提高各组织器官对氧的利用率。
身体的放长运动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弹性得到了锻炼,并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就能消除因血液受滞而引起的病症。
3、节节贯穿的波浪式运动
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要求全身主要关节形成一条龙似的连贯串越,使一节一节的依次通过,加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的协调,恢复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
四、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太极拳“三摇三摆”康复练习法
1、上下摆 8*8拍
2、前后摆 8*8拍
3、左右摆 8*8拍
4、正面摇 8*8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