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三四百年的时间,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60年,因此,相对来说,我们建国后太极拳的发展也经历了不短的时间。这个阶段里,太极拳由小范围、小规模传播转变成为大范围、大规模传播的大好局面,其功效作用和意义也随着铸剑为犁的大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当然,所有这些和祖国的进步繁荣、时代昌明是分不开的了。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太极拳正在世界各地给很多人们带来健康和欢乐。感谢这个时代吧!感谢我们祖国60年的丰功伟业,经历了这一甲子轮回,我们中华民族必会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面,就让我们在一张张凝结了多种情感、能引发我们无限遐想的历史图片中来回顾新中国60年太极拳的发展历程。
一、1949年十月再版的《学习太极拳》。书中有毛泽东、朱德、沈钧儒的题词和毛泽东、朱德肖像。
二、1950年,太极拳视频第一人董英杰又录制了一部太极拳视频。
董英杰1950年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84
董英杰四十年代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83
三、主席提倡打太极拳
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为中华全国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历史悠久的太极拳以及内涵广博的中华武术像其他一切一样面临着不可知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主席为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太极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主席的话表明了党中央和新中国政府对太极拳以及武术的态度,把发展武术运动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日程上来。新中国创立初期,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倡导鼓励下,太极拳在工人、农民和学生中很快得到了开展,迎来了它的春天。
四、1956年2月,《简化太极拳》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4式隆重推出。
李经梧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视频截图,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469
195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武术科组织多位太极拳专家,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以杨式太极拳为动作素材,从原套中汲取典型动作,择取24个不同的姿势,删繁就简,编串而成易学、易练、易记的24式简化太极拳。该套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集中主要结构和技术内容的同时,改变了过去过多的重复动作,便于掌握。
24式的推出,使古老的太极拳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太极拳真正意义上进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从此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它的健身功能。简化24式太极拳的出台拓展了太极拳发展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太极拳的广泛普及,描绘出太极拳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是太极拳运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革新。24式自公布之日起,到目前为止,保守估计,已有100多个国家的十几亿人练过。
五、1960年,有关方面为牛春明拍摄太极功夫记录片《万年青》。
牛春明(1881-1961),亦名镜轩,满族,北京人,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推广者。早年任北京市消防队队医,从杨健侯学太极拳见其勤恳好学,1902年命牛春明 拜澄甫公为师, 由健侯师祖代子传艺,赐名“镜轩” 。1912年,牛春明在中央公园襄助澄甫公授拳;1914年,在杨家武馆任助教。杨健侯过逝后,牛春明曾一路行医,至山西大同、河北石家庄、江西抚州等地,寻师访友。1920年,牛春明南下宁、沪、杭,曾在上海哈同路68号设立太极拳馆,但不久即离沪去浙江,授拳于兰溪、永康一带。后任职杭州国术馆、继任杭州国术馆教务。又设立牛春明太极拳社。解放后,牛春明执教于浙江医科大学、浙江省军区医院、浙江大学。1960年,有关方面为牛春明拍摄太极功夫记录片《万年青》。传其衣钵者为商世昌、潘志诚、顾启欧、瞿文、贺鸣声、丁水德等。其女牛筱灵在香港撰写《牛春明太极拳》一书。
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460
六、语录下的太极拳
在文革的十年中,太极拳等许多优秀的拳种不得不以一些较为特殊的形式出现。
陈照丕“语录拳”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正是极“左”思潮泛滥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充满动荡,到处都在“破四旧”,批斗“牛鬼蛇神”。当时在陈家沟教授太极拳的陈照丕老人也受到了冲击,教拳被当作“四旧”批判。在这种环境下,陈照丕老人被迫编一套语录拳,教授太极拳爱好者。
七、1976年,杨振铭视频杨家录制视频第一人。
杨振铭(1910-1985),字守中,河北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杰出人物和推广普及者。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 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 19岁后在南方教太极拳, 后随父到上海、广州等地 授拳。后来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众多,夫人梁帼义、女帝儿、玛丽、伊丽和拜门弟子有叶大德、朱振舜、朱景雄等得其真传。现香港永年太极拳协会马伟焕亦得其真传。杨振铭久居香港授拳,著有《双人图解太极拳用法及变化》 (1962),《PRACTICAL USE OF TAIChi chuAN》 (1976年波士顿及香港英文本)。
杨守中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479
八、197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欣然挥毫,写下"太极拳好"。
邓小平的题词给太极拳带来了新的生机,标志着我国的传统武术在历经十年浩劫的停滞不前之后,经过风雨的洗礼,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太极拳的春天也随之而来了。
九、太极拳名家视频录制
1978年体育学院为了保存历史资料,邀请陈照奎、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忠荫、肖庆林、刘高明等拍摄电影资料。当时拍摄了83式太极拳和71式炮捶,陈照奎表演了陈式太极拳的单式发劲的动作。北京体院拍摄的演职员分别为:
陈式太极拳
田秀臣: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7%94%B0%E7%A7%80%E8%87%A3
雷慕尼: 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9%9B%B7%E7%A9%86%E5%B0%BC
杨式太极拳
刘高明: 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599
武式太极拳
欧阳方: 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6%AC%A7%E9%98%B3%E6%96%B9
吴式太极拳
李秉慈 : 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6%9D%8E%E7%A7%89%E6%85%88
孙式太极拳
孙剑云: 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5%AD%99%E5%89%91%E4%BA%91
1979年,上海太极拳界老前辈珍贵录像,该录像内容为:
陈式太极拳
顾留馨: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9%A1%BE%E7%95%99%E9%A6%A8
杨式
傅钟文: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5%82%85%E9%92%9F%E6%96%87
24式简化
濮冰如: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6%BF%AE%E5%86%B0%E5%A6%82
吴式
吴英华: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5%90%B4%E8%8B%B1%E5%8D%8E
武式
郝少如: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9%83%9D%E5%B0%91%E5%A6%82
孙式
王禧奎: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7%8E%8B%E7%A6%A7%E5%A5%8E
太极杆子
顾留馨 张玉: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9%A1%BE%E7%95%99%E9%A6%A8
对剑
濮冰如与学生: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6%BF%AE%E5%86%B0%E5%A6%82
推手
顾留馨与唐仁香 郝少如与学生:http://v.taiji.net.cn/search.php?type=video&tag=+%E9%83%9D%E5%B0%91%E5%A6%82
陈式太极剑 何炳泉
十、大步流星进高校
198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成立武术学会,其中专门设立了太极拳分会,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太极拳组织。此后,全国100多所高校陆续成立了太极拳组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校学生太极拳爱好者。
太极拳昂道进入最高学府,以它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风韵征服了众多有知识的年轻学子。
十一、《中华武术》等武术杂志出版
1982年11月,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杂志在北京创刊。
《中华武术》杂志旨在传播国际国内的武术动态,介绍武林杰出人物,不仅为推动武术的发展,更为太极拳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杂志发挥自己图文并茂的优势,理论兼顾技术,浅显易懂地把太极理论技术精髓以及文化内涵传达给人民大众,是太极拳的宣传阵地。
同一时期,一系列武术杂志相继问世,为太极拳在国内外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贡献。
十二、太极进入强对抗
1982年11月,全国首届武术对抗项目--散打、太极拳推手表演赛在北京举行。伴随着太极拳的发展而产生的太极拳推手,终于作为一项体育竞赛面对众人。
将太极拳推手纳入竞技的尝试由来已久。1962年,当时的国家体委武术处提出在上海试验太极拳推手比赛,并制定规则。1979年,散手对抗赛、短兵、太极拳推手等对抗性项目开始在锦标赛试点。本着"积极稳妥"的发展原则,国家体委首先委托了北京体院、武汉体院以及上海、浙江、黑龙江等省市体委对武术对抗性项目进行研究、整理、试验。从1979年开始,连续3年分别在南宁、太原、沈阳三城市进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太极拳推手的表演,为正式比赛提供了充分大量的宝贵经验。
1982年,国家体委先后两次邀请全国各地有实战经验的武术工作者聚集北京讨论制定太极拳推手的暂行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初稿。经过多年充分准备,1982年11月,全国首届武术对抗项目--散打、太极拳推手表演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太极拳推手终于在多年的筹备后进入对抗,进入竞赛,还原了太极的技击属性。
十三、首次集体打太极
1983年9月,在上海举行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有29支代表队的189名运动员参加了武术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有500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太极拳爱好者聚集上海人民广场,共同表演太极拳。在现代文明充斥的大都市上海,多达5000人集体演练太极拳,这本身就说明太极拳这一古老的运动项目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现代社会,贴近现代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深入人心。同时,这次表演开集体演练太极之先河,开拓了太极拳演练的新视野、新思路,开辟了太极拳表演的新模式、新形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四、三年苦心在挖整
1979年,国家体委发文,倡议进行武术挖掘整理工作。1983年到1986年在国家体委武术挖整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在各级体委武术挖整组的积极配合下,武术挖整工作在全国范围全面展开。先后动员了全国8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武术爱好者,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遗产"工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华武术的一贯方针。
从1983年开始的自上而下进行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工作,历时3年,对全国的武术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对传统技艺进行挖掘整理,以避免失传。广大武术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热心的人民群众与老拳师们也纷纷献技献物,把家传珍宝无私地奉献出来。
1986年,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通过3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各省市编写的各拳种理论、技术传播发展的典籍651万多字;录制70岁以上老拳师艺395小时;收集有关文献资料482本,古兵器392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太极拳的珍贵史料,获得一批极有价值的太极拳技、拳理的祖传孤本、善本、抄本,成为继承、发展太极拳的宝贵资料。
十五、1984年首次国际太极赛
视频链接: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2918
1984年4月22~25日,由湖北省体委主办的"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在武汉举行,来自日本、加拿大、危地马拉、新加坡、美国以及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选手与中国近百名选手参加了表演比赛、切磋技艺。
虽然这次比赛由湖北省体委主办,但是中国武术协会相关人士均到场,这是官方而后一系列行动的启动,是次年搞国际武术邀请赛的前奏。整个比赛竞争激烈、气氛热烈,成为太极走向世界的一声春雷。
十六、太极走向单项赛
1984年9月,全国太极拳、剑邀请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0个省市近40名优秀太极拳选手参加了陈、杨、武、吴、孙五式以及48式、88式7个项目的比赛。这次比赛为太极拳、剑脱离其他武术项目,走向单列比赛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太极推手原来放在对抗性项目竞赛中,与武术散手同时比赛,从这次比赛开始,与太极拳密不可分的太极推手终于归于太极拳系列中。这次太极拳、剑邀请赛是建国以来武术运动的第一次专项比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极大地推动了太极运动在全国的普及和发展,把尽快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十七、表彰千名辅导员
1984年,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的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为了推动群众性武术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体委在全国开展了"千名武术辅导员"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优秀辅导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太极拳教学的。这次表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群众习武的热潮,太极拳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校、站等相继成立,成为开展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活动的基地。
十八、正式成为单项赛
1986年,国家体委将太极拳、剑、推手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比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们终于有了可以展现自己拳技的一片天地,太极拳这项内涵与外延同样广博的运动终于有了自己的单项比赛,这无疑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
十九、中日太极拳大交流
1988年4月,日本太极拳联盟组织日本百名太极拳爱好者到北京参加了中日太极拳比赛交流大会。紧张热烈的比赛之余,中日太极拳爱好者云集天坛,在宏伟的祈年殿前集体演练太极拳。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中国的太极文化更是受到日本人民的青睐。早在1984年第一届全日本中国武术表演大会上,中国武术运动员便以技惊四座的表演令日本观众大饱眼福。1987年3月31日~4月7日,首届中日太极拳比赛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中日之间的武术交流活动特别是太极拳的交流活动频繁上演。日本,成为除中国以外开展太极拳运动最广泛的国家。全日本太极拳联盟,成为国外规模最大的太极拳组织,为太极拳在日本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是太极的魅力,使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习惯和历史传统的人能够携手在一起。太极拳,把中日两国人民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二十、传统太极进竞技
1988年,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活动的需要,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编制成"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突破了民间传统太极与竞技之间的隔阂,真正把传统武术纳入竞技体系。1997年,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也随之问世。
二十一、1991年起,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连续举办了多届太极拳年会。
12月,原国家体委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武术之乡”评选活动的通知》。通知规定:以县、市为单位参加评选;每三年评选一次。首批评定命名35个 “全国武术之乡”。
二十二、1993年,第一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河南省温县举行
8月25日-30日,第一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河南省温县举行,来自全国34个武术之乡的43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二十三、第十一届亚运会大型太极拳集体演练
1990年9月29日~10月4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在全世界人民的注目中,中、日两国1500名太极拳爱好者共同表演了大型太极拳集体演练。
在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在古朴而现代的北京,千余人,身着白衣,和着声声古乐,翩翩演练太极。举手投足间散落无限东方神韵,势势相连,舒展悠长,尽现深厚的底蕴、和谐的意境。太极拳,树立起走向世界体坛的一个崭新里程碑。从这一天起,全世界都关注着这一东方的运动,全世界都关注着崭新的北京、崭新的中国。
二十四、世界武术锦标赛
1991年10月12~16日,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中国北京举行,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太极拳以重要的组成部分走向世界级比赛赛场。
1992年11月21~27日,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995年8月17~22日,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举行,来自56个国家的88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每次比赛的参赛人数和参赛运动员的水平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表明源于中国的武术、太极拳绝不再只属于中国人,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二十五、奥运和健身计划
1994年,国家体委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武术,在这两项计划中均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太极拳,更是在健身功能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练习人数最多的一项运动。
"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使太极拳这一科学的健身方法更加普及,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练武热潮。习练太极拳的人数越来越多。除专业队外,大批的民间团体、社会团体、民间自发组织习练太极拳,群众性的民间活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太极拳运动迎来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发展。
二十六、中华武林评百杰
1995年12月18~20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在山东省莱阳市揭晓,共评出百名武杰、十大武术教授、十大武术名师、十大武术教练和十大武星。
有很多太极拳著名运动员和太极拳名家榜上有名。武林百杰的评选全面肯定了太极拳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为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七、武术有了段位制
1998年4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首次颁发武术段位证书。此次获得段位证书的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太极拳师,也有很多活跃在基层从事太极拳辅导工作的骨干。
为了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与武术理论水平,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从80年代初就维组织有关专家就建立武术段位制体系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并于1994年开始进行调研、制定方案,1995年开始在河南、江苏等省进行试点。1996年7月邀请国内数十名武术专家对试点工作及段位制的实施细则进行了审定,并提交同年举行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审定。经原国家体委批准,终于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
二十八、万人广场展风姿
1998年10月15日,为纪念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发表20周年,为庆祝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万人太极拳表演。
宏伟的天安门作背景,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作舞台,万名中华儿女一展风姿,集体表演太极拳。爱我中华,爱我武术,无论是参与表演的太极拳爱好者,还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普通百姓,面对眼前这壮观的景象,都难以抑制自己心中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激动。万人太极拳表演,将永载史册。
二十九、千年曙光伴太极
2000年1月1日,泰人顶上,伴着初生的太阳,在世纪之交的曙光中,太极拳名师门惠丰表演太极拳。4万台摄像机同时联播,向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这是人类电视史上最大的一次联合行动。人类现代科技的高度文明,使全世界有机会共同欣赏到各个国家沐浴在新世纪阳光中的喜悦,也让全世界目睹了象征着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内涵的太极拳。
古老的太极拳,在新世纪曙光的照耀下,向世人揭示,它,已经昂首阔步,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走向了21世纪。
三十、太极拳健康工程
2000年4月,中国武术协会开始着手制定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太极拳健康工程。
太极拳健康工程,是将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品牌,系列、持续地推向世界,制定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太极拳工程包括开展太极拳活动月、举行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推行太极拳辅导员制、加强新时期的太极拳理论研究等一系列内容。
三十一、首次免费教太极
2000年5月,中国武术协会启动太极拳健康月活动,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太极拳月。
中国武术协会在它的所在地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次举行全世界第一次免费教太极拳活动。密密麻麻的人群挤满了武术协会的大院,武术协会从北体大等院校组织了20多人的教练队伍,主要推出8式和16式的简化太极拳。参加人数达1500余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官方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有意识的向社会推广太极拳的活动。为将这个活动坚持下去,武术协会要求,各省市武术的管理部门、行业体协、武术社团组织、太极拳辅导站均要在每年的太极拳健康月开展包括免费教学在内的一系列太极拳活动。
三十二、全世界太极拳月
2000年7月,在国际武联执委会会议上,执委一致表示支持中国的5月太极拳月活动,并将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受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太极拳已经为全世界所接受,各种各样的太极拳活动在全世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三十三、世界太极大聚会
2001年3月22~26日,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是中国武术协会在世界范围内推出的武术单项拳种的大型活动。首届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引起了国内外太极拳习练者的强烈反响,纷纷报名参会,报名人数已经达到2000余人。武术中心和武术协会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让它成为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共同的节日。
三十四、2007年4月12日清晨,温家宝总理在东京市内锻炼身体,与日本百姓一起跑步并打了一套太极拳。
三十五、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揭牌
2007年8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左)等领导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揭牌。
三十六、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全国总决赛
2008年4月1日,康龙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全国总决赛,总擂主王战军。
三十七、2009年太极拳表演破纪录
全民健身日主会场太极拳表演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8月8日是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为纪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一周年,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北京主场——北京市万人太极拳表演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及景观大道举办、并成功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万人共打24式太极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30648人,于2004年4月1日在中国河南洛阳市第22届洛阳牡丹节开幕式上产生,整个表演共用时16分40秒。
本次万人太极拳表演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组织了34000人的太极拳表演队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城八区等28家组织单位,动员了40个中央和市属的局委办机关、事业单位,10所高校,30多家企业,60多家俱乐部,200多个社区的居民,多家社会团体组织、研究会等参演单位。表演队伍涵盖了工农商学兵代表,还有200多残疾人代表,90多名部级和局级领导干部和12名武术明星、世界冠军等。
上午8点,主会场活动正式开始,尽管天空下起雨来,但是现场的气氛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为现场的太极拳爱好者送来了一丝清凉。6分钟的表演之后,经过最终确认,共有33996人完成表演——成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该项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体育局承办,是一项规模大、影响大、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群众品牌活动。
三十八、2009年8月20日,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开幕
本届交流大赛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3个地区的236支队伍3038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其中境外代表队80支409人,境内代表队156支2519人,参加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110人。无论是参赛国家、代表队,还是参赛人数均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三十九、2009年8月21日中国第一家太极拳博物馆开馆。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与太极拳相关的历史实物及图片资料,清晰反应了太极拳由萌发到各流派发展成长的各个阶段历史,真可谓400百年太极拳流传发展史尽收眼底。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建立,将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保护、推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深远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