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说明(2)

类别:拳谱名称 更新时间:2011-06-27 浏览次数:6509 中医太极网

第十六式:撇身捶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先右后左微转,两手在腹前微上掤后下沉,右拳变掌,双手同时走下弧,向左右分于身体两侧,掌心相对,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下分时要接劲,心气下降,身体有下沉之感。两手上接劲时吸气,分时呼气。

内劲:劲由丹田发起,下行于腿,上行顺督脉至两肩,贯于两手。

用法:可用两手腕或手背撩击身体两侧敌之裆部。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下沉,立身中正,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横跨一步;同时两手先逆后顺缠向上翻合于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上撩划弧交叉时,与开右步同时进行,协调一致。腰劲下塌,裆要开圆。此动为下开上合,吸气。

内劲:接上势,劲缠至两手后,腰略左转,劲缠至左腿,再开右腿,同时两手先逆后顺缠合于胸前,劲再塌于腰。

用法:左右撩击后,两手守护于胸前。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还在左腿,两手在胸前左逆右顺缠向左上展,目视左侧。

要求:两臂不能展直,转时两臂要与腰相结合。此动呼气。

内劲:劲以腰左转缠于两手,左逆右顺。

用法:此是“欲右先左”之动,欲向右转,先向左开,有“声东击西”之意。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手逆缠,走下弧经右膝下转至右腿外侧,左手变顺缠经左耳侧向前推于鼻前正中线,变逆缠,目视右前方。

要求:右手下转时,裆腰劲下沉;如练大身法,还要更低,肩、肘均要从膝以下转过,也有用右肩打“七寸靠”之说。往下转时,要先上引。上引吸气,下转呼气。

内劲:塌腰松胯,腰向右转,以右为主。劲由腰至肩,由肩至肘、至手;裆劲由左腿里缠至右腿变外缠,两膝、两脚相合。左手由顺变逆缠合于胸前。

用法:此动由腰劲催肩,可高可低打靠或肘法。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向左转,左手逆缠下捋,至左膝下,右手顺缠上掤,目随右手转动。

要求:两足踏实抓地,全靠裆劲左右盘旋,腰左右旋转,带动两臂螺旋缠绕。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劲由右腿里缠至左腿变外缠,腰劲向左旋转,缠于左臂逆缠下沉。右臂顺缠里合,顶劲领起。

用法:向左转体,随裆腰劲,贯于肩肘,含有打左背折靠或左上掤肘法。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在左,身体继续左转,左手逆缠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右手顺缠,小指领劲,在身前平拦至左前方,目随右手转至左前方。

要求:旋转时,以腰脊为轴,不丢不顶,连绵不断,圆转自如。此动与上势相连,继续呼气。

内劲:接上势,内劲不断,继续左转。

用法:练习裆腰的盘旋劲,结合两臂的螺旋缠绕,使周身形成一个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肘,形于手指的空间螺旋运动,逐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奥妙境界。

动作七: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向右转约120º,左脚尖内扣,左胯要松,膝微屈。右手变拳,逆缠外翻,向右上掤,至右太阳穴,左臂撑圆,左肘里合。目通过左肘尖视左脚尖。

要求:旋转时,拧腰转裆,身体微前倾,身虽斜而中气正。右拳、左肘尖、左脚尖形成一线,周身相合,切勿弯腰凸臀,此势吸气。

内劲:劲主宰于腰,由左腿移于右腿,随重心移动转腰,劲贯于右肩、右肘,合于左肩、左肘,有左肩与右胯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之意。

用法:劲由腰裆贯于右肩时,含“背靠”与“上挑肘”法;左肩肘下合,可引劲落空,亦可用下采肘法。

《 歌诀》 云:

撇身拳势最难传,两足舒开三尺宽。

两手分开皆倒转,两腿合劲尽斜缠。

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手叉在左腰间。

身似侧卧微带扭,眼神觑定左足尖。

顶劲领起斜寓正,裆间撑开月半圆。

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右手撤回又一捶,此是太极变中拳。

第十七式:青龙出水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拳顺缠下沉划弧合于右腰间,左手由左腰间先顺缠后逆缠向前合于胸前,目视右前方。

要求:重心合于左腿,松胯屈膝,右拳合于右腰间,立身中正,此动右拳弧线下行时呼气,里合时吸气。

内劲:劲由右腿合于左腿,左腿里缠,右腿外缠,腰劲右转,右臂顺缠,沉肘松肩,合于右腰间。

用法:设对方突然从我背后推来,我身体应迅速右转,沉右肘,松右肩,使其扑空,右肘向右后击其胸。另外如果对方从右侧抓我右臂,我应迅速沉肘松肩,旋腕转臂,解脱其抓拿,用肘或拳击敌。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迅速向左转,重心迅速移右腿;右拳自右腰间逆缠迅速向右膝前发劲冲拳,左手顺缠半握拳收至左肋下,左肘向左发肘劲,目视右下方。

要求:用裆内弹簧力及腰的旋转力,将拳催出去,做到劲达力点,周身完整一气,开裆贵圆。此动呼气。

用法:此拳下打可击对方裆或小腹部。还可在发劲之后,右拳顺缠向上往后崩,并含背靠劲,故有“里缠外崩”之说。

第十八式:双推手

动作一:接上势,右拳变掌上掤前引,左手变掌随身体右转与右手相合,目视右前方。

要求:两手相合时与腰劲结合。

内劲:劲由腰贯于两手,裆劲下沉。

用法:接劲下捋。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自右腿微向左移,左脚尖外摆,两手左逆右顺缠下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裆走下弧左移,两手下捋向外掤劲不丢,顶劲领起,身法中正。此动呼气。

内劲:腰劲螺旋下沉,右腿劲里合,左腿劲外缠,两手左逆右顺缠下捋。

用法:捋其左臂下合,使其面朝下倾倒。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身体继续左转,提右腿划弧,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里合;两手左移右顺缠随身体旋转继续左捋,目视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上步时,两手捋劲不丢,身法中正,接上势继续呼气。

内劲:劲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腿劲外缠,右腿上步,脚尖领劲里合;腰左转,劲达两手,外掤后捋。

用法:转身上步后捋,是一种沾粘连随法。使敌有“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之感。

动作四:重心移至右腿,身体继续左转,两手由左逆右顺缠,变右逆左顺缠,向左后向上划弧,合于左胸前,目视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时,裆从左边移至右腿;两手由捋变推按劲,要圆转自然,不能断劲。此动吸气。

内劲:劲由左腿缠至右腿,腰劲左转,松肩沉肘。胸腰运化,旋腕转膀,劲贯于两手,合于左胸变推按劲。

用法:由捋转推按法,向前平推。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向右转,松胯下沉,两手合力前推,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塌腰松胯,合力前推。上动呼气。

内劲:含胸塌腰,腰劲略右转,松肩沉肘,劲贯于两手。

用法:两手合力,封敌双臂,平胸前推。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在右,左手逆缠下沉于身体左侧,右手逆缠略上升,目视左前方。

要求:脚步不动,手随身转,左膝随身体左转时外摆,以腰脊为轴。接劲时吸气,左手下沉时呼气。

内劲:劲以腰脊为轴,贯于两手。

用法:左侧身引劲。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左膝随身体转里合,右手变拳顺缠下沉里合于腹前,左手顺缠由身后划弧向上转至身前左侧,高于头顶,目转视前方。

要求:左手上翻时,要身法中正,切勿挑肩,此动吸气。

内劲:以腰脊为轴,带动两臂旋转,左上右下有相合之意。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在右腿,左脚尖点地,屈膝松胯,含胸塌腰。左肘下沉与右拳上托相合,目视前方。

要求:身法端正,上下相合,此动呼气。

内劲:由丹田贯于左肘与右拳。

用法:上下相合,可用拿法;左肘向下可击对方后脑与后心。

《 歌诀》 云:

左肘在上,右拳在下,胸有含蓄,侧首俯察;

左足点地,右足平踏,两膝屈住,胸中宽大;

神灵气足,有真无假,承上启下,形象古雅。

第二十式:倒卷肱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右拳变掌,逆缠划弧下沉于身体右侧,左手向前推,重心在右腿,左脚尖虚点地。目视前方。

要求:右手下沉时,以肩右转,带臂下沉,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右手顺缠由后上翻合于右胸前,身体略左转,提左腿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着地;左手略向下塌劲,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退左步时,必须等到右手将合至右胸肘再退步,两手欲前先后有相合之意。此动吸气。

内劲:以腰为轴,右手由逆缠变顺缠,随腰劲旋转,向上合于右胸前;腰劲再左转,提左腿,脚尖着地,里缠退步。

用法:倒卷肱为倒退防护法。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略左移,身体向左转,左手逆缠后捋,右手逆缠前推,目光瞻前顾后。

要求:重心移动与左手后捋,右手前推要协同一致,身法中正。此动呼气。

内劲:以腰为轴,劲由右腿移至左腿,随腰左转,缠至左肩、肘、手,再逆缠后捋,右手逆缠前推。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后向上划弧,合于左肩前,提右腿划弧退步,右手略顺缠下沉。目视前方。

要求:退步时随重心移动,脚步里缠划弧后退,髋关节放松、灵活。此动吸气。

内劲:劲发于丹田主宰在腰,随腰转动,下行于腿,上行于臂,一动周身结合。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移于右腿,右手逆缠划弧下捋,左手逆缠向前推,目视前方。

要求:身法中正,以身带手,此动呼气。

内劲:以腰为主宰,劲由左腿里合缠至右腿,腰劲上行,以身法带动右手逆缠下捋,左手逆缠前推。

用法:倒卷肱是撤退的一种方法。但撤中有守,守中有攻。主要以腰脊为轴,屈膝松胯,退步灵活自然,两臂在身体两侧圆弧转动,以护身体两侧之要害。两手交替前推,可随时击打来侵之敌。

说明:倒卷肱一势是连贯动作,为便于教学,故将此势间断、分解。待练熟后,应将动作连贯起来,一气呵成。练习倒卷肱时,正规要求,从退左脚起,连续五步还原到左脚上。如场地小,退一步或三步均可。

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右手由逆缠变顺缠,向后向上划弧合于右肩前;此时身体微左转,提左腿向后退步,脚尖着地;同时左手微下沉。重心微左移,左脚踏实,身体微左转,右手前推,左手下沉于右小臂内侧,两手相合,目视右前方。

要求:塌腰松胯,两手有相合之意。此势继续吸气。

内劲:劲由右腰上缠,通过右肩肘,至右手前推下塌,两手相合,腰劲略左转,劲由右腿略向左移。

用法:有下捋之势。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略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后方退步;同时左手逆缠下捋划弧变顺缠向上向前,与右手顺缠下捋上合于胸前交叉。左手心朝外,合于右小臂内侧,右手心朝上,在胸前中线,目视前方。

要求:移重心向后落步,两手划弧交叉,要稳定重心,立身中正,倒退步要轻灵自然,上下相合。两手下捋时呼气,上合交叉时吸气。

内劲、用法与第七式白鹅亮翅中动作三相同。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上掤于右前上方与眉平,左手逆缠下按于左膝上方;提左膝把脚收于右脚左前方,脚跟提起,脚尖着地,目视前方。

要求:屈膝松胯,立身中正,两手掤圆,虚领顶劲。

内劲:劲随腰右转,上行于肩(松肩),再催于肘(沉肘),贯于手指(右手中指领劲)。左手下塌,劲贯于手指,再回归丹田。

第二十二式:斜形

动作一: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沉肘松肩,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

要求:以身带手,催动两臂转动,如风摆杨柳一样。此势吸气。

内劲:劲由丹田发出,由腰缠至右肩,过肩肘至手(以右手为主),右手顺缠在面前划弧,左手逆缠向后划弧。

用法:如对方用拳击我面部或胸,我可迅速侧身左转,用右手臂裆过。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微向右转,脚尖着地,膝向里合;左手随身转由身体左后向上划弧,向前合于鼻前正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转动时,以腰为轴,顶劲领起,此动呼气。

内劲:以腰为轴,劲由左向右转,缠至右手划弧下按,左手顺缠合于胸前。再迅速向右转体,右手下拨,左手裆面,守护中门。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下沉,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方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两手上掤,身体下沉,右腿支撑重心,屈膝松胯,上下相合。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微下沉,左脚跟着地,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两手继续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开步时,足跟里侧铲地而出,两手上掤,腰劲下塌,有上下对称之意。此动呼气。

内劲: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顺缠上掤,提左腿里缠开步,沉肘松肩,劲合于腰。

用法:两手上掤,可捋可挡,提腿可蹬、踹、勾、挂,左肩含背靠法。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随身体左转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转体移重心要协调一致。此势分大、中、小三种身法练习。具体说明参照第八式斜形动作四中的说明。

内劲:以腰左转,劲下行缠至左腿合住。左腰上行,缠至左肩、左肘、左手,右手逆缠旋腕合于右胸前。

用法:此势以左侧为主,右侧为辅。左侧为挤劲、至肩、至肘、至手,右手做后盾,随时呼应。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腿,左手五指合拢变勾手,弧线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

要求:左手上提,手腕放松领劲;右手蓄而待发,松胯塌腰,劲蓄在右腰间。此动为吸气。

内劲:塌腰、松肩、沉肘,使劲贯左手腕。

用法:五指合拢,以防被人折拿手指,上提手腕,可击对方下颏。

动作七:接上势,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视前方。

要求:此势两手两脚位四隅,要立身中正,舒展大方,开裆贵圆,虚领顶劲,上下四旁,八面支撑,称之“中定身法”。此动为呼气。

内劲:以右手为主,腰劲右转,缠至右肩,劲到松肩;再缠至右肘,劲到沉肘;再缠至手,劲到坐腕,劲贯中指端。成势时,要屈膝松胯,含胸塌腰,立身中正,顶劲领起,周身放松,气归丹田。

用法:此势为“中定身法”,有支撑八面之意,向右开时,含有右肩和右肘的击法。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略向左移,左手变掌上领劲,右手由右顺缠划弧向左,与左手有相合之意,目视左手中指端。

要求:塌腰松胯,重心随身体微左转前移,切勿弯腰探身。此动两手相合时吸气。

内劲:劲由右脚里缠上行,随腰左缠上行过肩、过肘,达于两手,欲有相合之意。

用法:两手相合,搭于对方右臂,可用捋劲。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收回,脚尖点地;同时两手随身体右转下捋至右外侧;左顺右逆缠,两手心朝外。目视左侧。

要求:两手合劲,向右侧捋时,随重心右移,腰劲下塌,周身一致。此动呼气。

内劲:劲由腰右转过两肩到达两手合力变捋劲;另则,左肩下合,右肩向后上靠,劲由左肩通过,到达右肩。

用法:对方从前来,顺手合力将其劲捋空;对方从后来,左肩下合,将来劲引空。右肩可打背折靠。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尖虚点地;左手逆缠划弧上掤,右手顺缠划弧向下与左膝相合,目视身体右前方。

要求:以腰为轴,左右转动,下合时,左手上掤,右手与左膝,右肩与左胯均有相合之意。此动吸气。

内劲:劲由腰左转,左手沉肘松肩,逆缠上掤,右手顺缠下合。劲再由右肩通过到达左肩。

用法:先向后右捋,对方抽回时,打其回劲。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手顺缠向上收于右腰间,左手顺缠立掌向前,目视前方。

要求:提左腿时,上下相合,右腿支撑重心要稳。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左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目视前方。

要求:重心仍在右腿,上左步要自然。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四、动作五也可连贯不停。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微左转,同时,右手略顺缠,向前上方穿掌,左手逆缠向下,五指合拢,向身后方掤出,目视前上方。

要求:穿掌时,右脚蹬地,腰劲贯手指,此动呼气。

内劲: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在腰,通过肩肘,贯于手指,周身一致。

用法:右穿掌可直插对方咽喉,也可穿其眼睛。左手五指合拢在后,可解脱擒拿,亦可击对方裆部。

动作七:接上势,重心在左,身体速右转,右腿屈膝提起,右手迅速逆缠外翻,上掤后捋至额前上方,左手变掌顺缠上掤至身体左侧,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两手划弧上掤,提腿迅速转身,动作要协调一致。此势为过渡动作,熟练时,此动不停,吸气。

内劲:劲由腰向右滚翻,缠至两臂旋转,贯于两手加捋劲,走上弧再下煞于腰。

用法:迅速转身向后可用背靠和向后发肘劲,亦可不提右腿,两手上掤对方手臂,左胯挑对方裆部,使其从上跌出,与摔跤的胯背式相同。

动作八: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身体继续右转,提左脚向左前方迈步,重心偏右;两手由上往下交叉于腹前。身体由动作六开始至动作八转体180º,目转视前方。

要求:熟练后,上势可不停,可一气呵成。右脚落地踏实,左脚迈步要稳。松胯屈膝,腰劲下塌,两手与转腰结合。此势继续吸气。

内劲:劲合于腰,沉于脚,贯于手。

用法:闪通背亦有“三通背”之称,身法左闪右闪,内劲顺任、督二脉环行三周,在左、右背通过三次,故有“三通背”之说。“闪”者,将背后来劲引空,快速将对方跌出。

《 歌诀》 云:

自从闪通大转身,一波三折妙如神,

禹门流水三级浪,讵少渔人来向津,

东来东打原无定,只此一击定乾坤,

人说此中多妙术,浩然一气运天真。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两手双逆缠下分,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下分时,随重心移动,分手要在身体略右转时进行,以身带手。此势呼气。

内劲:劲由右腿缠至左腿,两臂随腰劲转动逆缠下分。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由左腿再移向右腿,松右胯,两手变顺缠下合。右手握拳屈肘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掌心朝前,指尖朝上,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

要求:重心合于右腿,塌腰松胯,周身相合,意识集中,以静待动,有一触即发之势。此势吸气。

内劲:腰劲下塌,含胸束肋,松肩沉肘,劲合于拳。拳勿握紧,右脚尖内扣,右胯放松下沉,使右腿形成一个螺旋缠丝劲,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反弹的力量越大。

用法:周身合劲团聚不散,内劲饱满充溢时,可用肩发肩,用肘发肘,用掌发掌,用拳发拳,掌握这个合劲后,即可随心所欲,任其自然。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身体迅速向左转;右拳逆缠,迅速向前发劲,左肘快速向后发劲。左手半握拳,收至左肋旁,目视前方。

要求:发劲时,右脚蹬地,裆劲内扣,拧腰转裆,以腰脊为轴,立身中正,旋转发力,前拳后肘,二劲平衡。发劲时配合呼气。

内劲:丹田劲沉于右脚,再由右脚蹬地发出,顺右腿里缠至左腿,腰劲迅速左转,上缠至右肩肘,再逆缠达右拳顶;左肘辅助发劲,使周身完整一气。

用法:向前螺旋冲拳,可击对方胸部,左肘后击,可打背后楼抱之人的肋部。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略右转,重心略向左移,右拳变掌划小圈接劲,左手变掌走上弧与右手相合,目视右前方。

要求:两手相合接劲时,以腰催左手与右手相合,切勿单臂运行和身体前探。此动吸气。

内劲:身体右转,腰劲贯于左手与右手相合。

用法:搭手接劲,准备下捋。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略右移,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外摆,两手左逆右顺缠合力向左下方捋,目视右前方。

说明:此势动作仍是过渡动作,为表示清楚,特此介绍,在练习时,可以不停顿。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经左脚后向右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同时,身体继续左转,两手继续向左捋,目视右前方。

要求:移重心,上步要自然,两手捋、掤劲不丢。

动作四:上势不停,重心右移,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向上划弧合于肩前,随两手相合,身体向右转,目视右前方。

要求:在由捋变按时,两手下捋上合,腰裆左移右旋,沉肘松肩,旋腕转膀,使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转折顺遂。此动继续吸气。

内劲:劲继续右转,塌腰松肩,缠至两手。

用法:由捋劲转变为按劲,调节转换,全在裆、腰、胸间运化。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在右,身体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20厘米处,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要求:按时要松胯塌腰,松肩沉肘,两手合力随身体下沉前按,周身一致。此动呼气。

内劲:周身完整之劲,通过松腰胯、沉肩肘,贯于两手,形成按劲。

用法:双手合力将对方按出,或以听劲与粘黏劲封闭对方,使其处于被动。

第二十六式: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顺缠,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旋转,重心在右,左腿以脚尖为轴,膝随身体转动里合,目视两手。

要求:两手旋转时要圆活,不能有抽扯之形。此动吸气。

内劲、用法与第五式单鞭中动作二相同。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左腿以前脚掌着地,膝随身体转动外摆;右手逆缠,五指合拢,手腕领劲,走弧线向上提起与肩平;左手手心朝上,随身体转动下沉于腹前,左肘掤劲不丢,目视右手。

要求:右手变勾手上提时,随身体旋转,塌腰松肩,沉肘,以腰为轴,节节贯串。此动为开,呼气。

内劲、用法与第五式单鞭中动作二相同。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全移于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左膝内扣,右手碗领劲;左手不动,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右腿支撑重心,上下相合,切忌弯腰凸臀。此动为合,吸气。

内劲、用法与第五式单鞭中动作三相同。

动作四: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左腿脚跟内侧着地,向左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沉合劲,目视左侧。

要求:立身中正,掤劲不丢。此动为开,呼气。

内劲:团聚丹田之气,上领右手碗,顺大腿下行缠至脚跟内侧,脚大拇趾领劲,左臂下沉,向右引劲。

用法与第五式单鞭中动作四相同。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掤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左手。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外下弧线,旋转移动,左膝不能超出左脚尖;左手外翻时,注意不能挑肩架肘。此动吸气。

内劲:以腰带动,劲由右脚外向内逆缠上升至长强穴,再由内向外顺缠至左脚尖。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再上行由腰至肩、至肘、至手;左手大拇指领劲。

用法:此势左侧含背折靠和穿肘法。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顺缠放松下沉。目光将左手送到位置后,转视前方。

要求: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松胯、屈膝,开裆贵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两臂与两腿两相合之意。

内劲、用法与第五式单鞭中动作六相同。

第二十七式:云手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略向左移,右手变掌顺缠划弧下沉至腹前,掌心朝左,指尖朝前。脚步不动,左手领劲,目视身体右侧。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手由顺缠变逆缠,划弧外翻上掤,至右前上方;左手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目视身体左前方。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由顺缠变逆缠,划弧外翻上掤,右手变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并步于左脚内侧,目视身体右前方。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微右转,右手由顺缠变逆缠,外翻上掤;左手顺缠走下弧,里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目视身体左前方。

说明与要求:云手以腰为轴,两手在体前分别向左右两侧划圆,如车轮滚翻,上下往返,按拳论要求,两手运转,上不过眉,下不过脐,随步运动,随身旋转。

练习方法:并步、偷步(即插步)、盖步均可。一般采用并步法。并步法为提右脚收于左脚内侧,为一并步;然后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为一开步,这样可循环往复练习。在练习时,可根据场地大小适当安排,如地方适当,一般采用三并三开式;如果地方狭窄,可采用二并二开式或一并一开式。但注意最后应为左开步,还可以用偷步或盖步方式向左右来回运转。随练习条件的改变也可再变姿势。图解只列举了一并一开式,请练习者酌情掌握。并步云手时为呼气,开步时吸气。

内劲:气由丹田发起,以腰为轴,上旋于两臂,下盘于两腿,步法轻灵变化,两臂随身体摆动,劲贯四梢。

用法:云手是左顾右盼的一种练习方法,运用左过右来,右来左过,循环不己,结合灵活的步法,可左可右,可进可退;愉步、盖步均可转体,并且迅速方便;是以防守为主,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攻防兼顾,步法灵活的一种练习方法。

《 歌诀》 云:

两手转环东复西,两足横行步法奇;

来回运气恒不己,双悬日月照乾坤。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松胯屈膝,虚步,脚尖点地。两手左逆右顺缠,左上右下划圆交叉于胸前相合,目视身体右前方。

要求:收右腿与两手交叉同时进行。右臂合时,掤劲不丢。松胯屈膝,身法中正。此势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在左,提右腿向右后方开一步,右臂随身左转向左引劲,目视身右侧。

要求:开步时有上引下进之势,身法不丢。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右臂逆缠下分,左手逆缠上掤,目视前方。

要求:手臂分开时,随裆腰旋转,身法中正,两臂掤劲不丢,有支撑八面之势。此动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右手顺缠外翻,上掤至身体右侧与肩平,目随右手旋转。

要求:右手外翻上掤旋转时,要开胸松胯,有开中寓合之势。此动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由右向左转,重心略右移,右脚尖内扣,同时右手变逆缠,内转合于右胸前;左手顺缠里合,目视右前方。

要求:塌腰含胸,松胯屈膝,脚尖内扣,周身相合。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向后划弧,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沉肘松肩,顺缠向右侧推;左手顺缠收至腹前与脐平,手心向上,目视右前方。

要求:要随着转体推右掌,周身一致。此动呼气。

内劲:此势以腰为轴,劲先合后开;再塌腰、松胯、开胸、转臂将右手合于右胸。再转体,松肩沉肘,劲贯右手掌。

《 歌诀》 云:

上下手足各相随,后往前转莫迟疑;

只分身法转不转,击搏各有各新奇。

第二十九式:右擦脚

动作一: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微右转,左手逆缠上掤与右手相合,目视右前方。

要求:左手与右手相合时,以腰劲相催,左膝微内扣,意在两手。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微向左转,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下捋,目视右前方。

要求:两手下捋时,外掤劲不丢,随身体旋转放松下沉。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左手由逆缠变顺缠,划弧向上,再变逆缠与右手交叉相合于胸前。同时,提左腿向右腿外侧交叉盖步,重心在右,左脚跟外侧着地,目视右前方。

要求:重心在右腿,手脚同时交叉相合,周身放松灵活;切勿僵硬,重心不稳。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左脚掌踏实,右腿虚足点地,两臂逆缠外翻上掤,身体下沉。目视右侧。

要求:身体下沉,两臂上掤,有上下对称之意。腹肋部之肌肉应松驰下沉,左腿重心稳定。此动呼气。

动作五:接上势,右腿迅速向上踢起,两手自上而下分开,右手合力击拍右脚面,左腿独立步,目视右前方。

要求:左腿支撑重心要稳重,两手上分下合劲要均匀,形成左右对称。右脚上踢起脚速度要快,上下相合。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此势劲由腰间发出,上缠至左手,两手相合。下捋再交叉于胸前上掤,身法下沉,稳定重心,提腿上踢与右手相合,劲达右脚、右手。

用法:设对方在右,右手由上向下经对方面部晃其视线,提右脚低踢其裆,高踢其胸腹或下颏。

第三十式:左擦脚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环绕外摆落地,脚跟外侧着地,重心在左。同时两手左上右下交叉于胸前。目视正前方。

要求:稳定重心,右腿顺缠外摆,两手交叉。同时做到身法中正。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继续右转,左腿虚脚点地;同时两臂外翻上掤,目视身左侧。

要求:两臂上掤,身体下沉,右腿支撑重心要稳定。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左脚提起后迅速向上踢,两手由上向下分开,左手合力击拍在脚面,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腿支撑,重心要稳;左腿起脚要迅速,并与左手相合。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此式右腿劲顺缠外摆,两手劲相合,随身体右转,劲缠至右腿;两臂劲逆缠外掤,劲贯左脚尖与左手相合。

用法:接上势,踢右脚后,紧接转身踢左脚,有连续进攻之势。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