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鞭看太极拳不同流派的技术差异和风格演变

类别:最新动态 更新时间:2018-12-15 浏览次数:5508 中医太极网
周业安       单鞭式是所有不同流派太极拳的代表性招式,也是各派太极拳的核心招式,在一个套路中会反复出现多次。但其实现在习武者均已发现,单鞭一式在很多非太极拳的拳种里也存在。早期对单鞭式的详细论述当属明代戚继光的《拳经》,《拳经三十二式》里单鞭反复出现,比如第一式口诀有“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式霎步单鞭。”参见图一。第四式口诀有“拗单鞭诀:拗单鞭黄花紧进,披挑腿左右难防,抢步上拳连劈揭,沉香势推倒泰山”。参见图二。第二十四式口诀有“一条鞭横直披砍,两进腿当面伤人;不怕他力粗胆大,我巧好打神通”。参见图三。       单从三个图的拳架定式看,其实就图三和太极拳里的单鞭类似,图一是懒扎衣式,目前陈式、武式、孙式以及赵堡、和式等有此式。而杨式和吴式已经改成揽雀尾式。这个显然不是太极拳里的单鞭式。图二的拗单鞭式看似明确提出了单鞭式的名称,但从图形定式上看,也和太极拳里的单鞭完全不同。从外型上看,图三一条鞭式似乎更接近太极拳里的单鞭。从戚继光的招式口诀中可以推断,单鞭并非一个招式,而是一种用法,即手如鞭子直击的技术,这种直击或如刀劈,或如枪刺,或如鞭打,或如棍扫,或如剑撩,无论是哪种具体技击技术,总归共性的地方是,也就是核心在于,手臂如鞭。如鞭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直,还得富有弹性,还得柔中带刚。在实施这种技法的过程中,手臂应该是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状态。可以想象一下抖大杆子时大杆子的那种形状,大概如此。    
  图一懒扎衣式              图二拗单鞭式             图三一条鞭式     太极拳和戚继光的《拳经》有莫大的渊源。陈式拳中很多招式就是源自戚继光的《拳经》。但从单鞭式的技法表述和技法实现来看,则名字虽同,外型类似,但本质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因为名字相同就认为陈式拳直接来自《拳经》,准确的说,是在《拳经》基础上进行了质的改变。这个改变体现在哪里?其实就是从直线运动体系转变为曲线运动体系。也就是说,其后的太极拳采用了曲线运动体系,而这种体系和《拳经》所代表的运动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陈鑫定义单鞭为“左肱伸开如一条鞭,象形也。”(第116页)。陈子明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单鞭式的具体技术路线:“两掌徐徐下落,全身下矮,左手自右肋处起由面前向左边旋转,指尖遥与眉齐。左足随手往左方迈步,露膝松档。右手撮五指旋一小圈向右展。右脚在原地随左脚向左方转顺。全部动作务求周身相随,切勿妄动。眼随手转。腰宜活,气宜沉。”相较于《拳经》里单鞭技法的拳打脚踢,陈鑫的单鞭式技术路线中多了旋转一词,不仅左手旋转而出,右手同样是旋转而出;身体还得随手旋转;双脚也在旋转。也就是说,单鞭式的技术路线中,核心在于旋转,陈鑫用缠丝一词,比较生僻,所以陈子明改用旋转一词,比较形象。旋转就是圆的运动,也就是体现了太极拳的曲线打击体系。从中可以看到太极拳和《拳经》在技术体系上的本质区别(第116页)。陈鑫有歌诀云:“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第118页)陈鑫这几句歌诀把单鞭式的整劲以及太极拳的单鞭式的技术效果淋淋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曲线运动的好处就是处处都可成为攻击点,太极拳高手能做到挨着何处何处击的境界。同时陈鑫也道出了太极拳力于脊发的关键所在。       就太极拳中单鞭式的具体演练,各派有所差异。就陈式拳而言,无论是大架还是小架,都基本一致。如果从外型上看,单鞭式的步型都要求弓步,手型都要求坐腕(塌腕),臂型都要求一瞬间直。这点和戚继光《拳经》中的绘图类似。图四是陈发科单鞭拳照(大架代表);图五是陈鑫书中的单鞭式绘图(小架代表);图六是陈子明书中的单鞭拳照(小架代表)。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完全相同。  
  图四陈发科单鞭拳照        图五陈鑫单鞭绘图(第115页)      图六陈子明单鞭拳照(第117页)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大架无论是北京架还是陈照丕架。或者其他一些练习者,都把弓步换成了半马步。比如顾留馨和沈家桢的《陈式太极拳》以及冯志强的《太极拳全书》中都把单鞭式的步型定义为半马步,以左单鞭为例,右腿微曲,右膝外翻,形成半马步。但也有部分大架传人依然保留了弓步。比如洪架和王成架都是弓步。洪钧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中明确写明了单鞭式步型为弓步。因为王成老师师从张晨光、洪均生先生,下图七和八为王成老师的单鞭式正反面。和图四、五和六比较,完全相同。  
图七王成单鞭拳照(正面)                        图八王成单鞭拳照(背面)      所有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均源自陈式拳,后来经过各派创始人和杰出弟子的反复研究修订,形成了各派太极拳自己的风格和技术体系。但万变不离其中,就核心原理来说,依然保留了陈式拳的特点,只不过在外型上表现为从大开大合逐步往里收;从塌腕转掌变化为立掌。这实际上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至于这种改革是否在技击效果上更好,本人不敢妄言。仅就技术体系而言,各派太极拳的单鞭式外型类似,技术路线类似,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多少改变。       图九是杨式太极拳单鞭式,图十是吴式太极拳单鞭式,图十一式武式太极拳单鞭式,图十二是孙式太极拳单鞭式。我在这选取了各派嫡传或创始人的拳照,更具有说服力。  
  图九杨澄甫单鞭拳照(第36页)                    图十吴鉴泉单鞭拳照(第27页)       图九选取杨澄甫单鞭拳照;图十选取吴鉴泉单鞭拳照。杨式走向大众、并成为第一大流行的太极拳流派,杨澄甫是关键人物。杨澄甫是杨露禅嫡孙,杨健侯子,通过改造杨式太极拳,定架为中正安舒的拳架风格,深受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太极拳拳种。吴鉴泉是全佑子,全佑从杨露禅习得太极拳,后吴鉴泉通过自己的体悟加以改造,形成了风格独具特色的吴式太极拳。吴式源自杨式,杨式源自陈式。对比单鞭式的拳照,可以看出这种演变痕迹。       杨澄甫的单鞭式拳照和陈发科等人的拳照相似度很高,都是弓步,都是大开大合。所不同的是,杨澄甫在其书中解释左单鞭时,强调坐腕,但此坐腕和陈式已经完全不同,陈式的坐腕实际上是旋腕,而杨式的坐腕是立掌,或者说带有立掌特点。杨澄甫书中所写的关键技术要点为“往左伸出一掌,掌心朝外。”……“向敌之胸部逼去。沉肩,坠肘,坐腕。”从杨澄甫对单鞭式的技术解释上看,采用立掌是和其对单鞭的技击理解有关的,即左掌是逼向敌胸,可以理解为推按。而陈式是通过旋转手腕、乃至整个手臂缠丝来形成掤按。从这个角度讲,陈式拳显得更为复杂,但对曲线技击技术也贯彻得更为彻底。个人推测杨澄甫的这个改进是考虑到大众练习的适应性,如果技术路线过于复杂,受众范围就小,不利于杨式拳的普及。       吴鉴泉则把步型进一步改为骑马步,手臂也更曲,掌型上看,虽然吴鉴泉用了阴掌变阳掌的说法,但拳照显示和杨式类似。从吴式的这个定式看,技击路线已经从左手前攻调整到左右平衡攻击,但效果是否更好不便判断。       图十选取了郝少如的单鞭拳照。图十一选取了孙禄堂的单鞭拳照。武禹襄从杨露禅习得陈式大概,又上门请教陈青萍,悟得太极精髓,创武式太极,传李亦畬,李传郝为真,郝少如是郝为真的嫡孙,尽得武式之学。其拳照可以代表武式。孙禄堂原先学形意和八卦,后从郝为真处学得武式太极,结合自己过去所学,独创孙式太极。本质上讲,孙式太极仍然是武式一脉。  
  图十郝少如单鞭拳照(第44页)              图十一孙禄堂单鞭拳照(第197页)       武式随也源于陈式,但武禹襄并未正式拜师于陈式任何一位,而是随杨露禅和陈青萍所学,结合自己体悟,创立的一种太极拳流派。因此,从拳式名称上虽然还保留了陈式的痕迹,但拳架外型和技术路线已经有很大的区别。武式开了文人太极的先河,整个拳架类似做一篇八股文,讲究起承转(武式定义为开)合,拳架小而雅,如同书生行文,讲究内敛。或者可以这么说,把原先陈式拳的大开大合逐步隐含在微小的开合运动中,看似简单,实则更难以琢磨。从单鞭式看,步型同样是弓步,但步幅上和陈式、杨式相比则小很多。掌心同样是立掌,在技术路线上是两掌左右分开(第45页),形成开合式。太极者无非一开一合的反复,而武式抓住了这个本质,虽动作幅度不大,但开合贯彻得非常彻底。       孙禄堂从郝为真处学得武式太极,改造成孙式太极。从单鞭式上可以看出这种传承痕迹。孙禄堂的单鞭式拳照和郝少如的单鞭式拳照几乎类似。都是小幅弓步,只不过孙禄堂把弓步改为侧弓步。对手形的技术要求,孙禄堂是这么写的:“先将两手腕往外扭,再从心口横平着,如捋长杆,往左右徐徐分开到极处,两手心朝外,两手掌直立,两手指与眼平。”(第196页)。注意,孙禄堂虽然保留了武式的开合形式,但对武式进行了改进,武式原先手臂是曲的,而孙禄堂把手臂改成直的了,这就是对拉,符合陈式的技术要求。同时孙禄堂也加入了手臂扭的动作,其实就是陈式的缠丝,孙存周曾概括为“外裹內翻”,本质上就是陈式缠丝,说法不同而已。但在技术形式上一样。由此可见,孙禄堂当时应该是综合了陈式、杨式和武式的特点。对比吴式,孙禄堂同样考虑到后手的作用。从其眼神方向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为何要改成侧马步的缘故。至于这么做在技击上有何不寻常的效果,本人不清楚。在此不作讨论。     以上各派单鞭式的技术要点用下表1概括。这是一个纯技术的定义,不涉及每种定式的技击效果评价。因为技击效果不仅和定式的技术特征有关,还和练习者自身的功力有关。所以,不能用技术参数的差异性来推断技击效果的差异性。但通过对比单鞭式的技术要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各派太极拳的差异和特点,也可以多少理解一点太极拳的演变路径。对太极拳爱好者提高学习效果还是有帮助的。  
参考书目: 陈鑫,《太极拳图画讲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09。 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14。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陈振民、马岳梁,《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2008。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孙禄堂,《太极拳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