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经络血管的拙劲,怎么通过太极来消除

类别:最新动态 更新时间:2015-08-02 浏览次数:3518 中医太极网
 为了弄清拙劲为何物,余常以“立木千斤”之例。有千斤之木,高十丈,立于地。若立木之重心,精确通过着地支点,则可不费分毫之力抱之,如图(a)所示。若立木之重心有极微偏差,例如1度,则千斤之木将产生17.5斤的切向力(1000×Sin1°),如图(b)所示。此时,根据杠杆原理,欲在离地5尺处抱稳立木,则必使以175斤之拙劲。若偏差5度,此拙劲竟达872斤!      体内产生的切向力,垂直于经络、血管、肌肉纤维、脊椎和关节的连接方向,为了抗衡该切向力,必生拙劲。该拙劲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拙劲束缚经络血管,使血流不畅,营卫不达;拙劲束缚肌肉骨格,使肌肉蓄力和发力受阻,使骨骼的支撑效率降低。只有消除该拙劲,使经络血管通畅,才能有效地练内,即使在严冬习练太极拳,也可以使血液速达四梢,浑身发暖,微微出汗;只有消除该拙劲,使肌肉骨格放松,才能充分发挥肌肉和骨骼的技击效率。   懂得立木千斤的道理,就可明白,拙劲来自何处,此力何以自束缚,从而懂得,立身中正、精确判断自身的重心变换和动态平衡,对松身的重要性。为此,在习练太极拳时,需要注意下述三点:   (1)立身中正。   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从头顶、脊椎,到尾闾,必须保持中正安舒。由立木千斤原理可知,主躯干的中正,对避免拙劲的产生,意义重大。所以,在整个习练过程中,都要保持立身中正。即使像下势、海底针和进步栽捶等式,也要注意,尽量通过松胯沉腰,保持立身中正。   (2)精确判断自身的重心变换。   在习练中,要精确判断自身的重心变换,从一腿到另一腿,须缓慢移动,精确到位。只有当一腿全部落实,重心精确通过该脚的着地支点,才可以将完全变虚的另一腿提起;只有当一腿放出、或提回落地,重心才可以开始向该腿移动、变换。实要实足,虚要虚尽。初学者,习练架势不要急于求低,随着松身的进展和腿力的增加,逐渐降低架势。否则,像下势到金鸡独立的变换,后腿很难提回,只能拖回,甚至蹬回。   (3)精确判断自身的动态平衡。   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有一不动,即散乱矣。所以,习练中须时刻注意自身的动态平衡,特别在单腿着地时,更要注意,稍有偏差,拙劲即生。太极拳的架式,以及架式间的转换,大多伴有单腿着地,最典型的有分脚、蹬脚、十字腿和转身摆莲等式。当单腿着地时,无论腰腿手足如何开合、提落,都要注意保持重心精确通过着地支点,这也是对神经系统灵敏度的训练。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