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学太极 为让山里孩子上有意思的体育课

类别:最新动态 更新时间:2013-09-28 浏览次数:3396 中医太极网

  多年以来,如何给全盲的学生上体育课,一直困扰着特教老师王文静。和她有同样困惑的还有来自大凉山区的赵虎,山里的小学师资薄弱,没有专职体育老师,很难组织起孩子们上有意思的体育课。

  现在,他们似乎找到了办法。

  8月9日至20日,“侠友新社”在北京开展了为期12天的“‘侠友心?太极梦’全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及特教老师太极拳公益培训计划”,邀请全国各地的35名特教、边远乡村的教师免费接受了第一批培训,学会了24式陈氏太极拳。将来,他们将成为传递太极拳的使者,把这一传统武术教授给山区的孩子。

  据了解,该公益培训计划由北京侠友新社主办,免费提供交通和食宿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盲人协会等协办,将在3年的时间里培养数百名教师,使数千名学生受益。

  侠友新社是一家助残助贫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其创始人万周迎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盲人学生,得知盲人不便运动、身体素质差的现状,便辞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物理系老师的职务,专心教授盲人打太极拳。4年的时间,万周迎的盲人太极教学已经从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公益行为扩展为一个公益组织。此次举办面向全国的培训,进一步把受助的对象扩展到乡村学校和特教的老师和孩子。

  34岁的赵虎,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烈乡俄青小学的校长,从教11年。今年9月份开学,全校有近200名学生,全部是彝族孩子。俄青小学总共只有6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全校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老师,也很少上体育课,孩子们想运动,顶多就是打打篮球,或者做个小游戏。

  “通过我自身的学习,我感觉太极拳是很好的运动。这项运动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在体育上办出特色。”赵虎说,回去之后,他要先教会老师们。

  此次培训,侠友新社有4名助教,其中两个全盲的助教―郑元康和李浪书都是万周迎培养的第一批学员。他们现在教授学员的每一个动作,当初都是用“摸”的方法,通过感受老师肩、肘、腕、胯、膝的位置,一点点学来的。两位“盲侠”助教飘逸的动作让来自成都的特教老师王文静深受感动和鼓舞。

  24岁的王文静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老师,主要教授全盲学生。在他们学校有100多位盲生,平时缺少运动,而且自信严重不足。这次培训带给她最大的触动,就是两位“盲侠”助教身上的阳光和自信。

  “我回去之后,先给学生们讲讲元康和浪书的事情,鼓舞一下大家。”王文静说。

  针对盲人太极教学的培训,还给王文静带来了未来教学的新思路。

  “盲生的体育课,我一直没有好的办法。”王文静说,“大多数体育活动都涉及与大家的配合,像跑步之类的又会有冲撞,安全是一个问题。太极拳活动范围不大,很适合盲生。特别是他们出去工作以后,90%以上的盲生都在盲人按摩店,他们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和空间来锻炼。现在的小区里,适合盲人的运动器材很少很少。而太极在室内就可以练。”

  学员陈曦来自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现在是木里县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从学生时代开始,她就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现在陈曦是许多慈善组织在木里县的联系人,负责山村小学贫困生信息的统计和一些爱心物资的中转。

  在公益组织联系的工作中,信息的统计具体到每一个受助学生的身高、鞋码等数据,陈曦要把来自于各个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寄到木里县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等,逐一运送到县里的6个山村小学。

  这次在侠友新社的学习,让她开阔了思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谈到回去以后的打算,她脱口而出:“以后,晚上6点半到7点这段朗读时间就让大家学《道德经》。平时可以在我联系的6所农村小学开设太极拳兴趣班,丰富学生的生活。”

  特校和边远山区的教师以外,来自沈阳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的侯煦晖也是此次培训的学员。

  侯煦晖说,现在盲人的就业主要就是从事保健按摩,很少一部分能成为钢琴调音师。这次的培训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盲人还可以当太极拳教练。

  “我们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但不放弃希望的贫困乡村老师和特教老师。教山村、盲人、聋哑学校的老师学会太极拳,可以造福全国的弱势儿童,是传播中国文化、传播大爱的好方式。”万周迎说。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