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大传统武术节--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冯宏芳

类别:最新动态 更新时间:2011-01-13 浏览次数:3386 中医太极网

  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第四届国际传统武术节、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金秋十月相继上演,吸引了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三大国际武术节各自的特色、特点、效果、收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武术近年来的趋势和未来走向更引起武术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讨论。记者独家专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部主任冯宏芳,为读者解读三大国际武术节,分析传统武术的发展走势。

  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

  万人武术大展演 申报世界吉尼斯

  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于2010年10月9〜11日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主办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中国武术协会、河北省体育局、沧州市人民政府。共有44个国家、84支代表队的7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大赛。

  1992年便获得“武术之乡”称号的沧州是中华武术拳械门派的富集地,源起或流传于这里的拳械门派多达53种,占全国131个武术门派拳种的40.4%。沧州武术的代表拳种有八大门派:劈挂、燕青、六合、八极、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拳械更为沧州所独有。

  冯宏芳介绍,沧州国际武术节从开幕式、比赛、展演到闭幕式始终紧紧围绕沧州的特色拳种展开,本次武术节达到了展示沧州特色、让更多国家了解沧州武术拳种的目的。

  武术节最大的亮点是10月9日上午在沧州地标性建筑——狮城公园广场进行的沧州武术精品拳种万人大展演。展演以沧州流传的53个传统拳械为基础,精选八极、劈挂、六合、燕青等40个优秀拳种,遴选各个拳种的代表性传承人,并由传承人精选本门的30个经典动作整理编排而成演练套路。两万人的演武大军,在同一地点、同一音乐背景下同时习练,该活动已申报吉尼斯纪录。

  此外,在比赛过程中也集中时间安排名人名家的沧州特色拳种展演。

  冯宏芳说:“与十堰国际传统武术节和郑州少林武术节不同,沧州武术节举行了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闭幕式上除公布赛事活动成绩并颁发各类奖项外,还邀请参加赛事活动的武术精英、著名拳师和河北省女子武术队进行了精彩的武术表演。武术特色鲜明的闭幕颁奖晚会为整个节庆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给中外来宾留下来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6.5万人亮相少林功夫迎宾式 3.5亿元构筑河南文化“新名片”

  河南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自1991年以来,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于10月22〜26日在登封举行。本届武术节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这一武术盛会。

  冯宏芳这样概括本届少林武术节:紧紧围绕少林武术展开赛场竞技和迎宾展示,将少林武术拓展到了文化的深度和高度。

  走进高雅艺术殿堂的少林武术,不仅仅是惊艳世界的《风中少林》,如今由谭盾、梅帅元、黄豆豆、释永信、易中天等联袂打造、投资达3.5亿元的大型实景音乐大典《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已成为中国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和河南文化旅游的“新名片”。10月23日晚,数千名参加武术节的国内外嘉宾,在河南登封市观赏了这一大型山地实景演出。

  而本次少林武术节最大的亮点是以展示少林武术为主线展开的迎宾式。表演队伍全长16.6公里,参与演出人员达6.5万人,是历届少林武术节迎宾式中表演规模最大、表演线路最长、参演人员最多的一次。“迎宾式不仅凸显了少林功夫的魅力,而且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河南武术学校的特色,成为武术后备力量的展示。因为表演者均是接受比较正规教学训练的武校学生,所以技术层次相对比较高,具有一定水平。”

  冯宏芳介绍,短短五天的武术节期间,处处体现了组委会的用心和细心。“闭幕式以冷餐酒会形式举行,境内外嘉宾运动员齐聚一堂,在温暖和谐的气氛中相约下届武术节再相会。”

  第四届国际传统武术节

  国际组水平突飞猛进 国家队提高技术层次

  10月16〜21日,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武当武术发源地武当山举行。83个国家和地区的196支代表队,共计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

  冯宏芳说:“接连上演的三个国际武术节是今年传统武术的重头戏,各具特色。其中,沧州国际武术节和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重点是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拳种,沧州是以八极拳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拳种,郑州则主打少林武术,而在十堰举行的国际传统武术节则更多地将视角关注在整个传统武术的层面上,成为综合性国际传统武术赛事。”

  第四届国际传统武术节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十堰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旅游局承办。赛事层次高、规格高,参赛运动员人数多、水平高,比赛内容丰富是第四届国际传统武术节的特点。

  顺利、安全,三大武术节圆满落幕

  和谐、规范,传统赛事显现新面貌

  冯宏芳说:“三个武术节集中上演,可以说高潮迭起,成为今年社会武术的亮点。三个活动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人群,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平台,增大了武术习练者的选择余地,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参与其中的机会,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历经这一个月的辛苦后,冯宏芳感触良多,“最深的感触首先是无论沧州、郑州还是十堰,当地政府都对传统武术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将传统武术赛事规范化,是社会部想利用这三大武术节的机会达成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最难实现的。从赛事的组织、管理都采用与世锦赛、全国运动会、锦标赛完全一致的管理方式。

  “具体到运动员上下场的要求也和竞技赛场一样规范,包括运动员什么时候向裁判长行抱拳礼,拳术和器械不同的抱拳礼要求,退场后如何接分……都做了详细的文字规定。”这些在过往传统武术赛事中没有特别强调过的细节,经过三大武术节统一标准和严格执行,形成了规范模式,将在今后的传统武术赛事活动中继续执行。“每个武术节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强调运动员的礼仪和规范,提出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检录时很辛苦,但是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事实证明,无论是国外选手还是民间武术爱好者,都是可以达到这些要求的,大家都很配合,我也很感动。” 冯宏芳说,“传统武术爱好者人数众多,他们是武术的基础,这一人群武德、武礼的提高对武术的整体无疑是一种提高。”

  赛事的规范还体现在服装上,参加武当山国际武术节的国家队选手,不仅有统一的比赛服装,还有固定的训练服、领奖服,均由李宁公司提供赞助。裁判服装也首次统一,并且设计得独具匠心,民族风格浓郁,非常符合武术项目的特色。

  除了赛事的规范外,对比赛编排的严格要求也超过以往。传统武术内容广博,参与人数众多,赛事能够好看、紧凑,关键看赛事编排,赛事编排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场地里要有男有女,快慢相间,要有拳术有器械,有长器械有短器械,这样比赛才能好看。经过三大武术节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我们逐渐构筑起传统武术赛事的编排模式。”

  在裁判工作上,评判技巧和理念产生了人性化的可喜变化。冯宏芳说:“和竞技赛事不同,民间传统武术比赛的参与者面广,年龄层次差别大,有练习了一辈子的拳种传承人,也有刚刚开始踏入武术殿堂的年轻人。针对这样的特点,裁判标准也根据参赛者年龄层次的不同而产生微调。对于低年龄组别,特别是青少年参赛选手,为了督促他们打好武术基本功的坚实基础,在执裁时严格要求,从身体素质、动作规格、风格特点、精神面貌等等都要从严要求。而对于六十岁以上的D组,由于参赛队员都是老年人,所以在具体执裁过程中,不把体力作为主要评判目标,而着重在鼓励拳种传承人参与比赛,保护传统武技的方向,所以在执裁中主要看演练者的演练风格和特点,从技术层次的角度,鼓励给老人打高分。这样分开层次,避免以往赛事出现的师徒颠倒分的矛盾,消除了很多传统武术习练者的顾虑,也有利于武术的持续发展。”

  武术节筹备期间,社会部在向中心领导汇报工作时表态,力争三大武术节规范、和谐、顺利、安全。三大武术节圆满落幕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用“仗打得很漂亮”高度评价了三大武术节的组织工作。

  冯宏芳说,无论是中心领导、武术届的老前辈,还是普通的参赛者,都给予武术节一致的好评。听到这样的评价很欣慰,觉得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社会部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颁奖的陈曦,负责场地的尚德军,还有中心参与工作的办公室、外事部、一部、二部的同仁,大家在整体的配合上都很协调,工作很顺畅。三大武术节的圆满落幕,规范了赛事模式,开拓了办赛思路,让人们看到了社会武术高层次、高水准的未来。”

      来源:《中华武术》 文/梁 媛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