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亚:开幕式倾力打造“亚洲和谐号”

类别:最新动态 更新时间:2010-11-15 浏览次数:3779 中医太极网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11月12日报道 11月12日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海心沙上演,依托珠江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两岸现代的城市景观,这场由众多中外顶级艺术家打造的视听文化大餐令人震撼。在开幕式即将开演前夕,陈维亚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导演组作客网易亚运名人会客厅,畅谈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具体情况,直言打造出一个属于广东特色、与众不同的开幕式。

嘉宾简介:

陈维亚,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副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章东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创作中心编导,国家一级导演,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闭幕式执行副总导演。2010年开幕式执行总导演

王亮,连云港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成员,广州亚运开幕式白云之帆导演组组长。

开幕式为何选址珠江?

亚运官网:今天我们的节目会在我们亚运官网官网以及我们的亚运频道开幕式之后为大家正式推出,所以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们参与到我们今天的讨论当中,我们的微博已经在为大家直播,有什么样的问题欢迎您和我们的导演组的成员,和我们的贵宾一同交流。

陈导,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们整个亚运会开幕式的一个创意,这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陈维亚:是,因为在广州举办亚运会,我们大家都知道,2008年我们刚刚完成了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创意。很多人都会问我们说,这次亚运会,能够超过奥运会吗?总是问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换一个方式比较好,就是这届亚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能不能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在艺术方面只要有特色就行。

另外大家知道,四年一届,上届的亚运会在多哈。我没说嘛,四年前多哈在沙漠上举行盛会,四年后,我们在珠江上扬帆启航。这句话是我们这个创意最大的突破,从根本上的突破,就是亚运会的开幕式,不在体育场内举行,这是洲际运动会的首次。我认为也是广州人敢为人先创立的一个品牌。

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在珠江上,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你看,把一个运动会的开幕式,变成一个城市的节日,一个城市的狂欢。我们邀请了珠江、邀请了广州参与,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突破。有了这个突破,于是我们的创意就从全新的角度开始了。怎么办?

一个是沙漠里面,一个是珠江之上。水是生命的起源,珠江、岭南、广州都是在水的浸润下的城市,我觉得广州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好像是一滴珠江水能够引发我们的联想,恰好我们在珠江这个岛上举办的开幕式,在空中看,这个岛完全就是一只船的形象,于是正好向东方,珠江上一艘向东方进发的巨轮,我们叫“亚洲和谐号”向东方,向大海出发了。

进一步考虑,有了船,得要有帆,扬帆才能启航啊。于是,在这个岛上,在这个船型的舞台上,我们树立起了四座八面最高点在离地大约80米高的风帆,有了风帆这个立体的空间,于是我们这个独特的,或者是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也就随之产生了。所以总体创意就是这样的。

亚运官网:先选址,再有了其他的创意跟节目的编排?

陈维亚:因为最早我们接受这个邀请做这个亚运会,是在奥林匹克中心做。我们也想了,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做船的话,怎么做都离不开体育场里习惯的欣赏模式,上了岛以后就开始琢磨来做,所以叫做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而且能抓住视觉。比如说,多哈是沙漠点火,奥运会是向世界人民展开一幅中国文化绚丽的画卷,我们的亚运会就是叫做扬起一片向东方大海进发的风帆,个人掌握个人自己创意。

亚运官网:这个选址如此突破,如此独辟蹊径,我相信它的确认肯定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陈维亚:对,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很佩服广东、广州这些主办亚运会的主办方,他们有敢为人先的特质,他们首先提出了,如果你们不在体育场,换个地方,把你们放到珠江上去,给你一个小岛,你能做出来吗?当时大家其实是有疑虑的,包括我们的主创人员,当时觉得哎哟,这一下好像突然变得不着边际了,犹豫,甚至还说我们是不是拿两个方案?拿一个奥林匹克中心的方案,再拟一个珠江的方案,看看再选吧。最后发现,要想突破,要想创新,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要有破釜沉舟的气质。

我们大家集中到一起,大家表决吧。到底在哪儿,因为亚组委尊重我们的意见嘛。最后大家说,现场表决,现场都举手,最后全部举手,摸一把。

亚运官网:现在大型的这样一些景观晚会,除了艺术之外,拼的还是技术。我相信细心的观众朋友肯定也会做一个小小的记录。刚才我在看的时候也会做一个记录,我们整个开幕式的篇章分为:启航、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妖等等若干个篇章。我特别想问问陈导,这几个篇章内容的确定,或者我们导演组在这些内容的设定方面有什么开拓,或者自己独特的创意在里面?

陈维亚:任何创意是要为一个目的服务的,当我们接受这个创作委托以后,广州方面的专家,方方面面的热心人士给我们提供了太丰富的广州元素,广州的饮食、广州的粤剧、舞狮、龙舟、广州的历史,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部做到,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一条线。

这条线是什么呢?你看,从一个孩子捧着一罐珠江之水,当他洒向大地上,大地生意勃发,蓬发万象,于是红棉花瓣开起来。红棉花瓣开起来,孩子们的轻松涌入,同时,我们会大量的岭南文化精彩的信息,通过八个风帆不断的呈现呈现,最后在闪光的历史旋转中间,表达了岭南文化的一种灵气,一种水灵灵的灵气。

紧接着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自古以来就有优秀传统,走出去,走向大海,所以在这儿设计了一个气势磅礴的大船进发,走向世界,走向大海。

亚运官网:非常震撼。

陈维亚:大家看上下摇动,扬帆甩上去,女人鼓劲,男人们奋发的感觉,我觉得就是要把中国人乃至广州人走出去的精神表达出来。

大家说第二篇《白云之帆》,那才是我们这次的重头戏。它用很独特的,很概括的,有相当惊险难度的表演方式,把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和我们美好、和谐的生活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这个立体空间里面。

陈维亚:然后最后这个花城之妖,既然是亚运会,我们邀请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艺术家们欢聚一堂,大家载歌载舞,在这种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中间,火炬塔在大家的心中,在大家的注目下升起来,完成整个开幕式,就是这样的情感倾向。

小场地如何营造大主题

亚运官网:细心的观众,特别是在现场观看我们开幕式的观众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觉得这个开幕式的场地的确不是那么的大。

陈维亚:对。

亚运官网:如此小的场地,如何能够营造出像亚运这么大的一个主题来呢?不知道这方面我们的导演组是?

章东新:这个实际上在以陈导为首的策划组当初,就是我们按照以城市为背景,珠江为舞台这样一个方式去思考,所以虽然我们的舞台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很大,但放在整个的广州城市背景之下,放在珠江上,它和广州城市现代化的景色这种相互呼应,我们表演内容和它的相互呼应,实际上让这个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应该能够感受得到。

陈维亚:或者说我们这个叫复合型空间。

陈维亚:真正表演这个舞台是不大,我们算了一下,只有鸟巢体育场的三分之二的面积。但是我们八面风帆,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表演间的拓展。

亚运官网:三维的。

陈维亚:如果把这块放下来的话,我们的表演空间是无限的。另外刚才说的很重要,珠江为舞台,我们两边的江,十里珠江的巡游,包括城市的背景,都参与到了我们的表演当中,刚才说了我们边儿上还有一个绿色一分钟的活动,在那一刻,全广州市的市民都把自己的窗子打开,在窗台上放上绿色的花草,融入到低碳绿色生活的概念。这个概念多大呀,这绝不是演出场地大小能够衡量的,这是一个复合型的,开放性的。

亚运官网:看过我们的亚运会,确实很多观众也表示非常震撼。我特别想问一问章导,因为我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的场地不是很大,但是又是以水为主要的介质,我们在水下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我们看一会儿出来一个什么,后来最后我们的主火炬台也是从水上一跃而起的。究竟水下藏着多少玄机?

章东新:这也是跟我们最初选址的确认以后,我们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这样去考虑的,因为他跟体育场不一样,体育场演员可以在场外,在演节目之前观众朋友是看不见的。但是这个地方是一个全开放的空间,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去布局我们的各种道具,包括演员们的候场,就是观众们在进场之前,还没有开演都一目了然的就都看到了,从这个角度考虑海心沙实际上这个舞台的下面,他有比这个舞台的面积大三倍不止的空间,有两层到三层。从堆放道具,演员的休息、化妆到候场,我们大部分的道具,绝大部分的道具都是在地下,而且演员的上、下场都是通过八个地下通道和舞台口相连,有的是在表演场地中间,有的是在表演场地附近,上下流线要处理的非常科学,上来的人和下去的人,在观众的不知不觉当中,有演员上来,有演员下去。有道具出现,甚至有的观众可能会突然觉得,怎么突然之间就出现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刚才没有看到啊,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地方,由于有了这样的设计,就有了这样的效果。

所以舞台除了大家看到的有水的舞台,很快变成了平地,这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树立起了我们的同心桥,甚至火炬台,火炬塔,都是这个舞台的下层有很多的机关,科技含量比较高。

亚运官网:能不能重点给我们解读一下最后火炬塔一跃而起的技术含量?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工程。

陈维亚:刚才已经介绍了一些情况,有一点还没有说到,我补充一下。大家看到整个一个水舞台的广场都是水,会在第三篇,在30秒之内瞬间就消失了,这底下有一个庞大的排水系统,前区还有一个深水区,最深处可以达到3.5米。实际上是里面有水乐器呀,高空跳水呀,摩托艇比赛。

另外我们为了火炬塔升起,最终还有一个巨大的升降台,把火炬塔托起来一半。刚才你问的后面的一半怎么升起来的?现场观众一看就会觉得很神奇:这四个同心桥合拢以后,推着火炬盆以后,自己就慢慢起来了。

亚运官网:很神奇。

陈维亚:其实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顶推系统,也在地下。地上看只是窄窄的一条缝,而且演出前都是用胶带粘上的,什么都看不见。这四个火炬塔的最后的末端,地底下有一个小的顶铁在里面顶着它往上走,就这四个东西。所以观众看的时候,没有任何动力四个火炬桥就起来了,这个科技含量还是很高的。

章东新:而且这些都是防水的,一直在水下。

 

舞美灯光打造景观晚会之最

亚运官网:舞美和灯光往往都是决定了一台无论是演播室里的晚会,或者是像我们大型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的这种场合的重要的元素了。借此机会我们也特别想问一问我们的开幕式导演组,这届亚运会在舞美和灯光方面都有哪些独特的创意?

章东新:我觉得通过这个演出,我给灯光的评价,我觉得是美轮美奂。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这次灯光也是全方位的,你看我们在珠江上,和海岛这设置了1500台高性能的7000瓦的,我们所知,上海世博会才大概1300多台,应该说目前来讲是数量最多的,整个珠江都让它通过探照灯编组动起来,是一个光的俏丽炫耀的组合,把表演场地放出去,我们一定要把城给打透了,把水打活了,把水打立体了,这一点做到了。

还有一个不要忽略的就是八面风帆上,大量LED视频的技术,它也是一个光影的技术,它和我们刚才讲的《白云之帆》结合的那真叫天衣无缝,好像是一个无形的神奇的手把人的表演和画面高度融合,观众每次看到这儿的时候都会由衷的发出欢呼喝彩声。刚才说的,我们希望是四大金刚,一个是水,特殊的水的设计,第二是一艘大船,第三个是八面船帆,第四个是火炬塔。

亚运官网:完成这样的一个巨幅的画卷,在执行方面肯定也会有难度的。特别是因为水,当然它可以营造出美轮美奂,可以有这样一种透亮的效果出来。但是如何让这些光乱而不散,我相信也是一门学问。张导在这方面有什么操作上的心得?

章东新:这次咱们的团队基本上大部分的创作人员都是参加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作。所以在做过大型活动的基础之上做这个事情,才能有今天的这个效果,比如刚才陈导讲到,我们的灯光设计莎兰(音),我在跟他和光的现场,这次我所使用的,刚才陈导说的1500盏7K的探照灯,是个灯阵,他说我们如何使用它,灯的距离是多少,至少是使用过经过十几次这样活动的,这样层级的活动的实验,我才能拿准每个灯每个灯距离是多少,但是这个数据还得保密,还不能说。这个是他自己的专利。

这种活动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跟拥有这样一批丰富的大型活动经验的设计师一起参与,一起贡献他们的智慧,这个是分不开的,我们在这个台阶上再往前走一步,设备的投入是一方面,设备是比较多。那天开玩笑说,有一些国家,甚至一些欧洲中小的国家,可能全国7000挖的探照灯全部集中到一起,也没有今天我们摆在珠江上的这么多,那天开玩笑的时候还在这么讲。我觉得这可能是随便这么一说,但是他表示说我们几个一个是从设备硬件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有我们这样一批人,经历过那么多经验,在这个经验之上进行创新,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效果。

亚运官网:既然媒体给了我们一个景观晚会之最,创下多项景观晚会之最的这样一个非常高的评价,我们能不能来细数一下,究竟在哪些方面我们是第一名的,首屈一指的?

章东新:首先表演空间最长,十里珠江参与了;另外表演空间最丰富,刚才说了,多维复合空间;使用了可以说至今为止全世界大型活动当中最多的高科技灯光;另外我们就说喷泉吧,长达170米的星光大道上的喷泉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喷泉。说焰火,也是至今为止最大的焰火,一直到整个城市尽快动起来,我们动用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参与的开幕式,刚才说的,广州市的绿色明珠和十里珠江花园。最多的演员,最多的老百姓参与。像这种“最”还有很多。

亚运官网:今天我还特别想借此机会来向陈导验证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媒体之间传来传去的一种变相的说法,还是您确实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您说只要我们的《白云之帆》和点火这两个项目成了,我们的亚运会开幕式就成了,您说过这样的话吗?

陈维亚:当然。一般有这样的说法,这种大型的运动会,只要开幕式成功了,这个运动会就成功了一半。

亚运官网:对。

陈维亚:要想开幕式成功,只要点火成功了,开幕式就成功了一半,可见点火对于开幕式整个运动会是多么的重要,万众瞩目。但是我们还要加上一个只要《白云之帆》成功,因为这次八面风帆,我们董事长手下的健儿们,200多人同时在空中起舞,这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这个成功了,我觉得开幕式也就成功一半了。

你看点火成功,风帆成功,两个加一块一半,那么其他的是不是不重要了,也很重要。但是这两个是重中之重,尤其像风帆是我们都没有经验,完全从零开始摸索,他们这些编导和我们塔沟武术学校的这些健儿们,在一块训练工作的时间长达一年零三个月,这也是一“最”为一个单体项目训练、排练长达一年多,已经超过了。

 

《白云之帆》是开幕式成功的关键

亚运官网:今天我还特别想借此机会来向陈导验证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媒体之间传来传去的一种变相的说法,还是您确实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您说只要我们的《白云之帆》和点火这两个项目成了,我们的亚运会开幕式就成了,您说过这样的话吗?

陈维亚:当然。一般有这样的说法,这种大型的运动会,只要开幕式成功了,这个运动会就成功了一半。

亚运官网:对。

陈维亚:要想开幕式成功,只要点火成功了,开幕式就成功了一半,可见点火对于开幕式整个运动会是多么的重要,万众瞩目。但是我们还要加上一个只要《白云之帆》成功,因为这次八面风帆,我们董事长手下的健儿们,200多人同时在空中起舞,这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这个成功了,我觉得开幕式也就成功一半了。

你看点火成功,风帆成功,两个加一块一半,那么其他的是不是不重要了,也很重要。但是这两个是重中之重,尤其像风帆是我们都没有经验,完全从零开始摸索,他们这些编导和我们塔沟武术学校的这些健儿们,在一块训练工作的时间长达一年零三个月,这也是一“最”为一个单体项目训练、排练长达一年多,已经超过了。

亚运官网:在这里我们要为大家隆重的介绍少林塔沟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兼武术总教练刘海科刘先生,坐在刘先生旁边的也是我们大家非常喜爱的,也非常震撼的这个节目《白云之帆》的编导组的组长王亮。我们先问一问刘董事长,是怎样的一个机缘巧合下接到了我们这样一个任务,来进行我们这个节目的编排?

刘海科:这个我还要澄清一下,因为陈导对塔沟武术学校这个节目感情比较深,也很深刻这个团队,而且我不知道今天在这里说合适不合适,陈导还是我们塔沟武术学校,那么这个感情建立主要是在哪里呢?就是你像河南的省运会的开幕式,到全国全运会的开幕式,以及到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有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会旗交接仪式,还有春晚。

在长期的合作当中,陈导对塔沟武术学校是非常认可的,对这支团队的精神也非常认可。所以说这才有这一次在陈导又一次执导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这次节目。

陈维亚:参与的人员最多,参与的时间最长,参与的难度最大。三个“最”。

亚运官网:我们一共参加演出的是180个孩子。下面还有?

嘉宾:现在是184个。

亚运官网:王导,对您来说,也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把所有的重心,我不知道是老婆还是女朋友,比家庭还要重要,比什么都要重要,都压在了我们这个节目上,现在看到这个节目非常圆满的呈现,您心里肯定是非常的开心,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吧。

王亮:其实我们做这个组,这一年多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在经历,大家也很辛苦,但是我们也很开心,也很幸运,陈导演能在那么多的导演当中选中了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白云之帆》编导组相对比较年轻一点,年轻化一点,当时陈导演给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很高的,他要求我们这段时期,所以我们在进入排练期间他经常来指导。这个项目说实话,刚才总导演也说过了,应该是从零开始探索的,我们刚进入的时候,一直没有什么可参照性的东西,就是从零开始探索,咱们的导演对这个项目组非常关注,也是有巨大压力来做这件事情。当时我开始不太了解陈导在一年多以前选这么一支年轻化的队伍,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排练以后,我才体会到这一点,这支队伍很值得信赖,我们现在这种感受就是说,选择塔沟武术学校只最正确的选择,我也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嘉宾:对。

亚运官网:我们再倒回去,既然这么棒的一个节目,而且是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全人力高空维亚的一个表演,能够出这样一个点子,是一个人的力量还是集体的力量,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陈维亚:像这种创意,我们不应该说是某个人的思想,是大家的智慧,是你一砖我一瓦逐渐建设起来的一个“大厦”,从一开始确定水做亚运会开幕式最主要的创意元素开始,引发出一艘船,再设计出帆来,再设计出在帆上进行表演,这个过程当中,包括董事长在内,大家都出了很多很好的主意,我觉得用可歌可泣这四个字是很准确的。

你知道吗,塔沟武术学校为了这个项目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大冬天在塔沟荒山里面建起了风帆,在那儿拉风帆,上面有180人,下面有1800人拉。地面上都是土,一刮起风来谁都看不见谁,孩子们一人一块砖,愣是把这么大的一块地铺上了。这是什么精神!

王亮,他们这个创作组都是年青的小伙子,困难到什么程度,这几个小伙子经常就抱头痛哭,这是什么样的感情?但是走过来了。今天的辉煌,就是这么一个砖一个砖,就是眼泪、鲜血灌溉出来的。

亚运官网:刘董事长,和我们开幕式做这样的合作,之前曾经有过很经典的合作的案例,这次对您来说,觉得和以往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刘海科:首先我感觉这个节目原来我没有想到,而且当时说是有一个空中维亚的节目,我那个时候想了想,维亚也就是把人吊起来,也就是因为参加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也参加了一些其他的活动,也见到过一些吊维亚的。但是没有想到后来说一比一的舞台要搭在塔沟武术学校这个训练场,然后进行模拟训练,搭起来台子有那么高,而且在这么高的高空当中表演,这个没有想到。

而且当时我作为一个学校主要的负责人之一,我最担心的就是那上面如果要出一点问题,安全的问题,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当时压力也是很大。

亚运官网:结果这10几个月的排练,一次一次预演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吗?得到保障了吗?

刘海科:完全得到保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一点首先是陈导多次到塔沟去,第一个要求的就是安全,第一次讲的就是安全。当时我记得我在场,针对一些问题,比如说维亚衣的问题,这个要不行就把身体磨坏了,钢丝的问题,还有绳子一拴,拉绳子的学员手套发了没有?这个手套问题等等等等。

亚运官网:非常细心。

刘海科:非常细心。张导还有王导他们在那里更是辛苦,我们当时有这个看法,我说我们这里条件很艰苦,因为塔沟在潍坊,而且在山谷里边,确实来讲,从各个方面来讲,要比城市的很多条件是不够的。但是咱们的导演们天天在那里,从早上盯到晚上,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度;夏天地面最高温度能达到41、42度,就这样。而且在这种天气之下,冬天没有间断(训练),夏天也没有间断。

第一件事情要做的,首先就是检查设备,导演就是检查设备,把设备全部检查一遍,不安全的绝对排除,不安全的绝对不上。所以说有这样的总导演的要求,有这样的编导的要求,再加上咱们下面这些学员,也是一样的习惯,他也知道自我检查。还有咱们的教练员,他在中间也很细心,也配合着进行检查,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出现任何一例不安全的事情。

陈维亚:我觉得这也是个奇迹,一年零三个月,将近200个人,天天在空中上上下下、上上下下。

亚运官网:这体力得需要什么样的特别的训练才能够满足这么高负荷的支出?

陈维亚:超常,这些孩子真是可爱,看到这些孩子就想拥抱他们。奥运会、太极,就是他们的事,地球上的飞跑全是他们,这次亚运会,全是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的想法。

亚运官网:无论是一张张变化的笑脸,还是随着花起伏,还是我们拼出发点跑道,体育项目的图案,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我们这些变化,包括这些孩子们的表演,他们究竟经过了多少次的尝试,在创意他们的时候,在操作的时候有怎样的一些好玩的事情,或者一些特别壮观的事情,能不能在这里跟大家聊聊?

嘉宾:其实现在看到的一些表演的细节,其实在我们当初确定这个项目用这个方式做的时候,都是带有试探性的,刚才陈导也讲了,这是一个零参照的项目,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必须在这上面做。包括人的挂的方式,是挂一边是挂两边,是挂在中间可以转的,还是不可以转的?王亮他们在现场,前期我也常去。从挂单边的要加环的开始试,一直试到最后比较安全的是两根的,确定,到最后发现,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最好的表演样式是什么?比如说刚才陈导说的建立一个观念,把广场表演立体化。

就发现在这个地方最有冲击力的,应该还是广场表演的大面积的动势,但是人又是立体的,是我们能找到的突破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始人单独的是什么状态,联起来是什么状况,我们开始一遍遍的试。刚开始的时候是单独的东西,陈导我们刚才看到的都是单独的这样的,后面我们会发现人联起来会出现类似波浪的(图案),这个时候我们就每天和编导组在一起,一排练完了停下来就跑过去,这个还有什么可能,今天我们试一下,比如说截断,做成龙,有一点感觉,做成鸟呢?试一试。

刚开始我们说用三个人,有一点形,再把它分成几组,长一点;刚开始的时候比如说是鸟头,你看现在很简单,是一个人,两边和两边是翅膀联起来,中间腿是这样交叉着盘着的,很像一只鸟。当初王亮你还记得吧?咱们刚开始中间练的时候我们说,这个鸟头比例要大一点,按照正式绘画的比例来做,应该是三个人,感觉很像,眼睛都有,但是比例不对。

不对,又缩小,一个一个的类似这样的出现。比如说还有什么,那天我还跟王亮争论,有的时候他们操作的导演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们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难度太大,特别是危险性太大,你要试一个项目,如果不想得特别仔细,会有危险出现,是不是能够完成?有的想法很好,一试不行。有的想法可能觉得不一定可以,但是一试效果很好。比如说那个皮划艇,最开始是,后来那天变了,说他那个牵拉力,这个是我们比较专业的,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将近200人,180多人,实际上只有一个运动方式,他只能上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限制里面,要变化出他们多东西,就需要有一些是在他有限的空前里面,把它在安全前提下的使用率使用到最大。

比如说斜的不行,但是我两个人拉着,能拉到多少米?比如说斜拉线超过多少米,这个拉力人就拉不住了,一撒手就飞出去,飞出去以后最大的危险是人回来的时候要撞击,那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们在现场,在实验一个新项目的时候,就像是我们要发射火箭之前大家坐在这儿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想,能不能拉?在多少米,他们把范围划成15个等次,在多少米拉这个斜线是多少米,有可能不甩出去多少,是这样研究的。

拉好以后又再试,问上面的演员手的拉力感觉到多少,就是一个一个的细节这样去做,所以今天看到的东西不是我们坐在房间里面,就喝着茶这样想,想了很多。

章东新:光我们画的图纸就有几百张,到头来我们实验的动物有上百个动物。

章东新:王亮你可以说一说,我们其实现在观众看到的这8分30多秒的表演,实际上最刚开始实验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将近20分钟的。后来我们自己觉得忍痛要删掉一些,陈导也一次一次逼着我们忍痛割爱,删掉了一些。

章东新:还有一些是从技术上来说,难度太大。因为他一个是个体的技术和配合的技术,我们能够完成一组,但是我们现在整个的排练量要有一个乘8的概念,我们不是把一组排好就完事儿了,不是的,我们后面还有七组在等待,如果我们可以很好的把第一组很好的把技术完成,但是我们没有时间让七组同时完成这个,就没有办法搞技术上的东西。

章东新:其实放弃的很多东西未必不如现在看到的精彩,这是我们没办法必须放弃的。陈导你看是不是,我们刚才说的。

陈维亚: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要最精彩的,能少一秒钟就不长一秒钟。

亚运官网:这个节目在陈导您所执导演筒的这么多经历来看,它的艺术跟技术占据了您所经历过的这些节目的位置是怎样的?

陈维亚:我觉得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是集了整个团队的创意、经验、智慧和辛苦,包括塔沟武术学校的表演,他的训练创意,训练难度,远远高于奥运会他们表演的太极,也远远高于奥运会地球上的行走,可以这么说。

亚运官网:我相信更多的朋友们,肯定是通过视频,通过电视看我们的开幕式的,能够亲临现场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如何用电视更好的把它展现给大家?我们最后是选择一块LED的屏还是八块?在这方面前期的准备是怎样的?

陈维亚:我觉得不管是八块屏还是一块屏,都要纳入到我们整个创意总体的精神来。有时候我只要一块翻屏就足以完成。比如说他们的表演,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开始的,就在一块翻屏上,星空中,一块绿地,一个人开始了他活力的一天,像这种就是根据此时此地需要这些工作,你说是八个翻屏,有时候就是翻屏为辅,有时候是表演为主,翻屏为辅,有时候是翻屏为主,表演为辅。

 

为何邀请章子怡献唱开幕式?

亚运官网:能够有幸登上这样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为大家带来他们的表演,个人表演比如说是歌唱也好,或者是演奏也好,对很多演员来说都是毕生的一种荣耀了。这次我们在选择这种演唱节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创作思路?

陈维亚:演唱是这种活动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但是我们就说,因为毕竟是一个运动会的开幕式,还不是演唱会,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晚会,所以选什么歌,在什么地方唱,谁来唱,什么样的效果配合,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为它不是演唱会。比如说我们中间有一段是朗朗在弹奏蓝色的钢琴,章子怡在现场踏波演唱,配以空中神奇的双人舞,水里还有水上芭蕾舞的表演,这时候的歌和这些因素凝结在一块,起一个联合体的作用。唱出了时光,唱出了中国现代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一首歌全部包括了,这是这时候需要的。

演出到最后,当火炬塔神奇的矗立起来的时候,一曲《日出东方》唱出了所有人对亚运会的祝愿,唱出了这艘大船即将启航时的豪迈之情。到会旗进场,这是很庄严的仪式的时刻,我们进行一档会歌演唱。毛阿敏和孙楠一起唱,这个时候在会歌的演唱中,会旗在众人的烘托下进入会场,终于在广州升起了亚运会的会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当圣火点燃之后,全场情绪达到沸点的时候,宋祖英的一曲《微笑》,在动感的节奏中,我们全场所有的运动员和观众,和志愿者都在随着歌声尽情的欢跳,尽情的演唱,,这些歌的设置都是跟这个有关系的。

亚运官网:我想问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在演员的选择上,为什么选择章子怡担任这个节目的表演者?

陈维亚:亚洲体育盛会在中国的广州举行,我想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全球的华人都会引以为豪,而且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我们已经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希望这个运动会的开幕式也具有这样的气势,所以凡是只要能为中国人加分的事情都不拒绝。章子怡作为当今中国人、华人在西方主流社会中占中心地位的。在影视,具体在美国的好莱坞里面,中国演员的阵营里,她应该算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吧,你说算吗?也算,我们把她请来,为亚运做点贡献,也是非常合适的。

当时我跟子怡一联系,她就非常高兴的答应了,她说陈导,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她说我能够参加亚运会,我也很高兴,为广州做一点贡献。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