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杨澄甫式太极拳》修订再版之后

类别:名人秩事 更新时间:2011-01-16 浏览次数:4409 中医太极网

 
      自《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93年出版之后,受到了海内外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们的热情关注和喜爱。很多学者来信向杨振基老师请教动作要领和腰的练习方法。还有许多研究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他们来信寻问杨老师是否还有家传的拳经、拳论、秘诀等遗著。

    笔者作为杨振基老师的学生,非常高兴的看到修订后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的再版。和广大研习爱好者们一样,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杨老师请教了增订部分内容的目的,意义以及其它一些问题。提起修订再版后的这本书。杨老师面目表情十分坦然,心理也格外地踏实和满足。他说;“老爷子教我传给我的拳,我都详細的写在书上了。家传及留给我的拳论、拳谱、拳经也都增订到书上了。”随即裴秀荣老师告诉我;“所有的东西都弄到书上了,啥也没有了。”接着杨老师又给我讲述了有关出书的一些情况。

      关于《太极拳体用全书》,是1934年出版问世的。1948年杨守中老师先后再版了三次。一直到解放后,1957年5月至1963年3月,在国家体委的关注下。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10次出版过《太极拳体用全书》。解放前出版的该书恐怕社会上己不多见了。解放后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此书,前面有(太极拳之练习谈)和(太极拳术十要)。后面有(太极拳论)、(明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和(打手歌)。此次修订再版后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与未修订前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都有所不同。杨振基老师在书中增订了(张真人传)、(郑序)、(自序)和(例言)部分。张真人就是张三丰。(张真人传)一文是杨振基老师家传留下来的。作者很可能是祖师杨露禅寻找太极拳根源之所得。也可能就是杨露禅本人所作。文章介绍了张三峰因何感受启悟后,而创造了太极拳。(郑序)一文是代笔者郑曼青自己所作。其内容是他在先师杨澄甫的教导下,对杨式太极拳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例言)是先师杨澄甫为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而写的前言。(例言)部分共有十个自然小段,以说明十个问题。(例言)简短而意义极深。它说明《太极拳体用全书》是练法和用法兼备的一部书,强调了体与用的重要意义和理论根据。说明太极拳有着很深的哲理,是由理、气、象演成的。其中四小段阐明了练习方法和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而这几点对于所有学习研究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们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六小段强调说;“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成法,倘有可移易之处。自元迄今,己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亦己先我行之。乌待我辈乎?”杨老师告诉我;“杨式太极拳传到我这是第四代了,从没有改变过。特别是老爷子把拳定在杨式大架的独特风格之后,丝毫没有变动增损。为什么不能变动增损?因为它符合诸多的太极、生理哲理等理论。对于体与用己是比较科学完备的了。所以没有必要改变增损。”

      最使我感动也是最使我受教育的是书中(自序)部分。先师杨澄甫这样说道:“余幼时,见先大父禄禅公率诸父诸众遊者。日从事於太极拳或单练或对习。昕夕不辍,心寂疑之,以为是一人敌。项籍所不屑学者,余它日当学万人敌。稍长先伯父班候公命余从之学。於是向之所疑者,不復能隐,则直陈之。先大父健候公怒斥之曰‘恶’是何言?汝大父以世吾家,若乃欲坠裘欤?先大父亟止曰:‘此不能折服孺子也’,以手抚余曰;‘居,吾语汝。吾之习此而教人者,非以敌人,乃以卫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国……。’”

      祖师杨露禅逝世时,先师杨澄甫已近十岁。(自序)所述的就是他自己十岁前怎样接受其祖父、父亲和伯父的教诲练拳的。以及为什么习拳传拳。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祖师杨露禅及其子孙有着极强的民族爱国之心。他们不仅识到“国之弊在贫”,还认为“国之病在弱”。“竞筹救贫之策,自当以救弱为急务”。因此他们“自幼即以救弱为己任”。不仅如此,文中还写到祖师杨露禅要求其子孙务以“愚公之移山”的精神,世代相传“以世吾家”。正因为先师杨澄甫受到了祖父、父亲、伯父严格的教诲,才抱定了更高更强的爱国之心,把杨家拳最终定型为大架。而且还把杨式太极拳推向社会。他从广府北上进京,南下广东、广西。在把年幼的长子次子留在广州,让他们练拳传拳,自己再去武汉、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传拳。他不遗余力的四处奔波传授杨家之拳术,是以此做为对先辈最大的尽孝,对人民最好的尽忠,对国家最有力的救弱。让我们现代人们更加欣慰的是,以杨振基为代表的杨家第四代传人,他们个个都继承了先辈的遗志,努力勤奋地把家传的杨式太极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国民乃至于人类的健康和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的修订再版是即于全面、完整、系统的原则,本着有利于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学练和研究,有利于推广促进杨式太极拳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之目的。她将对于今后杨式太极拳这一博大精深之艺术,能够世代相传起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