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太极拳奇才郑曼青

类别:名人秩事 更新时间:2007-10-17 浏览次数:4420 中医太极网

 

一位金发碧眼、身材高壮的年轻人双臂左前右后摆好拳击的架势,冲向3公尺外的瘦小东方人,一近身快速挥出右拳,小个子身子微往左侧,大个子庞大的身躯不由自住地往前冲,差一点脸朝下摔到地上。大个子很快站定,转过身用恼怒中混合不信的眼神注视小个子。突然又发动攻势,以更快的速度挥出左拳,结果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左右方位的互调。大个子怒吼一声,合双臂跃起向下击向对手,小个子头微朝后仰,右掌已在大个子的腋下接触,在旁观的人来不及为小个子担心的一瞬间,大个子头重脚轻地往后飞,停不住。小个子以更快的身手跟上,手把住大个子的手臂,一下就把体重有他二倍多的大个子拉住。在短暂的宁静之后,掌声爆了开来,久久不停。 

这是抗日战争时在重庆的英国大使馆所发的事,大个子是英军访华团的一员,瘦小的东方人是郑曼青先生。他们是应众人的要求所作的友谊表演,郑先生所使用的功夫是太极拳。

民国前10年出生于浙江永嘉的郑先生,名岳,字曼青。原本家庭富裕,一场火烧去大部份产业。年幼的时候活动力强,想到那里就到那里,心里不知道有害怕这一回事。9岁时有一天捉蟋蟀追到一扇旧墙旁,鬼使神差地墙倒了,一块落砖打伤他的头部,让他头破血流,昏睡地上好久。之后,只要用脑想事情久一点,头就会痛。幸好他人很聪明,记性又强,摸东西很短的时间就能领会。十岁左右正式拜师学画,5年就建立了相当名气。同时他对于中国文学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诗下了功夫,写诗的水准远超过他的年龄。在他19岁的时候,当代有一位名诗人罗瘿公在报上看到他写的诗,打听他的住处,登门请他到北京郁文大学代课讲诗;虽然以不够资格来推辞,但在罗瘿公先生的坚持下郑先生只得硬着头皮上阵,结果学生给他不错的评价。 

在郁文大学时与同校的书画名家(师)来往密切,相互切磋,如鱼得水;也因此获蔡元培先生的赏识。不久蔡先生推荐他到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教诗,同时也把他推进上海艺文界,每日得空便与同好名家吟诗作画,好不畅快。名气快速上升的结果,使他才24岁就当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主任。隔5年,黄宾虹先生与郑先生共同创办中国文艺学院,黄先生成为首任院长;黄先生特别坚持请郑先生担任副院长。这件事成了当代学术界经常谈论的话题,大概是惊奇、羡慕、推崇之类的话。一个人年未三十就担当这么高的学术行政职位,确实是不多见,对郑先生的成就是极大的认定。 
 
然而儿时的意外并没有离开郑先生,他一直有“身体较弱、头痛、想东西太久脑子会空掉”的状况。讽刺的是,他年纪轻轻就担任教职,每天吃粉笔灰,反而让他染上肺结核,对他的身体可说是雪上加霜。可想而知,他经常的课业就是找医师看,这家看不好换一家。最后找到了号称安徽九代名医的宋幼庵大夫,身体总算有重大的改进。跟宋大夫熟了,他发现宋夫不只是医术好,学问也有相当造诣,对医理的表达是引经据典、条理分理,深深吸引了郑先生的好学心。有一天,他心里想:“我医自己的病,能把别人的病医好不是更好吗?”于是就拜宋先生为师学医。这一学世上又多了一位郑国医,专妇科、骨科,而治血友病更是名噪一时。日后当选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以及公会选出的国民大会代表,从这里就可看出他的医学成就。 

另一方面,郑先生的太极拳的缘份这才开始。杨派太极拳的传人杨澄甫先生到上海教拳,郑先生很高兴地跟杨大师学拳。有一天,杨夫人病倒了,大夫一个换一个,看看要不行了。身为学生的郑先生于是表示愿意尽力的意思,杨大师答应让他试一试。郑先生第一帖药就稳住病情,再两帖药杨夫人奇迹似的病就好了。杨澄甫先生心中非常感激,就把家传的秘诀毫不保留的传给他 

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把难学得出名的中医和太极拳学得这么好,除了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在现实世界里是非常少见的。郑先生是很用功,除此之外他的天赋是少有的,令人羡慕。 

民国36年,居于善与人同、强身强国的心理,他把学习太极拳的心得整理成册,书名“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这和当时武术界保守的传统不太一样。从这本书可看到,他尝试用医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去解释太极拳,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创举;即使50多年后的今天也很少人能做得好。 

自从武术不再是战场上的主要力量,郑先生一直感到有简化太极拳的需要,好让普通资质的人容易学会;最好自己在家自修也学得起来。对多才多艺的郑先生来说,时间正是他感到最缺乏的,一直找不到较完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到抗日的期间,郑曼青先生主持湖南国术馆,大规模调训全省国术馆长和教官太极拳。在学期的时间压力下“因地制宜”,终于他在这段日子完成拳架改编的工作,把杨氏太极拳108式浓缩成三十七式,称为“简易太极拳”。

简易太极拳定稿出书已是在台北,合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定名“郑子太极拳自修心法”。时中拳社是郑先生到台北不久(民国39年)创办的,这本书成了时中的圣经,学员们没事就那出来翻翻。时中拳社后来改了名字,叫时中学社,这是到现在还沿用的名字。 

虽然没有标新立异、自抬身价的念头,用心细看的人就可看出,郑曼青先生的太极拳有一些独特的风格,跟杨派或其他的拳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称为郑子太极拳的特色,下列是郑先生的弟子徐忆中先生认为比较重大的特色: 

美人手(手自然舒张,手背箸不外露) 

陆地游泳(打拳时空气如水,可感觉出空气的阻力) 

平正均匀(外观看上半身保持垂直) 

民国49年郑先生旅居美国,在纽约创立时中文化中心,往来纽约、旧金山,专心太极拳的教授,在美国建立了相当的声誉,曾经应邀在联合国表演太极拳。但是最能表现太极拳的特出的地方是,他过了七十岁,有一个机会访问西点军校,跟西点的武术主任教官切磋,轻易就赢得对方的佩服。西点又邀请他去演讲太极拳,去了好几次之后,西点慎重地提出让他到西点任教的邀请。西点在收到郑先生的资料之后,一看就傻了眼,因为郑先生已超过了西点的退休年龄。尊重制度的美国人一再说对不起,同时诚恳希望他能推荐他的学生去西点教太极拳。 

民国64年春天郑先生伉俪返台,徒弟们为他设晚晏洗尘。当晚郑先生心情特好,与心爱的徒弟一一畅饮,但是他仍控制在他平日的酒量之内。徒弟们送他俩回落脚处时已过午夜,郑先生说他要调息一下。不到两小时,徒弟去看他睡了没,发现他已走了。享年79。当代国宝,就这样抱着满怀的欢愉离开他所爱的人和土地;留下很多的叹息,和一丝丝的不解。 

我们看郑曼青先生,他专精且有成的画、诗、书、医、拳,任何一项都是大部份人专修一生而达不到的成就。称他为‘五绝老人’不但不过份,我们如果了解这样的人也不是每一代都有,就比较清楚他的伟大了!他真正是一代奇才,就像于右任先生的称许:“...一代奇才,他人视为至难之事,彼则优为之...”。 

我们记念郑先生,心里不免想,有那一位能在拳艺上超越郑先生,使上乘的太极拳再现,那有多美;除此之外,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记念方法了!这一位可能是你(你),可能是他(她),大家加紧努力吧!
 

 

微信扫一扫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