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太极拳的缘分
张煦棠
刚刚过去的高温八月,一个40℃的大热天,文汇报的老同事徐洁人(这个徐洁人是从上世纪50年代始就和我成天在一起跑新闻的老搭档)想起了久不见面的我,特地打电话来问问好。我回答他说:“我刚打太极拳回来。”他说:“这么大热天,你还出去打太极拳?”我说:“这太极拳我已打了整整五十三年了。不论寒暑,没有停过。”他很惊奇:“我竟不知道你还有这么一手?!”
平时难得与人说话,反正闲着,我就在电话里讲起我怎么学会打太极拳的故事来。那是1960年,我去仁济医院门诊,检查肺部,因为我得过肺结核,有点气急胸闷,医生给我拍了胸片,一检查,发现右肺肺不张,说要动手术,切除一叶肺,当场开了入院证,叫我立即住院。回到报社,我向主管我们采访部的副总编辑陆灏同志汇报,向他请假。陆灏同志一听我要住院手术,而且是个不小的手术,要切除一叶肺还得去掉两根肋骨。他当机立断,叫我先别住院,再到专科医院请专家会诊一下,并且马上设法联系了有关专家。我带去胸片,经专家仔细检查,结论是,不要动手术,先休养、治疗,再看看变化。正巧,这年我刚刚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总工会要组织一部分同志到上海虹桥工人疗养院休养。陆灏同志当即推荐,经报社组织同意就把我送进了疗养院。
那个年代,太极拳还不像现在那么普及,上海工人疗养院并无多少专职医生,纯然以疗养为主,就特地请来了教太极拳的老师,每天教我们打太极拳,还教气功。气功就是教我们如何改变呼吸习惯,运用腹式呼吸,静吸,松呼。静吸,吸气时把横膈膜尽力往下压;松呼,把再横膈膜尽力往上抬,把气压出。打太极拳的要领是站桩,两腿与肩平,顶(头顶)若虚悬,含胸拔背,意沉丹田,双目平视内敛,呼吸腹式吐纳紧随动作运气。我在疗养院既不吃药也不打针,学会了太极拳和腹式呼吸。三个月期满出院,再到医院拍胸片检查,肺不张不见了。
我这一生,如果不是陆灏同志一句话,免除一刀之灾,恐怕早就报销了;要不是太极拳和腹式呼吸,肺不张恐怕不会消失。更要紧的是我从此坚持打太极拳,几十年不离不弃。我打太极拳一直是单干,动作也不标准,随着年岁增长,腿脚不灵,好多动作无法到位,但是要牢记要领,风雨寒暑不避。
“难怪你虽‘八七’高龄,仍健朗如此,你的这段故事,何不给新民晚报夜光杯写篇东西,读者一定欢迎。”徐洁人这么一说,心有所动。的确,我身患高血压,心脏装过支架,又有糖尿病,医院里把我列入高危人群,但我独立生活,家务自理,买菜烧饭洗衣拖地板,无不自己动手。一个虚岁八十七岁高龄老人能活得如此潇洒,亦颇可自豪了。当然我也注意营养保健,生活规律,这中间坚持打太极拳功不可没。
“至于你徐洁人晚年孜孜于艺术,倾心于书画,你的生活却是另一番光辉灿烂,令人倾羡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