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是为了健康长寿。但是注重养生的人,并不一定都能长寿,历代皇帝都注重养生,然而长寿的并不多。为什么呢?除了某些遗传病因素和某些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之外,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两个平衡”,即人体自身的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
一、努力实现两个平衡,是保证健康长寿的关键
养生,是道家气功中的一个术语。养生之道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大致有食养、药养、气养、理养、环境养等方面。所谓食养,就是强调素食和限制食量,以求身体清健;所谓药养,就是寻炼、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所谓气养,就是习练道家的各种养身功法,以求“返老还童”;所谓理养,就是看破红尘,明理见性,脱离是非,以求超凡脱俗;所谓环境养,就是远离闹市,到空气新鲜、清净无扰的深山老林中去修身养性,以求成仙得道。
养生的内容,又可分为运动养生和非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指通过符合人体规律的、规范的肢体运动形式,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非运动养生就是除运动养生之外的其他一切养生形式和方法。但是运动养生和体育锻炼又有一定的区别。运动养生的运动形式多是轻柔的、舒缓的、圆润的、内外合一的、在心意指导下的有规律的松静运动。不是努力、努气、大喘、大汗的剧烈运动。现代养生的定义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以健康长寿为目的,与多种领域的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并受其约束和指导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的范围虽然也没有超过上述道家养生的食养、药养、气养、理养、环境养等方面,但其每个方面所包含的内容却丰富多了。
天地平衡,则地久天长。自然气候平衡则风调雨顺。民心平衡则国泰民安。人体阴阳平衡则气血和畅,脏腹安康。世间一切事物平衡则稳,稳则固,固则生,生则旺。但是辩证法又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平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所以在我们求得自身或某一事物平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孕育或出现了不平衡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上、方法措施上适应新形势,努力去寻求新的平衡。这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宇宙观、矛盾论。矛盾就是生命,没有矛盾也就没有生命,生命的延续就是在不断克服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因某种原因出现了失衡现象,就会出现某些不适、不舒,就会影响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影响气血经络的正常运行,如不及时调整,就会伤及人体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会导致脏腑的某些病变,影响健康长寿。
造成人体生理和心理失衡的原因很多,大体有3种。一种是自然气候的刺激如风、寒、暑、湿、燥、热,人体防御不当或适应能力低下,就会造成气血经络的淤滞而影响脏腑平衡;一种是饮食不当、不洁,或空气污染及各种有毒物质、有害病菌侵入体内,影响或破坏了人体内脏气血的平衡;再一种就是七情六欲不能克制,而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的失衡。
上述三种造成人体失衡的原因,前两种都可以通过对客观环境的良性改造,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和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使之平衡。但七情六欲所造成的人体失衡的只有靠调整心理状态才能解决
生理和心理一阴一阳,对立而又统一。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但心理对生理又有反作用,心态不平衡,往往会影响生理的平衡。
二、绕圈走转的八卦掌运动是提高生理平衡能力的有效方法
八卦掌是清朝末年著名武术家董海川先师创编的一种拳术。它以《易》理为拳理,把武术技击和道家养生术融于一体,把窜蹦跳跃,拳打脚踢,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武术运动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精练概括为一个圆,即圆的理论、圆的运动形式,认为“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要求练功者经年累月按规范要求沿圈走转。如此,不但可以练出神奇的技击效果,还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人体内外平衡能力,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名家,北京市第一任八卦掌研究会会长,笔者恩师李子鸣先生,从小体弱多病,成年以后以搞企业为掩护做地下工作,终日奔波劳碌,日夜操劳,担惊受怕,但他91岁去世,80多岁时还到处讲学、比手,神勇无敌,他的健身秘诀就是每天坚持练八卦掌。他说“走为高”、“走为上策”、“走为强身建体技击取胜的法宝”,教诲弟子“进了八卦门要终身走转不停”。八卦掌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健身和技击效果呢?
八卦掌的走转运动是效法自然,符体运动规律的圆运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一刻不停地围绕太阳做公转,同时进行自转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阴阳,公转产生四季,产生水、火、风、雷、云、雨等各种自然现象,以及各种生命现象。没有地球自转与公转,就无所谓阴阳与四季,就不可能有人类(包括一切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其规律作用下生存发展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其内部运行机制也必须适应地球公转同时又自转的规律,惟其如此,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
地球用不停的公转同时自转的运动形式,来维持自己的阴阳平衡。人类也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维持自己的阴阳平衡。所以说八卦掌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高级养生术。只要每天坚持绕圈走转,坚持像地球一样的公转同时自转的运动,就可以使周身各部关节、脏器、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经络等受到旋转拧拉的锻炼,受到强力的刺激和按摩。从而可以促进循环,减少阻滞,提高弹性,保持内外平衡。久练就会身如钢铁,稳健灵活,不但强敌难犯,疾病也难入侵,自然就会踏上长寿之路,进入不老之乡。
三、知足进取的太极拳理论是调整保持心理平衡的良药
八卦掌和太极拳虽然运动形式不同,但都是以《易》理为拳理,都是强调绕圆运动的。什么叫太极?太极就是阴阳,就是对立统一,就是和谐共处,与时俱进。什么叫太极拳?太极拳就是一种用太极之理净化心灵,叫人明白阴阳哲理,使人知足进取,强调天人和一的一种高品位的哲理性拳术,是练头脑的功夫。简而言之,太极拳是一种锻炼人的高度理智的功夫。久练太极拳可以使人遇事冷静,不骄不躁,不顶不弱,中庸和顺,助人为乐,与时俱进。
在演练太极拳时强调势势时时都要保持中正安舒,内外三合,用意不用力。这是锻炼知己的功夫。太极拳在训练技击时强调沾、黏、连、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柔克刚,合力发人,这是训练知彼的功夫。
太极拳实际上是一种具体研究如何以心理平衡促进、带动和提高生理平衡,研究如何以自身平衡控制和破坏对方平衡的人体科学。太极拳的至高境界就是实现“天人合一”,锤炼人与社会高度和谐的人格风范。《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神鬼合其吉凶。”古人这种“天人合一”的学说认为,人为一小天地,宇宙为一大天地,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都是相通同类的。太极拳理论的本质是要求我们练太极拳的人,不要受只注重练法、用法的一般拳术的局限,需要在体悟、品味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把这种体悟、品味的范围放大,放大到处理、对待整个社会的人和事上。由能化解某一个人的攻击能力,提高到驾驭人生,化解生活矛盾、社会矛盾的综合能力和技巧上,把自己的思想和心胸扩展到与天地相融、与万事万物相合的气魄和境界中去。这不但会对自己的拳术技艺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和提高,而且还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品位,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远保持知足进取的平衡心理的能力。
什么叫知足进取呢?笔者认为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而是要知足知不足。也就是说在遇到各种矛盾冲击时,在遇到生活、工作、事业、家庭、身体等不顺、不利时,不要患得患失,而是学会以清醒的头脑、以平衡的心态去认真分析、体察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自己的优势、长处(足),用求进的心理去努力克服、填补、改变自己的不顺、不利、不足。这不只是保证身心健康的良药,也恰是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理论之精髓。